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早稻陸續收割,中稻處於分櫱末期至孕穗期,晚稻處於秧田至移栽期。
一、主要病蟲發生概況
稻飛蝨:本周7月12日-14日湘南東安、宜章,湘北桃源縣燈下有較明顯的稻飛蝨遷入峰,褐飛蝨比例較大。全省各觀測區田間褐飛蝨比例一般為20~60%。各市州中稻田間平均百蔸蟲量一般為200~800頭,加權平均為477頭,低於去年同期,其中張家界、婁底市較高,百蔸有蟲分別為877頭、861頭;辰溪、麻陽、新化、城步等部分縣市區超過千頭;短翅型成蟲增多,百蔸一般為1~10頭,加權平均為4.8頭;百株卵量一般為30~200粒,帶卵株率1.5~16.6%。
稻縱卷葉螟:當前為4(3)代稻縱卷葉螟幼蟲為害盛期,田間幼蟲、蛾、卵量較大。各市州畝平蛾量一般為100~500頭,加權平均為219頭。畝有幼蟲一般為2000~20000頭,加權平均為12123頭,其中懷化、邵陽市蟲量較高,分別為25239頭、13572頭;洪江、芷江、邵陽、漣源、永定、桃江等部分縣市畝平超過2萬頭,局部高丘超過5萬頭。各市州百蔸卵量一般為10~100粒,邵陽市206粒。一般卷葉率為0.2~6.9%,略輕於去年同期。
二化螟:除湘西自治州和張家界外,全省各地中稻田間處於二代二化螟幼蟲為害盛期。各市州畝有幼蟲一般為400~1800頭,加權平均為1113頭,低於去年及常年同期,其中長沙、邵陽市蟲量較高,分別為1814頭、1795頭。枯鞘株率一般為0.1~6.2%,枯心率為0.1~0.9%。
稻瘟病:重於去年同期。在邵陽、懷化、自治州、張家界、郴州、常德等市州山區、老病區小氣候適宜區中稻上發生面積較大,部分感病品種發生嚴重,各市州病葉率一般為0.4~10.4%,病蔸率為3.1~21.4%。此外,長沙、株洲等地晚稻秧田株兩優819,湘晚秈13號等品種有苗瘟發生,呈現急性型病斑、發病嚴重丘塊已出現「坐蔸」。
紋枯病:本周全省大部以晴雨相間天氣為主,溫溼度適宜紋枯病的發生流行,中稻田間擴展較快,各市州病蔸率一般為10.3~31.4%,加權平均為18.3%;病株率為3.2~18.2%,加權平均為6.5%。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在永州、郴州、衡陽、邵陽、懷化、婁底、株洲7個市中稻上零星發生。田間病蔸率一般為0.4~2.5%,病株率為0.1%~0.9%。
二、防治概況
本周,各市州相繼進入四(3)代稻飛蝨、稻縱卷葉螟,二代二化螟為害盛期,且正值水稻雙搶期間,是病蟲轉移危害的重要時期。全省各級植保部門加強監測調查,及時發布病蟲情報,科學指導防控,懷化市還召開了全市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推進會。近期全省大部以晴雨相間天氣為主,各地搶晴好天氣對中稻稻縱卷葉螟、稻飛蝨、二化螟、紋枯病進行了普治,挑治稻薊馬和稻葉瘟,預防晚稻秧田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效較好。
三、下階段發生防控形勢分析
據氣象部門預報,近期我省降雨天氣較多,大部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主要降水時段為21-24日。溫溼度條件適宜水稻病蟲的發生為害。目前,中稻田間稻飛蝨、稻縱卷葉螟蟲、卵量仍然較多,且隨著早稻的收割,大量成蟲將遷入中晚稻田間產卵為害,下階段中晚稻田間幼蟲量將會上升;隨著二代二化螟的不斷孵化,田間幼蟲量會有所增加;紋枯病在中稻上將加快擴展流行;稻瘟病在山區、老病區小氣候適宜區感病品種加重流行;細菌性病害將在部分洪澇發生區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