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大多數是二本生,為什麼複試結果卻「差強人意」,原因令人心酸

2020-12-23 高考學習課堂

曾經有一項關於畢業去向的調查顯示:

在一本大學中,59%的畢業生會選擇考研。

在二本大學中,78%的畢業生會選擇考研。

二本學生的考研的比例還在逐年上升,並且有成為考研大軍主力軍的趨勢。

仔細分析二本學生考研熱,不難發現:

考研是眾多"二本人"的無奈之舉。

在我們國家的大學中,有著這樣一條潛在的等級階梯:

"三本-二本-一本-211-985-top2"

近年來,隨著教育的改革,三本大學已經逐漸被取消。

曾經的二本大學成為了這條階梯鏈的最底層。

二本大學的畢業生成了社會招聘時的"底層"。

所以,二本學生大多數選擇考研的行為也就不難理解了:

處於本科大學金字塔最低端的他們,在學歷的質量上競爭不過別人,所以要通過考研這個方式來提升自己學歷的高度。

二本學生在考研複試的"強差人意"

二本大學的本科畢業生儼然已經有成為考研大學主力軍的趨勢,但是並不意味著,他們能在考研這條路上走的順風順水。

相反,他們由於本科大學不理想的原因,在考研這條路上走的要比一本大學的學生更加心酸。

很多二本大學的學生在以上大學就知道,在當前的就業形勢之下,要想找到一個好的工作,考研才是唯一的出路。

很多二本大學也是鼓勵學生考研,把考研率作為考核專業質量的重點。

所以諸多因素之下,二本大學的學生進入學校之後,就被灌輸了"考研>就業"的觀點。

他們可能從大一開始就開始著手準備考研。

還在上學習專業課時,就已經找到考研的真題來刷。

他們上的是大學,就好像進入了另外一所"另類的高中"。

很多努力的二本畢業在這樣度過大學四年之後,能夠很輕鬆地通過筆試分數線達到了大學研究生錄取的分數線。

但是研究生考試畢竟不同於高考,研究生考試還有複試,也就是所謂的"面試"。

學生和導師之間面對面交流,最終是否錄取這個學生的決定權,還是在導師手裡。

能否成功考研"上岸",複試環節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本科期間一直專心準備考研"筆試"的學生,在這一方面的競爭力遠遠比不過其它一本大學或者更好的大學。

對於二本學生來說,他們在本科期間,沒有出彩的實習經歷;

沒有能夠證明自己能力的科研經歷;

甚至與導師交流的談吐也遠遠比不過本科大學更好的學生。

他們在面試中,自然就難給導師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面試的成績直接取決於導師的主觀判斷。

所以,二本學生考研的路走的遠比其他大學的學生更加心酸。

二本大學的學生應該如何安排自己的大學生活

1.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

很多人可能認為,對於二本大學,考研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專業考試只要能及格,順利拿到畢業證就行。

