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賽季,隨著遼寧男籃提前在半決賽中被淘汰,遼寧男籃衛冕冠軍的夢想徹底破碎,而讓很多本地球迷不願意看到的是,他們的死對頭廣東隊卻始終保持著穩定的態勢,並在總決賽中笑到最後,在時隔六年之後,重新捧起了CBA的冠軍獎盃!
儘管一些遼寧球迷頗不服氣,固執的認為遼寧男籃的失敗是因為韓德君的提前報廢以及廣東男籃選對了外援,總而言之,一套自我安慰下來,遼寧男籃被說成是敗給了客觀,而對手的成功也被說成是依靠了客觀。簡單來說一句話:我沒做錯,只是別人運氣太好!
某一個賽季,找點客觀理由,也許還能聚攏一些聽眾,可接下來呢?如果繼續遭遇失敗,難道還是因為那些所謂的客觀藉口嗎?
去年11月,CBA 2019賽季正式開賽,遼寧男籃字面上的陣容可謂豪華,韓德君重新歸位,這個曾經的客觀藉口已經消失,而在外援引進和投資方面,史蒂芬森年薪超過400萬美元,布蘭登巴斯年薪超過200萬美元,合計600多萬美元的投資創下了遼寧男籃單賽季歷史投入的最高紀錄,也是這個賽季的聯盟最高紀錄。
話說人也有了,錢也有了,成績總該出來了吧?然而結果呢?
賽季上半程,遼寧男籃名列第三,這個成績字面上還能接受,可看過實際比賽的觀眾都明白,遼寧男籃已經一早就脫離了奪冠的序列,在與聯賽的前兩名廣東和新疆男籃的較量中,遼寧男籃居然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這在當年的哈德森時代,完全是不敢想像,而更奇葩的是,遼寧男籃的投入還遠遠高於兩個對手。
本以為經過了休賽期,遼寧男籃會逐漸走向穩定,畢竟由於今年特殊的情況,聯賽的絕大部分球隊只剩下了單外援和全華班,對於一向認為自身本土強大和其他球隊過分依靠外援的部分遼寧球迷來說,眼前的狀態和格局實在是太舒服,以他們的觀點,遼寧男籃對決這些全華班或單外援的對手,一定會是十拿九穩,重新爭奪總冠軍並非是什麼難事!然而,現實依舊是殘酷的,僅僅一個禮拜的時間,四戰三負的敗局讓很多觀眾噎得說不出話,而慘敗於全華班浙江男籃的結果,更讓遼寧男籃的釘子戶教練郭士強被掃地出門,離開了自己的主帥位置!
儘管昨天俱樂部宣布郭士強主動辭職,但實際上大家都明白,這只不過是被炒魷魚的一種最體面的說法,郭士強和球隊之間總要保留一些臉面。事實上,一直也盛傳著另一種說法,說遼寧男籃在上半程就曾經計劃炒掉郭士強,只不過當時的成績還勉強說得過去,球隊也沒有做好後續的教練接替準備,郭士強的去留只能進一步擱置,可現如今的遼寧男籃竟然連浙江全華班都打不過,丟人丟到了這個份上,大家就沒有必要再保留最後的客氣,該走的人,你就先趕緊走吧!
也許是眼前的格局讓賽前的某些球迷和體育媒體感到大丟顏面,更或許他們仍然保留著自己的特性——永不承認錯誤!因此,從昨天開始,一套新的說法又出現了:郭士強是悲情英雄,他把遼寧男籃帶到現在的局面並不容易,他只是球隊失利的背鍋俠。或者著重強調遼寧男籃士氣低落是因為拖欠薪水,又關主教練什麼事?
好一個所謂的悲情英雄!為了掩蓋自己的顏面,有些人胡亂加詞都已經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請問目前的糟糕局面,悲情英雄又從何而來?
1、有人會強調郭士強率隊奪取過全運會冠軍和聯賽冠軍,但老黃曆的成績是你未來胡搞亂搞的理由嗎?是你能一直堅守到退休的藉口嗎?
如果這種邏輯合理,那當年創造唯一一個遼寧男籃王朝的蔣興權教練,完全可以在遼寧男籃的主教練位置坐到現在。創下過三個冠軍的閔鹿蕾和七個冠軍的李春江,更應該繼續留在原來的球隊!
過往的功勞是榮譽,但不是你犯錯的護身符!更別說大家都知道這兩個冠軍是怎麼來的,當年要是沒有周琦和神一般的外援哈德森,遼寧男籃的兩個冠軍還不知道要拖到哪一年!
2、強調現在遼寧男籃的問題跟郭士強沒關,郭士強只是背鍋俠,請問遼寧男籃現在的問題,怎麼就跟他沒有任何關係?
強調球隊沒有新人頂替,那能不能解釋一下,原帥為什麼在離開遼寧男籃的第一年就穩坐了其他球隊的主力?趙率舟為什麼也成了江蘇男籃的主力小前鋒?甚至連高詩巖租借在外時,也是地地道道的後衛主力,當初你可以強調人員臃腫進而放掉他們,可留下來的人至今一塌糊塗,這是誰的責任?主教練難道不該負責?藉口管不住球員,十幾年前的偷笑門事件,或許可以拿這個藉口來搪塞,可十幾年過去了,作為球隊的釘子戶教練,還想通過管不住球員作為藉口,說的過去嗎?
