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23: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戴口罩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出門不戴口罩、甚至進入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
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同時,冬季也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也是病毒性肺炎的高發時期,今年冬季的疫情防控或將面臨著一次大考。
疫情防控不能鬆懈
這個冬天
普通民眾應該如何做好防護?
12月8日,成都市疾控中心
發布8條「抗疫」指南
提醒市民發現本土病例也不要慌
做好個人防護
正常工作,健康生活
8條防疫指南來了
▼
01
合理佩戴口罩
外出時請隨身攜帶一次性醫用口罩。在人員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室內公共場所、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一定要佩戴口罩。
02
減少聚集活動
特殊時期請儘量減少不必要的聚會聚餐,儘量少去人員密集、陰冷潮溼、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如果確需進入這些場所,請做好個人防護,並配合做好測溫、亮碼等防控措施。
03
隨時保持手衛生
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洗手,洗手時長不少於20秒;不方便洗手時,可以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劑清潔雙手。
04
開窗通風
即使在冬季也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天至少開窗通風2-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防寒保暖。
05
注意咳嗽禮儀
咳嗽、打噴嚏時,儘量用紙巾、手帕等掩住口鼻。在沒有紙巾、手帕時,可用手肘或衣襟掩住口鼻。切勿隨地吐痰。
06
注意飲食衛生
在購買、加工冷鏈食品時要戴好口罩、手套;烹飪食品要做到生熟分開;肉類、蛋類要徹底煮熟再食用。提倡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用餐。
07
密切關注官方信息
密切關注官方發布的疫情信息,不信謠不傳謠,一切以官方通報的信息為準。
08
主動配合,落實防控措施
主動配合相關部門的疫情防控措施,如實向調查人員及醫務人員報告個人行蹤和接觸史;前往指定地點接受核酸檢測。若有發熱、咳嗽等不適症狀,請及時到就近發熱門診就醫。
▼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
呼籲,如果您已摘下口罩
請一定記得戴回來吧
大家一起攜手「挺」過這個冬天
01
大家很擔心秋冬季節新冠肺炎和流感疊加出現怎麼辦?
高福:
新冠肺炎和流感等疾病的疊加,這是肯定的,今年年初的時候它就有跟流感疊加在一起。就是因為它和其他的疾病混合到一起,有的人症狀很明顯,它是流感排除了,有的人又排除不了,就是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一直存在。
02
今年冬季防控疫情我們心裡是有底嗎?
高福:
我們心裡有底知道它是什麼病毒,我們也有心裡沒底的事,就是如果民眾的依從性不是很好。你看歐美國家,讓他戴口罩他不帶,民眾的依從性差,疫情很難控制。而我們國家,就怕過兩天大家思想麻痺鬆懈了。但是,我還是有信心地說它不會再出現像武漢那麼大的事情了,我們大概已經知道怎麼幹了,應該還是很有經驗的。
03
有網友表示,我們已經摘下口罩很長時間了,也很安全,沒啥事,戴口罩幹嘛?
高福:
現在國內已經出現了一些零星的病例,我覺得冬天來了即便不是新冠、流感,其他呼吸道疾病戴口罩也是有保護的,所以我們還是倡導大家把口罩要戴回來,也不鼓勵大家去搞太大的聚會。我們要把今年冬天「挺」過去,一定要「挺」過去,然後明年可能普通人也就可以有打疫苗的機會了,希望大家還是堅持戴口罩。
04
冬季公眾該如何防護?
高福:
散發疫情,開始只是「火苗」 ,很多人的直觀感受是光在網上看到哪又有了,三天五天以後沒了,這是因為我們的公共衛生幹預措施做得好。說到個人的防護,這裡邊就是三大件:戴口罩,最關鍵的。社交距離,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個人衛生,尤其是勤洗手,這是最基本的,而且這個是最有效的。
05
多地進口冷鏈食品檢出陽性,還能吃嗎?
高福: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我們應該拒絕冷鏈食品。現在看來食品裡面本身沒有,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永遠不要把話說絕了,有或沒有,但是確確實實沒找到證據。外包裝的陽性檢出是因為加工工人自身可能處於感染狀態,儲存環境又一般都是冷庫,那個溫度又適合新冠肺炎病毒的儲存。現在進口食品鼓勵輸出國要進行檢測,進口以後我們國家會再進行檢測。
來源:民族日報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溫馨提示:冬季疫情防控,口罩千萬不能摘!》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