這是一種非常畸形的觀點。

首先,本科教育的教學重點就是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

本科的教育模式就是順應社會就業對於學生能力需要的而制定的。

本科期間學好專業知識,不僅有助於培養自己在以後工作中的專業能力,

而且在考研的複試中,導師也是很注重學生本科的成績。

2.增加自己的閱歷

對於二本大學的學生來說,在考研的過程中,複試是處於劣勢的環節。

其中,沒有可以拿得出手的經歷,是主要"扣分項"。

所謂的經歷,對於考研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科研經歷"和"實習經歷"。

這兩項經歷都是能力的代表。

對於科研經歷,自己本科學校的老師都會了解考研時,科研經歷的重要性,所以他們也會對自己學校的本科生開放自己的研究項目。

本科生要多與老師聯繫,諮詢他們是否有正在進行的科研項目,自己能否加入他們的團隊。

爭取在老師的科研報告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這在考研中,是很重要的加分項。

3.通過閱讀來獲取更多的專業外的知識

現在的時代,信息繭房日漸成熟,人們漸漸只能在網際網路看到他們喜聞樂見的事物。

這對提升一個人的認知是一件非常不力的事情。

但是通過閱讀專業外的書籍,就能獲得自己意料之外的知識,重塑自己的認知。

在考研的過程,認知和思想也是導師非常看重的一點。

相關焦點

  • 考研多數都是二本生,但複試結果卻差強人意,聽聽張雪峰的說法
    二本生沒有保研資格通常保研資格只有985、211名校大學生才會有,能夠分別到普通高校的保研名額非常少,因此二本生想要成為研究生,就只能通過考研這一條路成為一名研究生。這也就是為什麼考研道路上,二本生居多的原因。
  • 考研為什麼大多是二本生,而且複試結果大相逕庭,導師說出原因
    面對這麼多的考研學生,其實大部分的考生都是二本的考生,而像一些重點大學的考生,一般考研的學生不會很多。考研為什麼大多是二本生,但是複試結果也非常的差強人意,我們一起來看看研究生導師是如何說的。為何考研大多是二本生呢?
  • 張雪峰表示考研大多是二本生,但複試結果卻大相逕庭,原因為何?
    為什麼二本生成為考研「主力軍」?張雪峰老師透露2點原因原因一:二本沒有保研名額我們都知道要想進入研究生階段,除了考研這條路之外,還有高校的保研,但並不是所有高校都具有保研的資格,一般可以保研的學校都是重點高校。
  • 為何考研大部分是二本生,但複試結果不盡人意,聽聽張雪峰怎麼說
    考研生在選擇院校和專業時,主要根據「地域因素」「專業匹配」和「個人條件」進行選擇。 大家是否發現了,在每年的考研大軍中,大部分都是二本學生,但是這些二本學生的複試結果卻不盡人意,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讓我們一起聽聽張雪峰怎麼說!
  • 張雪峰直言考研多數為二本生,筆試通過複試卻過不了,原因是什麼
    張雪峰直言考研多數為二本生,離不開這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選擇性較少985、211院校的畢業生,在畢業之後有更多的選擇,很多大型的企業更加青睞這類學生。本身學生們考研主要的目標,就是找到一份比較好的工作。
  • 張雪峰:去考研的是二本生,考上的是名校畢業生,原因很現實
    根據往年的數據顯示,2021年的考研人數達到380萬,可見考研的競爭還是相當激烈的。我通過數據分析卻發現,考研報名的人裡,二本學生的報名人數最多,但是能夠成功的考上研究生的人數卻很少,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為什麼二本的學生考研人數最多?
  • 張雪峰告訴我們,為何考研的大多都是二本生,且很多都被淘汰了
    網友在最近看到了一個情況,那就是絕大多數參與考研的本科都是二本,為何會這樣呢?希望大家能發現這個問題吧,何況始終都有疑惑。張雪峰老師就針對這個問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現在我就要給各位具體講解一下了!為什麼很多考研的學生都是二本院校畢業的?
  • 普通二本生考研如何擇校?這5所211大學難度較低,適合低分撿漏
    2021年考研已經正式啟動報名,大四的備考學子們又到了選擇考研目標院校的時候,跟高考一樣,一個合理的目標院校和專業,將是考研結果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對於很多普通二本生而言,因為學習基礎和985院校和211院校的考生還是有一定差距,在考研的時候,往往壓力比較大。
  • 普通二本生考研壓力大,這5所211大學最容易考上,適合低分撿漏
    2021年考研已經正式啟動報名,大四的備考學子們又到了選擇考研目標院校的時候,跟高考一樣,一個合理的目標院校和專業,將是考研結果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對於很多普通二本生而言,因為學習基礎和985院校和211院校的考生還是有一定差距,在考研的時候,往往壓力比較大。普通二本生考研如何擇校?
  • 二本學生想考研到211、985學校困難嗎?有機會保研嗎?