五年前要不是宮魯鳴教練的提攜,趙繼偉是不是現在還會在遼寧男籃的替補席位置上看管飲水機?與其強調後備人員乏力,眾人不服管理,倒不如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為什麼不培養人才?威信又是什麼時候丟的,或者它到底存不存在!
3、強調俱樂部拖欠薪水,先不說這種傳聞今天已經被俱樂部駁斥,就算是屬實,那筆者也認為贊助商拖欠的也是相當沒有毛病,人家就應該這麼做!
當初原計劃引進價格不高的富蘭克林,球隊卻非要堅持更高薪的史蒂芬森,贊助商忍了,錢最後也掏了,然而結果呢?這個能力明明很強的外援到了遼寧男籃卻被嚴重限制出手和打法,一個全能型外援到了遼寧男籃,卻企圖改造成藍領,這種玩法聯盟還能找得到第二個球隊嗎?而如此做法的理由則說的相當好聽:聲稱是為了打團隊籃球!然而到最後只有某一個本土球員的數據有了驚人的上漲,所謂的團隊配合,究竟真的是為了團隊,還是怕影響了這個本土球員的發揮和數據?請問贊助商的投資,到底是培養球隊出成績的,還是給球隊培養獨立娛樂偶像的?
早在上個賽季,大外援巴斯的問題已經暴露很大,因此開賽前的休賽期,俱樂部和投資商選擇了能力更強的梅傑裡,並且價格並不昂貴,然而球隊卻仍然固執的選用了巴斯。更可氣的是這個標價200多萬美元年薪的外援,其最後一年在NBA的年薪僅僅是140萬,能拿到的稅後年薪也許只有一半。那麼,球隊和教練能否解釋一下,這個原本拿了不到百萬薪水的外援,為什麼在遼寧男籃一上來就能報價超過200多萬?中間的水分,或者說是回扣到底去了哪?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現在是背後的贊助商,支付了聯盟最高的投資,到頭來卻得不到任何結果,那你還投錢嗎?
錢可以投下去,但結果不一定有,誰的錢也不是白來的,長此以往,誰又能接受得了?而作為球隊戰術打法和外援選擇的重要負責人,郭士強指導難道在這個過程中不承擔任何責任?
4、強調經理李洪慶能力不行,可人家在休賽期已經結合球隊的實際情況,引進了梅傑裡,可球隊最後自毀長城,又怪人家什麼事?
當然也不能說他一點責任也沒有,引進內援喊了這麼多年,卻絲毫沒有一個可觀的結果,這個過程他的確要負上責任。可想想鍾誠當年在遼寧男籃可憐的出場時間,外加望眼欲穿卻始終不給機會的遼寧替補席,他就算引進了內援,這些內援確定有足夠的上場時間嗎?
遼寧男籃真的沒有錯嗎?在筆者看來,實際上是大錯特錯,從上到下都是問題!但部分人和媒體從來卻不敢給予承認,而是絞盡腦汁的尋找各種各樣的客觀藉口來對自己的失敗進行搪塞,甚至不惜去詆毀自家的俱樂部。現如今如此慘敗的局面,居然還把自己裝扮成悲劇英雄,你確定有這樣的資格嗎?
不承認錯誤,只懂得掩耳盜鈴,關起門來自己對著自己解釋,你騙得了自己,但你卻騙不了聯盟以外的觀眾,更騙不了聯盟的19個對手!覺得編造一些客觀理由,自己的面子就好過了?那你就錯了,對於這樣的做法,剩餘的對手們反而更高興,因為他們比誰都清楚,不知悔改的遼寧男籃距離下一次慘敗也僅僅是時間上的問題!
也許有些球迷看不起廣東男籃的冠軍,但在筆者看來,廣東男籃這些年的成長更值得眾人敬佩和其他球隊的借鑑。
1、當年失去了總冠軍,李春江第二年就離開了球隊,也讓廣東男籃儘可能地嘗試新的打法和出路。
2、感覺球隊實力有限,就召回易建聯重返廣東,藉此壯大廣東男籃的實力。
3、感覺外援藍領的選擇不對,又果斷的啟用善於串聯的全能型外援,能攻能守能串聯,藉此打通球隊的所有關節。
4、就在遼寧男籃連續進入總決賽的時期,廣東男籃遭遇了瓶頸期發展,青黃不接新人有限,主教練杜鋒以犧牲成績甚至壓上了自己的教練生涯為代價,冒險提拔新人,終於在上個賽季建立了全新的廣東男籃,而以廣東男籃目前的態勢,建立第二個王朝,恐怕已經不是時間上的問題,而是已經處於進行之中!
廣東男籃這些年走的路都是對的嗎?其實不然,但他們懂得改正,懂得修正方向,這才重新走向了巔峰!當年成就了廣東王朝,現在也有底氣再建立一個王朝。
而我們遼寧男籃做錯了,卻堅持死不悔改,錯誤的操作還要美其名曰,強調適合自己,面對失敗的來臨不懂得反思自己,卻搶先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另類英雄,但在外界看來,這更像是一個笑話!一個掩耳盜鈴的笑話!
最後還是那句話,也許有些人覺得這麼做可以保留面子,但沒有成績的所謂面子,根本就不叫面子!更或者說,外人早就看破了你的那層虛偽的外衣!職業聯賽並不是閉門造車,而是需要在競爭中成長,可遼寧男籃真的明白這個道理了嗎?至少某些人至今仍然不知道!或者說他們仍然在裝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