我叫石崇武,2019年11月,原任遵義市新蒲新區喇叭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的我,一紙調令為永樂鎮黨委書記。角色的轉變,讓我深感自己肩負起的責任,我思考著怎樣去團結永樂鎮領導班子,怎樣去當好「班長」,共同謀劃永樂鎮的未來。
到群樂村了解壩區建設情況
初到永樂鎮的第一周,我走遍了13個村(居),擺在面前的是2443戶8181人就佔總人口的五分之一的一組貧困人口數據,如何按期實現全鎮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降為零的目標,讓我寢食難安。立足鎮情,我謀劃著把黨建工作和扶貧工作「捆」在一起,讓貧困戶在2020年脫貧不返貧。
我順應永樂發展的需求,多次組織專題會議,研究幹部管理。永樂發展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所以我多次下到村(居),與村(居)支部書記交心,與農村黨員談心,時時告誡幹部們要廉潔自律,並與各部門籤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29份,完成9個村(居)支書主任「一肩挑」,創建示範村黨組織9個,全面完成16個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整頓提升軟弱渙散和後進村黨組織2個,完成村社合一13個,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4名,已發展黨員8名。
永樂鎮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鎮,工業基礎薄弱,要把產業做大,只有緊緊圍繞「紅色辣椒,金色烤菸,多彩水果,綠色蔬菜,生態養殖」布局產業,按照產業發展「八要素」,以「黨建引領、黨員帶頭、村民參與、鄉賢助力」的工作思路,推行「支部+」工作模式。以農業產業為紐帶,積極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把抓實黨建項目與發展壯大產業緊密結合起來,推動黨建和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鋪築起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2020年,以金銀花、茶葉和經果林為特色產業,發展烤菸5100畝、辣椒48300畝、金銀花2000畝,水稻7000畝,經果林7000畝,搭建永樂鎮綠色產品體系。
在山堡村辣椒基地查看辣椒長勢
立足資源稟賦,打造山堡辣椒基地、官田有機「稻+」基地、群樂小龍蝦養殖「三個壩區」,以壩區產業結構調整為抓手,以有機辣椒、有機水稻和有機油菜為拳頭產品,以山堡辣椒、黔嘴鮮商標為永樂名片,把壩區做強。只有切實發揮壩區黨支部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職能作用,才能實現黨建與產業發展「雙豐收」。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全鎮共成立14個股份經濟合作社,採取「合作社+公司+農戶」等模式發展,完成山堡1650畝辣椒標準化基地建設、官田400畝有機「稻+」基地產業建設、群樂1200畝辣椒基地種植,150畝小龍蝦養殖,實現全鎮集體經濟收入134.72萬元。
回首扶貧路上,我倍感榮幸,展望永樂未來,我信心滿滿。相信在新區黨工委的領導下,有永樂鎮全體幹部職工的辛勞付出,定能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創新發展思路,發揮後發優勢,一定會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新未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孟錦群 整理
見習編輯 梁珍情
編輯 孫遠銘
編審周文君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