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任期已屈指可數的本屆美國政府正以「最後的瘋狂」升級對中國的遏制和打壓。蓬佩奧等反華政客不斷叫囂中國是「美國人民安全的最大威脅」,是「全球自由和民主的最大威脅」。美國國務院、國土安全部則頻頻挑釁、生事,12月又將一部分中國人及其直系親屬赴美商務或旅行籤證的有效期從10年多次入境壓縮至1個月單次入境,甚至表示接下來可能對參與中國所謂「海外影響力行動」的中國公民實施籤證限制。這些政客難道打算用完全「脫鉤」的形式逼中國屈服?只是可惜,美方的如意算盤打錯了,近期,王毅外長鏗鏘表態,時代變了!
2020年12月18日晚,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京同美國亞洲協會舉行視頻交流。王毅表示,中國始終希望與美國朝著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方向,建立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並為此付出了真誠努力。但遺憾的是,我們每天看到的、聽到的幾乎都是美國政府高官在攻擊指責中國。中國歷史上曾遭受過列強的欺凌,但這一屈辱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美方在對華問題上的強權邏輯只會激起中國人民更加堅定的回擊。
川普政府在對華政策上基本上採用極限施壓政策,試圖遏制中國的發展。例如,在抓捕孟晚舟的問題上,美國可謂肆意妄為、不擇手段,完全不顧國際道義與準則;在打壓中興、華為等競爭對手時,美國以國內法取代國際法,實施「長臂管轄」,公然踐踏國際關係準則;在對華經貿談判時,美方朝三暮四、朝令夕改,無任何道德和信用可言。美國的這種策略對於中國而言是挑戰,但同時也是機遇。
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大學助理教授克雷格·塞德爾森就認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低成本工廠勞動力,這一點怎麼說都不過分。中國對美國產品的疲軟需求和大量生產這些產品的能力刺激了經濟學中「看不見的手」,將工作機會從美國送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