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表示,新冠疫情持續時間越長,德國經濟能夠規避風險的機率就越低,但他同時也表示絕不能讓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德國的經濟增長。
截至當地時間3月5日下午15點,德國官方公布的新冠病毒肺炎累計確診人數已達400人,排在全球第6。確診病例主要集中在北萊茵-威斯伐倫州(181人)巴登-符騰堡州(73人)和巴伐利亞州(70人)。
德國衛生部長施潘(Jens Spahn)周三時表示,新冠病毒在德國"傳播的高峰還沒有到來"。他強調,到目前為止,德國有關機構基本上可以做到對感染者進行隔離、阻斷傳染鏈。
施潘認為可能出現的情況是,醫院的急救醫療資源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將集中用來救治重症病患,而那些症狀不明顯的患者則讓他們居家自主隔離。
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KI)負責人魏樂爾(Lothar Wieler)在周四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德國不應該低估這種新型病毒,它不同於普通流感病毒,目前仍未研製出能夠對抗新冠病毒的疫苗,也沒有特效治療藥物。
魏樂爾認為,除了遏制病毒傳播外,能有效控制疫情的最佳方法就是接種疫苗。他稱:「現在我們只能寄望新冠病毒疫苗能在一年後問世。」
據RKI研究所發言人格拉斯馬赫(Susanne Glasmacher)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據她所知,德國慕尼黑大學(LMU)和馬爾堡(Marburg)大學正在全力進行疫苗研發工作,不過離上市還需要較長的時間。
疫情形勢不容樂觀
德國為疫情專設的聯合危機指揮部周三宣布,為了確保在面對疫情爆發時能擁有足夠供應,即日起禁止對外出口醫用口罩、手套、防護服等醫用防護裝備。
毫無疑問,德國的疫情正處在上升期,上周確診感染人數剛過100人,本周已經翻了數倍。除了薩克森-安哈特州之外,德國所有地區都出現了確診病例。
魏樂爾表示,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沒有流感快,目前德國的病例多為境內的社區感染,「輸入型」的病例僅佔少數,只有從根源處遏制病毒的傳播,才能成功控制疫情。他強調,德國必須全力遏制疫情蔓延,進一步提高防疫機制,絕不能鬆懈。
為減少病毒傳播機會,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周四宣布,從3月8日起取消漢莎航空及其子公司瑞士航空和奧地利航空飛往以色列的所有航班,而此前,漢莎航空已取消了7100多個歐洲地區的航班。
雖然不是直接的鄰國,但目前確診人數已近4000人的義大利離德國邊境的最短距離僅約100公裡。然而由於同為歐盟成員,德國並未對義大利實施邊境管制,也沒有學義大利對疫情嚴重地區採取停課停工等措施。
德國教師協會主席麥丁爾(Heinz-Peter Meidinger)在周四表示:「我認為,學校在尚未出現具體確診病例的情況下,就下令長時間停課,是不恰當的——這將矯枉過正。」
德國哈勒大學的病毒學家科庫勒(Alexander Kekulé)則持不同觀點,他認為中小學和幼兒園應該放假兩周,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疫情蔓延。
此外,德國內政部長澤霍費爾也並未排除「封城」這一最為嚴控的選項,3月1日,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封鎖城市是「最後的手段」。
經濟衰退風險劇增
2月14日,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初步統計數據顯示,德國經濟在2019年最後一個季度為零增長,低於預期的0.1%;2019年德國經濟全年增長率為0.6%,增速創2013年以來新低。
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首席經濟學家柯勒-蓋博(Fritzi Koehler-Geib)當時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德國去年第四季度的經濟零增長已經算是一個小成功,要等到春天才能看到經濟復甦的信號。
遺憾的是,這個春天遠不如人們此前預期的那般美好。受疫情影響,德國多家展會被迫取消或延後,其中包括全球最大、最具影響力之一的工業展——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也被延期至7月舉行,這在該展會70多年的歷史上尚屬首次。
據德媒報導稱,全球性的疫情對於德國這類外向型經濟國家而言影響深遠。許多業內人士均認為,新冠疫情使德國經濟今年陷入的衰退的危險顯著增加。
德國工業聯合會(BDI)的最新季度報告稱:「經濟增長几乎處於停滯狀態。」如果第二季度的情況沒有明顯好轉,預計德國經濟2020年將出現萎縮。
此前,BDI曾預測德國今年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0.5%,但那是在不考慮疫情等「黑天鵝」事情的前提下。該協會已呼籲聯邦政府儘快採取針對性行動,刺激經濟增長。
德國餐飲和酒店業也是疫情的深度受害者之一。德國飯店、酒店業協會主席澤裡克(Guido Zllick)表示,由於展會和重大活動被取消,旅遊業萎靡,酒店業已陷入巨大的危機。她要求聯邦政府通過流動性援助和資金計劃的形式提供支持,同時還期待政府推出稅收減免等措施,例如將餐廳的增值稅從19%降低到7%。
3月2日,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對媒體表示,新冠疫情持續時間越長,德國經濟能夠規避風險的機率就越低,但他同時也表示絕不能讓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德國的經濟增長。
阿爾特邁爾表示,他對向企業提供稅收優惠和加強減記等措施持開放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