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甲骨文」——甲骨文書法高校巡迴展在河南藝術職業學院美術...

2020-12-15 網易河南

12月11日上午,「大美甲骨文」——甲骨文書法高校巡迴展在河南藝術職業學院美術館隆重開幕。展覽由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研究院、河南藝術職業學院美術學院、河南藝術職業學院美術研究所共同承辦,甲骨文世界之旅研究院協辦。

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副會長、安陽師範學院特聘教授、原安陽市文聯主席張堅,安陽八號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志安,北京神火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興華,安陽師範學院美術學院路永澤教授,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校長周寶全等校領導出席開幕式。美術學院領導班子及師生200多人參加。美術學院院長韓飈主持儀式。

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校長周寶全在開幕式致辭。他講到:甲骨文,出土於安陽殷墟,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源頭,是千年中華文明的標誌,甲骨文書法對於我們增強文化自信、推進文化藝術事業大發展、大繁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次展出的作品集中體現了甲骨書法藝術發展的最新成果,反映了甲骨文這一古老文明對我們華夏文化的影響力。甲骨文書法藝術作品使我們感受到甲骨文的線條之美、章法之美和形式之美,同時展出的一幅幅別開生面的甲骨文書法讓我們感受到古老的甲骨文在新時代散發的獨特魅力。

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副會長,安陽師範學院特聘教授,原安陽文聯主席張堅先生介紹說:去年是為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由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安陽師範學院等單位聯合發起名為「大美甲骨文」的國際甲骨文書法大獎賽,向海內外徵集甲骨文書法作品,並對千餘件作品進行了嚴格評審。獲獎與入選作品先後在安陽、南京、天津和韓國釜山進行了巡迴展出,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和歡迎。有鑑於此,教育部2020年將「大美甲骨文」—甲骨文書法高校巡迴展專門立項,以此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甲骨文的活化利用。此展經過精心籌劃,共展出80餘幅甲骨文書法精品。

這次在河南藝術職業學院的「大美甲骨文」展出是全國高校巡展第二站,它不僅使河南藝術職業學院的廣大師生進一步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內涵,也豐富了我們校園文化生活,促進了甲骨文書法的藝術交流與普及,是師生們學習的絕好機會。作品展吸引了學校各二級學院眾多師生紛紛前往觀看。

甲骨文書法作品(部分)

