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調動人大代表參與脫貧攻堅的主動性、積極性,促使人大代表在脫貧攻堅中更好地發揮優勢,日前,英德市橋頭鎮人大組織清遠、英德兩級人大代表到亞婆石村開展視察活動,深入了解當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工作。
培育養鴿產業注入脫貧新動力
人大代表們先後視察了德輝鴿業基地扶貧項目。德輝鴿業基地選址於橋頭鎮亞婆石村委暗徑村,該養鴿基地佔地面積100畝,鴿棚總建設面積19980平方米,集中養殖了約5萬對鴿種,肉鴿主要銷往國內外餐飲行業、線下零售、電商微商等市場。
該項目建成投產後,可實現年營業收入約3700萬元,其中肉鴿可銷售約3500萬元,鴿蛋及有機肥可收入約200萬元,直接或間接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220人,農戶年均增收6萬元左右。項目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示範輻射帶動當地就業,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為實現亞婆石村長效穩定脫貧提供了有力支撐。
視察現場,人大代表們對養鴿基地的產業發展模式和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做法表示讚賞,並希望基地負責人加強科學管理,整合優勢資源,進一步吸收更多的農戶參與進來,為農村經濟發展、為農民增收打開一條新路,為脫貧攻堅貢獻力量。還有代表提議,養殖棚頂連片面積大、無遮擋,可以通過加蓋光伏發電設施,進一步提高效益。
融入紅色文化打造特色鄉村遊
隨後,人大代表們到亞婆石村大圍組視察在建的美麗鄉村項目,該項目在今年橋頭鎮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票決為民生實事之一。
走進亞婆石大圍村,隨處可見沿途牆體上的紅色主題壁畫、莊嚴神聖的紅色標識,一個集紅色旅遊、農業休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於一體的紅色鄉村正在崛起。亞婆石村具有光榮的紅色歷史,從大革命時期到解放戰爭時期,曾留下無數革命先烈的足跡。
為進一步挖掘紅色資源的精神內涵,使其煥發新的光彩,亞婆石村藉助紅色資源優勢,先後建造完善了紅色文化活動廣場、紅色牆繪、宣傳欄及相關標語,不斷豐富紅色元素,突出紅色主題,使「紅色村」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相得益彰。今年,亞婆石村累計投入資金320多萬元,完善村內基礎設施建設,有效解決了群眾熱切關心的問題,讓農村人居環境煥然一新。
人大代表們紛紛建議,亞婆石村還可依託紅色革命遺址,結合村內現有資源,著力打造紅色文化主題線路,形成以亞婆石村為核心的黨建文化區域;可通過深挖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旅遊休閒為一體的紅色陣地,以人文和特色民俗為主題,對三棟祠堂周圍的建築進行保護、開發和利用。另外,完善周邊服務配套設施,村民可開設民宿、農家餐館等增加收益。
還有代表建議,可將紅色農村資源與基層黨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起來,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結合起來,走出一條農村發展之路,這不僅可促進亞婆村紅色基因的保護與傳承,而且將帶動紅色旅遊,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生命力。
文/圖:南方日報記者 陳詠懷
通訊員 賴遠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