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電影院開門以來,就有不少的老電影在電影院重映。我坐在電影院裡看著以前的那些老電影被拿出來翻新,雖然外殼子看上去是新的,但是還是從前的那個故事。
我坐在黑漆漆的電影院裡,看著閃爍的屏幕,仿佛就像是體驗了一次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前的時光,直到電影結束,大屏幕黑了,這場體驗才算結束。
老流氓的溫柔
菊次郎是個不折不扣的老流氓,他拿著妻子給的錢去賭賽車,輸了錢還看上了正男的兩千塊錢。他雖然帶著正男這個小孩子,但是一點都沒有顧及到孩子。菊次郎帶著正男出入各種小孩子不應該出入的場所,甚至還只顧著自己把正男一個人丟在門外,把正男弄丟了。
在電影的前面部分,菊次郎好像絲毫都沒有顧及到正男,他雖然受到了妻子的委託,但是卻沒有盡到委託的任務。這個「老流氓」好像就只顧著自己,從來沒有想過著急找媽媽的正男。
看上去不靠譜的老流氓菊次郎,其實並沒有那麼不靠譜。即使他一路上將他在市井當中學的那一套發揮的淋漓盡致,但是他始終都帶著正男。在沒有知道正男的媽媽其實已經拋棄他了之前,他還是用盡了他所能夠使用的方法,帶著正男找到了正男一直想見到的媽媽。
老流氓菊次郎其實不是真的流氓無賴,他只是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愛與溫柔而已。菊次郎和正男一樣,也是從小被媽媽放棄。沒有人教他應該怎麼溫柔,在面對小朋友正男的時候,或許菊次郎自己也沒有長大。
在發現正男的媽媽其實早就不要正男了的時候,菊次郎沒有說什麼,只是帶著正男走了。早就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混熟的菊次郎知道,正男的媽媽並沒有做錯什麼,她只是選擇了自己想過的生活,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還是很難理解。
雖然說,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權利,但是在選擇的過程中總會有些人無辜受傷。小孩子不懂大人之間複雜的感情,但是大人之間的事情或多或少都會波及到小孩子。
菊次郎帶正男來到了海邊,為正男「搶」來了天使之鈴。但是正男並沒有搖出天使,當然,正男是不可能從天使之鈴中搖出天使的,就像正男的媽媽不可能放下現在的生活,回到正男的身邊。
老流氓菊次郎看見被媽媽拋棄的正男,就想到了自己。他也曾被媽媽拋棄,或許是因為相似的經歷,讓這個老流氓突然溫柔了很多,他對正男的態度產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菊次郎就繼續陪著正男一起,他們遇見了天使之鈴的前任主人,一個胖子和一個瘦子,在玉米地裡遇見了那個帶他們搭車的流浪詩人。流浪詩人和老流氓菊次郎的一樣在偷玉米,這個世界本來就沒什麼不同,又何必給不同的人貼上不同的標籤?
四個性格不同的男人陪著一個小男孩兒,說不清楚到底是陪伴還是安慰。你只能聽到他們用「來吧,先生,一起來玩吧,一切為了孩子。」這句話相互勸說著。
他們四個人之前從未謀面,也都不是什麼完美的大慈善家。但就是在這個夏天與他們四個相遇了,我想起了電影海報上的一句話,讓美好在這個夏天相遇。
菊次郎看著正男,想起了自己的母親,他跟胖子交代了一下就去了母親所在的養老院。但是他卻沒有進去,也許對於菊次郎來說,他和母親之間早就沒有了恨和原諒,他只是不知道該怎麼去面對自己。
電影中讓我覺得菊次郎最可愛的地方,不是他帶著正男買沙灘襯衫,不是他帶著正男在酒店裡釣魚,也不是他因為偷吃不同的便當栽倒在水溝中,而是他因為看正男喜歡陌生姐姐的丟橘子表演,就在車站拿了三個橘子丟。
菊次郎總把他的溫柔流露在不經意間,或許他根本就不是流氓,因為哪裡有這麼溫柔的流氓呢?從沒見過那麼流氓的溫柔,從沒見過那麼溫柔的流氓。
充滿夏天氣息的公路電影
光是看這部電影的海報,我就能夠感受到夏天的氣息快要溢出屏幕。主色調為綠色,畫面明度偏高,再用黃色的字體寫上宣傳語,夏天的感覺不就來了嗎?