本文來源:河南藝術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宮璞_HN009

相關焦點

  • 董洪濤◎2021甲骨文書法新作選(二)
    月,策劃「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全國甲骨文書法篆刻家「脫貧攻堅」大型主題網絡展。      作品獲獎:全國第五屆楹聯書法大展二等獎(中國書協);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全國大型書法展二等獎(中國書協);紀念老子誕辰2578周年全國書法展二等獎(中國書協);第二屆中國職工書法藝術節優秀獎(中國文聯、中國書協);西泠印社首屆中國印大展提名獎(西泠印社);       作品入展: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中國書協);全國首屆大字書法藝術展覽(中國書協);首屆、
  • 旅日書法篆刻家張大順創作巨幅作品《甲骨文之夢》
    為此,旅日甲骨文學者、書法篆刻家張大順結合自己參與去年安陽學院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辦的「聯合國中文日·甲骨文書法藝術展」及接受聯合國頒發的「和平藝術家」榮譽稱號的身感體受,回想在展場中一個個不同膚色的驚奇歡喜的目光:一個個興趣盎然的提問;一個個請求籤字或留影紀念的情景……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甲骨文這一「書寫的世界語」給世人帶來的歡樂和甲骨文所蘊含的無窮的魅力和感染力。
  • 讓董作賓先生教你如何進行甲骨文書法創作
    董作賓 (1895~1963) , 河南南陽人, 字彥堂, 號平廬。1918年入河南育才館, 攻習甲骨文。1922年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 從事甲骨文研究。先後在福州協和大學、中州大學、中山大學任教, 1928年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主持殷墟的調查發掘研究。
  • 「天人之跡——王輝湘甲骨文書法藝術展」在國際文化交流藝術館舉辦
    在許紅海先生的致辭中指出,甲骨文作為迄今最早的成型漢字,不僅藝術造詣已達到相當之高的水準,且奠定了中國書法藝術的走向,開了書法藝術之先河。王輝湘先生精心創作的甲骨文書法,具有創新性、高水準。對普及甲骨文書法具有重要意義。原文化部藝術市場司司長陳興保在發言中提到,甲骨文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承與歷史積澱。
  • 書法傳奇|少年遊 · 中國書法藝術精品展——張浩
    為充分展示當代書法藝術創作風貌,不斷活躍網絡書法藝術氛圍,持續推出書法精品和藝術人才,引導廣大書法家和書法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承續中華文脈,努力攀登藝術高峰,更好地堅守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的創作理念,中原書法藝術中心特別聯合知石藝術館、少年遊網絡科技共同策劃組織了「書法傳奇 ·少年遊」——中國書法藝術精品展,以期為廣大書家和眾多書藝、詩詞愛好者提供一個絕佳的展示機會和良好的交流平臺
  • (名人與書法)王懿榮:中國「甲骨文」之父
    (給族兄王松溪的信扎)  在《病起即事書示同人》詩中寫道: 廿年冷宦意蕭然,好古成魔力最堅。隆福寺歸誇客夜,海王村暖典衣天。從來養志方為孝,自古傾家不在錢。墨癖書淫是吾病,旁人休笑餘癲癲。雖是隨意之作,但點畫燦然,「行間含有一種嚴正不屈之氣」(郭蘭雪跋語),多以東坡筆意為之,體現出深厚的筆墨修養。    王懿榮入直南書房,三任國子監祭酒,在當朝具有廣泛的影響,其書法深得皇室和王公大臣們的青睞。大學士陸潤庠對王懿榮的書法評道:「王廉生祭酒同年,於光緒甲午入直南齋,迄庚子七月殉節,計與庠同事者七載。其性情學問嗜好至今憶之,如在目前。
  • 羅振玉 | 飽受爭議的甲骨文書法第一人
    國際藝術微刊 · 最受歡迎公眾號國內外藝術名家·繪畫·攝影·書法·設計·文學·音樂在保護文物方面,羅振玉出力最大的是保護內閣大庫檔案。內閣大庫位於故宮東華門內,存放著此前數代的檔案書籍。1909年,羅振玉在學部任職時,一天,學部尚書榮慶請軍機大臣張之洞吃飯,羅振玉作陪。
  • 甲骨文的風格及演變
    甲骨文所刻的內容主要是當時的卜辭及與佔卜有關的文字,所以甲骨文又叫「卜辭」。古代一般把刻字稱為「契」,因此又叫做「契文」、「股契」或「殷墟書契」等。甲骨文是目前被發現的「最古老的漢字」。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確定地說,它就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因為除甲骨文之外,當時還有簡書和帛書。《尚書·多士》中說:「惟殷先人有冊有典」。甲骨文字中即已有「冊」字和「典」字。
  • 三千年而一洩其密,120年識讀三分之一:甲骨文,中華文明之光
    漢字之源中華基因的傳承位於河南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內,一堂面向幼兒園大班的漢字課正在進行。(這是位於河南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 10月18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李安攝)屏幕上顯示「人」「日」「田」等幾個甲骨文,從字形看與現代漢字十分接近,陸續有小朋友猶豫著念出聲來。