    初試成績是有標準考核得出的結果,而複試這個場景是比初試稍微更靈活多變的考核。而這個場景只有他們才知道更具體的詳情,我們根本找不到真實的證據。要是說不接受二本的話,那幹嘛不在招生條件明確公布或者在初試環節淘汰?他們的話不能代表所有人,他們複試被刷是因為導師更看重的是優質生源或者他們項目匹配度高的學生。
  • 考研即將到來,為何二本生會成為「主力軍」?答案有些扎心
    為了更好的就業,不少的畢業生都會選擇考研,提升自己的學歷,才能夠更加脫穎而出,根據數據顯示,去年參加考研的人數達到了290萬人,今年突然增加到了340萬人,對比去年增加了50萬人,而且未來還會增加,畢竟學歷已經成為了找工作的一項重要因素。
  • 為什麼有人考研400多進不了複試,有人300就能讀名校?原因有三點
    文/玖玖說教育【原創文章,歡迎個人用戶轉載分享】人生有無數的可能性,考研的結果一定不是終點!但做的每一個選擇都要堅持到最後!這是對自己、對夢想最大的尊重!用探索方法代替消極迷茫,用尋求技巧抵消雜亂慌張!爭分奪秒,竭盡所能!
  • 同樣考985研究生,重本生和二本生有啥差別?重本表示我們不一樣
    985本科生考985研究生,和二本生考985研究生有區別嗎?然而同樣是考研複試,部分面試官多少還會傾向於985院校的學生,因為他們是985院校,學校的分量就很重,而陌陌無聞的二本生,卻沒有這樣給予,所以有差距嗎?重本生表示:我們真的不一樣!
  • 考研初試402高分複試被淘汰,原來因為這幾點被pass掉,以此為戒
    近幾日,不少高校都已經舉行了考研複試,並且已經在官網上公布了錄取結果,大家都知道複試是考研的一個關鍵階段!加上今年複試情況特殊,更是不能輕視任何一個細節,否則就會出現「不予錄取」的慘痛結果!這不這幾天「北京化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一個初試402被刷的案例就在考研圈瘋傳了通過查看北京化工大學成績單,我們可以發現,有一位學生在考研初試中考出了402分的高分,卻仍然在複試環節中被刷了!對此,考研初試402高分,但複試依舊被淘汰。
  • 為什麼有人考研400+進不去複試,有人200+卻能讀名校?答案很現實
    最近有位家長在後臺諮詢我,「為什麼聽說有的孩子考研考了400分卻連複試都進不去,而有的孩子考研不到300分卻上了名校,差距為什麼會這麼大?」。想必很多家長,或是不太了解考研的同學,都會存在這樣的疑問。要想知道問題的答案,你就要知道以下三個知識點,明白了這些,你自然也就清楚為什麼有的人考研400分進不去複試,為什麼有的人考研300分能上名校。
  • 18考研:與複試有關的100個問題
    18、複試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著手?   多多關注報考高校公布的複試通知,英語聽力、口語、專業課筆試都需要提早做準備,把常見問題做成匯總文檔,做好答案提綱每天背誦。   19、複試的結果是不是由導師說了算?
  • 上海交通大學公布考研複試結果,435分考神被淘汰!老師:很正常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於2020年5月19日公示了考研複試結果。在這份複試成績名單中,包含了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金融、會計、審計等專業的總成績明細。一般說來,考研初試能過400分是相當難的,而考到435分可以說是考神級別的人物了。但是從整個擬錄取名單看,一共是錄取了10名考生,且初試均在408分以上。由此看來,上海交大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確實是臥虎藏龍之地。從4月27日學院公布的考研複試線看,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的複試線達到了408分。能把複試線劃得這麼高,想必學院一定是有十足的自信。
  • 二本生逆襲考上北大,初試成績400+分卻落榜,這都是考研真事!
    今年考研錄取工作接近尾聲,還有少部分學生正在參與調劑。一些學生已經成功上岸,也有一些學生留下遺憾,無論結果如何,考研學子都要調整好狀態,迎接新的生活。今年考研錄取情況可謂「狀況百出」,有人成功逆襲,也有人高分落榜,引起網友「熱議」。
  • 中科院物理所考研複試結果公布,網友:生源水平堪比華5!
    最近這幾周,國內的各大高校都在陸續進行研究生的複試和錄取工作。對於多數考研的同學來說,國內的大學都是報考的第一選擇。而其實各位考生除了可以報考各大高校之外,同學們還有另外一個選擇,那就是中科院下面的各個科研院所。
  • 考研過了國家線就能進複試嗎?
    過了國家線就一定能進報考學校的複試嗎?  答案:不一定!該招生單位擬招生20人,往年的複試比是1:1.5,這樣算,前30名的同學來參加複試即可(第三十名學生的成績即校複試分數線)所以該生大概率不會進入該招生單位的一志願複試名單中。所以也只能展開調劑工作,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同學過了國家線最後也是沒有成功上岸的原因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