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啥寫這個話題,可能是在外遊子,想他們了吧。
《時間都去哪兒了》裡有兩句歌詞:
「一生把愛交給他,只為那一聲爸媽。」
「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孩子的笑與哭,牽掛了爸媽大半輩子;孩子的一聲「爸媽」,讓他們無怨無悔。
他們為我們做的超級無極多,而我們為他們做了哪些呢?
01
你記得爸媽的生日嗎?
這個小問題,你可能覺得不值一提;而恰恰是這樣的小問題,才能於細節處體現一個人的在乎。
其實很多人都不記得爸媽的生日,反而,他們很清楚記得朋友的生日,每年準時發生日祝福,而到了爸媽的生日時忘得一乾二淨;甚至可以說,從來不知道。
這是件挺可悲的事。
翻書時偶然間看到一句話:"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牢記爸媽的生日,不僅關心他們,更是提醒自己,他們離我們的日子又遠了一步,抓緊時間陪伴吧。
從現在開始,記住爸媽的生日,每年準時送祝福,他們要的不多,僅僅是一句「生日快樂!」
這樣的小事還有很多很多,比如記住爸媽的喜好,他們頭上的青絲何時變白的,他們的背何時佝僂的。
僅此而已。
02
人生真是何其諷刺,小時候我們盼望著爸媽能夠坐下來,好好陪我們吃一頓飯,而現在輪到他們。
爸媽老了時需要什麼,從我們小時候的需求就可見一斑。
由於我在外地,所以每次回去我都會儘量待在家裡,為的就是好好吃一頓爸媽準備的飯菜。
為此我會推掉朋友的飯局,畢竟與爸媽吃飯的次數會越來越少,而朋友的飯局隨時能約。
處在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大多已經成家,或者在外工作,每年見爸媽的次數屈指可數。
假如父母現在60歲,餘下壽命20年。
如果,我們沒有和父母同住,每年見到父母的天數大概是6天,每天相處時間大概是11小時。
那麼,我們和父母可以相處的日子只剩下1320小時,換言之,只剩下55天可以與父母相處。
我們總以為時間很充裕,卻不曾想,世上有些東西是無法彌補的。
抓緊時間吧。
03
是什麼時候我們發現,爸媽變得低眉順眼了呢?
從他們開始撒謊自己過得很好,從他們說話開始小心翼翼時,從他們徵詢你的意見時,更是他們明明想你,卻不敢打擾你時。
小時候的爸媽是強勢的,必須要求我們做這做那,不做他們會生氣。
而他們老了時,開始變得嘮叨,再也不敢頤指氣使,生怕我們不高興,摔門不回來了。
有人總抱怨自己的爸媽很嘮叨,跟他們溝通不來,有代溝。
可這是一定會有的現象啊,就像我們跟00後溝通,我們的孩子長大後也會跟我們產生代溝。
今日父母的遭遇,就是我們的明天。
所以,用心聆聽爸媽的嘮叨吧,等失去後,你會發現,他們還能嘮叨的時間不多了。
04
抖音裡,有一位網紅達人秋月,她的每條視頻都很火。
視頻裡全是她為爸媽的做飯日常,僅是簡簡單單的兩個菜就讓網友感慨:真幸福!
為什麼網友羨慕他們?因為他們的生活簡單,因為他們爸媽還在,更因為他們能坐在一起吃飯。
而這樣的幸福難嗎?一點也不難,在周末選個時間,自己把爸媽叫過來,親手為他們做一頓飯,多簡單的事啊。
與其感慨,不如行動。
吃過爸媽那麼多次飯,有沒有想過為他們做一次飯呢?
05
人人都說,2020年是最難熬的一年。
年初疫情的爆發,所有人定的目標是:活著。
只有經歷過苦難,才知道什麼最珍貴。
我們總是說,等我們有時間了,就回去好好陪爸媽;等我們有錢了,就把爸媽接過來住。
可是,明天和意外永遠不知道哪一個先來,時間和錢沒有上限。
究竟什麼才算時間夠,究竟錢多到什麼程度才算多,你拼得起,爸媽等不起。
越往後你會發現,時間永遠沒有夠的那一天,錢更沒有夠花的那一天。
最好的時機是現在,抓住一切時間,為爸媽做點小事。
他們要的不多,僅僅是一個電話,一次深入談話,一頓飯的時間等等。
別到最後樹欲靜而風不止,人慾養而親不待。
2020年就要過去了,逝去的時間不可再來,抓住未來,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