《菊次郎的夏天》作為一部公路電影,電影當中的景色真的堪稱一絕。正男和菊次郎穿著相似的花襯衫蹲在路邊釣魚的樣子,一胖一瘦兩個開機車的男人頂著西瓜皮在水裡的樣子,在一片綠色的玉米地裡菊次郎穿著白衣服偷玉米的樣子等等等等。
這只是人物,但是畫面就已經足夠詼諧了,足夠有質感了。電影畫報大概就是這種畫面質感了吧。除了這些,電影中的寫景畫面也給人一種自然但是高級的感覺。
有些彎曲的公路兩邊茂盛的綠色雜草和參差不齊的灌木,像是綠色海洋的玉米地,藍色的大海,白色的沙灘,這些畫面一出來,你就會覺得這便是夏天了。
一個電影的畫面呈現在大屏幕上的效果如何,其實是取決於導演的審美。很難想像,這麼清新且溫柔的畫面,竟然是崇尚暴力美學的北野武拍出來的。
從有些空曠,綠色瘋長的公路到空氣中略帶海鹽味道的沙灘,《菊次郎的夏天》這部電影,真的是完完全全扣住了夏天這兩個字,給觀眾帶來了極大的視覺享受。
總是會有很多人在夏天沒來的時候想著夏天的樣子,不論是文學作品還是網絡評論,大家對於夏天總是充滿了期待。在影視作品中,夏天的出現頻率總是很高。
但是大家對夏天的濾鏡總是千篇一律,高明度的綠色加上陽光,好像要努力營造出一種青春陽光的氣息。就算畢業季在夏天,夏天也不是只屬於年輕人的。就像菊次郎和正男這樣的老流氓加單純小朋友的組合也和夏天很配嘛。
我很喜歡海報上的一句話「在夏天的開頭遇見,在夏天的結尾再見」,相見如來去匆匆但是總能讓人回味很久的夏天一樣,哪怕是最後再見了,我也會用剩下的秋冬兩季慢慢回味那個夏天遇見的所有美好。
北野武
我其實不了解北野武,我想很多人應該都和我一樣,對他的印象還留在高中語文的作文素材書裡,那個保時捷不想自己開而是請人開,自己打車看著自己的保時捷。
《菊次郎的夏天》是我看過的北野武的第一部電影,滿滿的夏天的味道,如此溫柔的一部電影讓我覺得北野武一定也是個溫柔的人。可是從能夠找到的資料來看,他並不是。
大家總是說,北野武的作品中充滿著沉默寡言的恐怖和突如其來的暴力。而北野武本人,也總是被大家說成是一個浪子。他的行為舉止,總是瀟灑不羈和普通人不同。我看著《菊次郎的夏天》,腦袋裡不由自主的在想,菊次郎是不是就是北野武對自己的一些寫照呢?
我不了解北野武,但是我相信他的內心肯定藏著溫柔的一面,或許他和菊次郎一樣只不過不知道怎麼樣把自己的溫柔表達出來。像菊次郎一樣,明明最後已經被小正太正男同化了,還要說一句「他媽的」。
北野武明明都已經鬆口了想要溫情一把了,還要用喜劇的方法,別彆扭扭的把自己的溫柔放在了那個滑稽又嚴肅,溫柔又流氓的菊次郎身上。
在電影最後,正男問一直陪伴他的大叔叫什麼,那個一直陪伴著他的大叔,轉頭,擺手不耐煩的說了一句「是菊次郎啊,他媽的,走了。」
一直以為菊次郎的夏天是那個單純無辜的小正太的夏天,可是誰都沒有想到,這是那個滑稽又嚴肅,流氓又溫柔的大叔呢。好多人說這是北野武的一種幽默,我倒覺得更像是一種無奈。
如果菊次郎和正男一樣,只是個不知道為什麼媽媽要拋棄他的小正太,或許他就沒有這麼扭捏。或許他就會直接的表達出他的喜怒哀樂,而不是一直用著嚴肅的老流氓的外殼掩蓋自己溫柔的心。
《菊次郎的夏天》作為一部喜劇,能夠逗的讓人哈哈大笑;作為一部公路片,又能夠把景色拍到極致;作為一部劇情片,能夠把故事的來龍去脈,發展高潮表達清楚,且劇情不呆板,不刻意。
毋庸置疑,《菊次郎的夏天》不僅僅是北野武導演的一大力作,也可以算得上是電影界難以超越的一部經典。那怪誕又滑稽,搞笑又溫馨。似有似無,穿插交錯的複雜情感,讓坐在大屏幕面前的觀眾眼中噙著淚花,卻又捧腹大笑。
或許就如我所說的,北野武不過是在用一種扭捏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溫柔。
在夏天的開頭相遇,在夏天的結尾告別。我很慶幸能夠在夏天的結尾遇見《菊次郎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