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紅白機時代最難的動作遊戲,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由Rare公司於1991年在紅白機上發售的動作遊戲《忍者蛙》(BattleToads)。
《忍者蛙》系列的誕生是為了與當時大熱的《忍者神龜》(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相抗衡,當時《忍者神龜》這種變異擬人動物作為主角的動畫和遊戲紅極一時,除了《忍者蛙》外,還湧現出了《鯊魚俠》(Street Sharks)和《星際恐龍》(Extreme Dinosaurs)等跟風作品。
《忍者蛙》雖然國內翻譯為青蛙,但其實看遊戲的英文名應該是蟾蜍。遊戲由三隻以皮膚狀況命名的擬人蟾蜍作為主角,分別是皮疹(Rash)、青春痘(Zitz)和丘疹(Pimple)。
最早只是發行了電子遊戲,後來由於深受青少年喜愛,製作了相關的TV動畫。
紅白機上的《忍者蛙》以其高難度聞名,玩家可以操控皮疹和青春痘兩兄弟對抗黑暗女王和她的太空突變體軍隊,拯救他們被綁架的夥伴丘疹和安吉麗卡公主。雖然是老套到不行的英雄救美劇情,但是遊戲在人物設計、動作設計和關卡設計上卻有著驚人的創造力,使得遊戲即便難度超高,還是在當時一眾動作遊戲中脫穎而出,被玩家所記住。
遊戲的基本操作十分簡單,方向鍵控制角色移動,攻擊鍵和跳躍鍵是那時候紅白機動作遊戲的標配。遊戲有趣的地方在於兩名主角在不同的關卡中一套攻擊的動作是不一樣的,而且遊戲整整有12個關卡的超大流程,動作的多樣化使得遊戲本身的樂趣大為增加。遊戲還增加了那個時代動作遊戲稍有的加速跑功能,通過連續按兩下方向鍵來實現的加速跑,大幅增加了遊戲的節奏感,加上遊戲本身幀率足夠舒服,整體打擊感很贊。
遊戲有趣的故事背景設計,遊玩過程中全程充滿了美式幽默感,角色和敵人誇張的動作演出使人忍俊不禁。超級豐富的關卡,每個關卡的場景都用心設計,每個角色的動作也都十分豐富。《忍者蛙》用行動告訴了我們,只要用心做好遊戲的每一個細節,就算遊戲的難度較高,還是可以吸引到一定的玩家群體的,因此為了討好玩家,而將遊戲操作不斷簡化的當代廠商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遊戲的難度真的是阻礙遊戲銷量的關鍵嗎?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