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導稱,一位宅男家裡的盲盒公仔能擺滿一整面牆,平均每個月在盲盒上的花費要40多萬;一對夫婦4個月花了20萬在盲盒上;一位60歲的玩家,一年花了70多萬元購買盲盒;還有運氣爆表的人,通過轉手盲盒一年賺了10萬……
「萌既正義?」「抽中限量款!」
潮流玩具的現世,是因為成年人也想要「玩具」。
盲盒玩法的出現,是因為人們不僅想要「玩具」,還想要刺激和驚喜。
年輕人對盲盒的痴迷,可能導致購買盲盒成為當下一些年輕人的潮流文化之一。2019年天貓發布的首份《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潮玩手辦的燒錢指數位列第一,僅在天貓上的銷量就同比增長了189.7%,成為當代年輕人最燒錢的愛好。
圖書盲盒、美妝盲盒、高校錄取通知書盲盒、生鮮盲盒……以盲盒經濟為延展的商業模式也在各行各業被複製、借鑑,更加紮根本土、靈動多變。
如鮑德裡亞在《消費社會》所言:「從一開始就必須明確指出,消費是一種積極的關係方式(不僅於物,而且於集體和世界),是一種系統的行為和總體反應的方式。我們的整個文化體系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
盲盒經濟,是否已經成為網紅經濟的新風向?鳳凰網《文化風向標》通過一系列問卷、採訪、報告試圖探究一二。盲盒熱究竟能持續多長時間,其被背後的文化品牌價值如何得到更多賦能,也是我們想要窺豹一斑探討的答案。
盲盒的用戶
盲盒的用戶大多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年齡在18-35歲之間,其中女性佔比達到70%以上。以年輕白領、學生為主,收入相對高,審美能力、消費能力高於平均水平,對潮流也有自己的理解和風格。
95後買走雙11一半盲盒。天貓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去年雙十一,泡泡瑪特的天貓旗艦店1小時銷售額超過去年全天,同比增長295%。LABUBU迷你一代系列盲盒9秒鐘就售罄55000個。最終,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全天銷售額達到8212萬,在天貓旗艦店玩具大類名列TOP1。
盲盒也可以「老少通吃」:根據數據統計,購買泡泡瑪特出品的盲盒的消費者,18—35歲的消費者佔比最多,其次是35—49歲的消費者,還有一部分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盲盒的市場
綜合來看,中國盲盒行業正處在發展的早期階段,具有增長速度快、增長空間大、消費群體多為年輕人的特點。
在天貓上,有近20萬消費者每年花費2萬餘元收集盲盒,其中購買力最強的消費者一年購買盲盒甚至耗資百萬,這裡面95後佔了大多數。而在天貓上買書的消費者,去年平均每人買了7本書,消費金額在200元左右。
目前盲盒行業市場規模大概在30億元左右,未來幾年,伴隨盲盒概念相關企業營銷手段的不斷多元化、以及無人零售的快速發展,中國盲盒行業市場規模將處於持續擴張狀態。預計2025年盲盒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50億元。
泡泡瑪特的「崛起」:目前盲盒行業主要以泡泡瑪特為主導,2019年泡泡瑪特實現總營收入16.83億元,淨利潤4.51億元,其中賣盲盒的毛利率高達64.8%。2017年泡泡馬特還只是實現淨利潤160萬元,兩年後就淨利潤就高達4.51億元,兩年增長289倍,可見泡泡瑪特實現業績爆發式增長,以及盲盒行業的快速增長潛力。
高樂股份6月8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自2018年起就已經開始盲盒的設計生產和銷售,開發了迪士尼TSUM TSUM 甜品屋盲盒系列、彩虹屋盲盒系列。
邦寶益智也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的IP產品櫻桃小丸子第一期為盲盒類產品。目前,該產品已經在公司的天貓旗艦店、京東旗艦店開售。
今年618前夕,動漫玩具龍頭奧飛娛樂更是在6月11日、6月12日、6月15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20%。奧飛娛樂公告表示,本月初擬登陸港股的泡泡瑪特帶來IP產業鏈以及動漫盲盒板塊關注度。據了解,今年以來奧飛娛樂推出盲盒品類,目前已推出15款盲盒。(案例來源:財聯社、新浪科技)
盲盒的產業模式為以IP為核心,涉及從上遊藝術設計到中遊零售業與策展業、下遊二手交易等多個行業。
上遊主要圍繞IP打造。相關廠商基於經典動漫、影視、遊戲 IP 授權,利用「創意+品牌+渠道」優勢,全球布局,分享IP衍生品市場空間,實現業績和市值的大幅提升。如:樂高、迪士尼、Playmobil、Funko、哆啦A夢等傳統玩具大牌紛紛布局盲盒領域,既利用自身原有IP發展盲盒業務,也通過與復聯、權遊、驚奇隊長等等當紅IP聯名發布盲盒實現業務增長。
盲盒商家紛紛發掘有潛力的潮玩藝術家、知名設計師,通過打造原創IP與消費者產生固定粘性,打造品牌效應吸引年輕人。通過獲得獨家代理,商家得以自主開發IP衍生品和拓展授權市場,從而強化潮流玩具從開發設計到生產銷售的完整供應鏈體系。
中遊圍繞商品零售/策展業務。線下既有零售門店、無人售貨機等傳統形式,盲盒與無人零售天然契合,滿足了消費者對智能化、場景化消費的需求。許多盲盒商家所從源頭上與商場的市場部門合作,通過設計感強的盲盒無人零售機器設計為商場定製專屬的IP場景。線上主要通過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進行銷售,一些商家搭建自有渠道通過專門App構建社區平臺,實現銷售增長。
策展方面,舉辦大型展會等多樣化的形式進一步助推潮流盲盒玩具被大眾所熟知,構建更加完善的潮玩生態體系。由泡泡瑪特主辦的北京國際潮流玩具展和上海國際潮流玩具展最為知名,來自全球超過300名藝術家以及玩具品牌參展。
下遊主要是二手交易業務。國內最大的二手交易平臺閒魚已形成千萬級市場。改娃業務和海外代購業務也應運而生。
「盲盒熱」出路在何方?
盲盒的短板主要存在以下三點——
政策監管風險:目前盲盒產業仍處於發展初期,存在一定的投機與盲目炒作。政策監管預計趨嚴,改變目前市場生態。
用戶流失風險:特定一款盲盒IP屬於短期潮流消費。長期來看,核心用戶存在對盲盒收集失去興趣的可能,存在用戶流失風險。
行業分散,市場所佔份額低:目前盲盒行業的巨頭只有泡泡瑪特一家,但即使是泡泡瑪特這樣的領頭企業,其在潮流玩具市場的份額中也只是佔到8.5%,行業整體仍較為分散。截至2019年,潮流玩具市場銷售前五合計佔有的市場份額不過22.8%。
截至2020年10月10日零時,根據鳳凰網《文化風向標》發布的投票顯示,網友們認為盲盒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按照投票比重依次為:噱頭過大,產品本身缺乏實用性(30.17%);價格不合理,部分產品溢價嚴重(20.35%);讓消費者「上癮」,花費更多金錢(17.43%);下遊市場投機、炒作嚴重(16.05%),部分產品涉及抄襲等爭議(9.44%)。
主編:宋觀
本期研究員:劉瑞祺、張小貘
策劃支持:張丹丹、關靜
美術支持:陳思宏
運營支持:高曉晨、吳雨春、陳蜜
媒體支持:文藝生活周刊 MONO 澎湃號·湃客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