  • 【書畫苑】洹上煙霞——安陽市入展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第十三屆美術作品展書畫家精品展
    市文聯副主席王志立介紹,適逢盛世,我市書畫家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一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基層、紮根人民,開展藝術創作。對於四、五年一屆的書法、美術界的「雙國展」,市委宣傳部、市文聯高度重視,廣泛發動、積極備戰,及時召開迎接「雙國展」創作動員大會,為我市書法、美術創作營造了良好氛圍,創造了必要條件。同
  • 即墨籍甲骨文研究大家——怪夫子
    其6歲習古,一生致力研習國學、文字學、物種學等,現任甲骨文文化藝術中心院長等職,是中國斷代文字的考證者、國學經典的傳承者,為中國甲骨文研究泰鬥,獨創甲骨文寫意書法流派,因其獨特的寫意「龍」字被國外稱之為「龍先生」。
  • 中華之美躍然紙上 國粹傳承·羅衛國書法作品展開展
    紅網時刻10月20日訊(記者 袁思蕾)今天,國粹傳承·羅衛國書法作品展在湖南圖書館一樓展覽廳開展,現場展出的近百幅書法作品,不僅讓人見證了漢字書體的演變過程,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文化傳承的責任與力量。
  •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說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其實是錯的」
    甲骨到21世紀初的時候,在商朝在東方的一個軍事據點——今天的濟南大辛莊遺址也出土了許多甲骨。 甲骨文重現迄今120年,學者們乃至大眾甲骨文的熱忱持續不減。2016年,中國文字博物館重金懸賞可以識讀甲骨文的人:每認出一個甲骨文就獎勵10萬。
  • 清華美院博導設計甲骨文表情包 賦古漢字時代氣息
    清華美院博導用甲骨文設計表情包,他希望給古漢字以時代氣息  近日,一套甲骨文手機表情包成為鬥圖圈的「新寵」。意蘊深遠的傳統文化符號竟與「神馬、大神、有木有」等等網絡流行詞產生了一系列神奇的「化學反應」。  這套表情包的設計者就是「漢儀陳體甲骨文」字庫設計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陳楠及其團隊。
  • 顧紹驊編輯 中國書法知識普及版 第二篇 甲骨文
    現代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在總共10餘萬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圖形,其中已經識別的約有2800多字。甲骨文,已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有人認為,中國的書法是由甲骨文開始,因為甲骨文已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甲骨文發現於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但甲骨文並非商代特有,早在商朝之前就已經存在。考古研究發現殷商甲骨文極有可能源自9500年前河南裴李崗文化遺址的賈湖契刻符號。
  • 看不懂這些甲骨文表情包,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龍的傳人
    近日,一套甲骨文手機表情包成為鬥圖圈的「新寵」。意蘊深遠的傳統文化符號竟與「神馬、大神、有木有」等等網絡流行詞產生了一系列神奇的「化學反應」。這套表情包的設計者就是「漢儀陳體甲骨文」字庫設計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陳楠及其團隊。「我認為甲骨文的設計與推廣應該是結合當下的,活化的,不希望把它塑造成高深莫測拒人千裡的文化符號。
  • 泰安岱嶽區嶽峰小學入選省級甲骨文特色學校
    沒錯,這就是泰安市岱嶽區嶽峰小學的書法教室。一直以來,嶽峰小學將傳統文化教育擺在基礎教育的重要位置,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正因如此,在此次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評選中,嶽峰小學脫穎而出,成為泰安市唯一一所入選的學校。
  • 甲骨文與中國書寫傳統
    豎行直書的章法傳統甲骨文的基本章法是豎排直書,有列無行。這種章法形式成為後世書寫的典範。甲骨卜辭的內容在結構上分為敘詞、命詞、佔詞、驗詞四個部分,書寫形式自上而下,自右向左(有的自左向右)。文字大小相間,隨勢而布,錯落有致,活潑生動。這一特點也是中國書法的普遍法則,具有源頭意義。
  • 漢字DNA大檢測——甲骨文對照表(收藏版)
    眾所周知,在龐大的漢字家族裡,有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老者,他誕生於殷商時期,影響著漢字的演變和書法的發展。他就是——甲骨文!那麼,甲骨文和我們今天書寫的漢字在外形上有什麼不同呢?認識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
  • 《甲骨文大字典》及《大篆字帖》、甲骨文十二屬相、《甲骨文字歌》
    《甲骨文大字典》及《大篆字帖》、甲骨文十二屬相、《甲骨文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