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舉行惠臺措施宣講 幫助臺胞用好用足政策

2021-01-16 中國新聞網

廈門舉行惠臺措施宣講 幫助臺胞用好用足政策
2020-10-23 20:36: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劉淙 責任編輯:劉淙

    23日,廈門「惠臺政策措施宣傳月」活動在廈門舉行。黃詠綢 攝

  中新網廈門10月23日電 (黃詠綢)「希望能夠更大範圍、更深層次地擴大惠臺政策措施在臺胞臺企中的知曉率,讓廣大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用好惠臺利民政策措施,讓大家有更多的獲得感。」廈門市臺港澳辦副主任謝永福如是說。

  23日,廈門「惠臺政策措施宣傳月」活動在廈門啟動,活動分上下兩場,由廈門市委臺港澳辦聯合廈門市商務局、市金融監管局、市稅務局、市教育局、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社局、市檢察院等單位組成宣講團,向在廈臺胞展開宣講。

  當天舉行的首場宣講會涉及內容包括:廈門支持中小微臺企發展的相關金融政策、廈門面向臺胞的人才政策、廈門教育惠臺政策及臺生就讀相關政策、廈門法院惠臺司法舉措四項內容。共吸引在廈臺青、臺企臺商、臺生等上百人參與。

  臺胞吳蒨此次來到宣講會,想要了解關於新引進臺胞的生活補助相關方面的信息,「如果能得到相應的扶持,是對在廈門的臺胞生活很大的支持。」

  吳蒨告訴記者,對於相關政策,很多新登「陸」臺胞往往口耳相傳,難免信息了解不全、不清,因困難卻步;或面臨」不知道幹嘛、不知道找誰」這樣的問題。以宣講會的形式,相關部門面對面解讀政策,讓各位臺胞直接地取得第一手資訊,並及時反饋交流,對於在廈臺胞十分有幫助。

  近幾年來,廈門市積極落實惠臺利民政策,支持臺企臺胞臺青在廈紮根發展。廈門率先出臺大陸首個地方版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政策——廈門「惠臺60條」及實施細則,率先出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45條措施;通過放寬臺企市場準入、認可臺胞專業技術資格等措施支持臺胞發展,還積極為臺胞臺企長期發展解決後顧之憂。目前,廈門市、區7個醫保經辦機構全部開通臺胞「綠色通道」,為臺胞快捷辦理異地就醫醫療報備、醫保關係轉移接續、建立家庭共濟帳戶等業務。在多家醫院掛牌成立廈門市醫療保障中心臺胞服務站,使臺胞無需返回臺灣便可辦理健保報銷。

  謝永福表示:「兩岸一家親,我們真誠歡迎廣大臺胞來廈門就業創業興業,希望大家在廈門定心融合、安心發展、用心聯通、舒心創業、傾心交流,讓我們共享祖國改革開放發展紅利,共同創造更幸福的明天。」(完)

相關焦點

  • 擴大惠臺措施知曉率 廈門開啟「惠臺政策措施宣傳月」
    臺胞參與宣講活動,了解惠臺措施內容。記者 陳翠仙 攝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陳翠仙) 日前,由廈門市臺港澳辦牽頭組織的「惠臺政策措施宣傳月」正式啟動,首場宣講活動在廈門團結大廈舉行。宣講活動為在廈臺胞解讀各類惠臺措施,並對其遇到的相應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活動吸引百餘名臺胞參與。  首場宣講活動邀請廈門市金融監管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中級人民法院等單位,分別圍繞廈門支持中小微臺企發展的相關金融政策;面向臺胞的人才政策及申報流程;教育惠臺政策及臺生就讀相關政策;法院惠臺司法舉措等進行宣講和解讀。  「申請臺灣人才補貼需要提供什麼材料?」
  • 廈門出臺「惠臺26條」實施細則 讓臺胞感受融合溫度
    央廣網廈門5月16日消息(記者郭婕妤)「惠臺26條實施細則,讓臺胞在更多領域、更大範圍分享大陸發展機遇,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兩岸融合發展的『廈門溫度』」。近日,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詳細、周到,乾貨滿滿,都是誠意。
  • 廈門湖裡區「惠臺政策」解讀 助力臺青在廈圓夢
    圖為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扶持政策解讀會現場 黃詠綢 攝中新網廈門11月24日(黃詠綢)24日,由廈門湖裡區委臺港澳辦主辦的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扶持政策解讀「宣傳周」活動,在廈門雲創智谷啟動。首場解讀會走進創新創業基地,吸引了在廈臺青、臺商等上百人參與。
  • 廈門推出惠臺「26條」實施細則
    本報電據中新社報導,福建省廈門市近日就《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措施」)出臺《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了相關政策的申報、辦理程序。
  • [31條落地]福建省各市相繼推出惠臺政策
    平潭將通過提供政策集成服務、臺胞臺企幫扶服務等一系列活動,建立臺胞臺商服務常態化機制,落實好臺企臺胞「同等待遇」,切實幫助在嵐臺胞臺企解難題。    《方案》提出,面向臺灣人才、臺灣青年、臺籍畢業生和臺胞,分別制訂出臺創業就業實習實訓系列政策,涵蓋薪資管理、財稅、住房、交通、教育、醫療、社會保險等方面;對現有涉臺政策進行全面梳理,制訂實施細則,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並建立惠臺政策解讀說明制度,幫助臺企臺胞了解弄懂。
  • 臺籍人大代表蔡培輝:一系列惠臺政策充分體現了祖國大陸把臺胞當作...
    臺籍全國人大代表蔡培輝(圖片來源:全國臺聯)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馬曉葉):兩會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臺辦等十部門聯合出臺了助力大陸臺企的「11條措施」,引起兩岸臺胞的廣泛關注。身為企業家的臺籍全國人大代表蔡培輝對大陸的一系列惠臺政策深有感觸,他說,從「31條」、「26條」到剛剛出臺的「11條」,既一脈相承,又互為補充,充分體現了祖國大陸把臺胞當作「自家人」,讓臺胞鄉親感受到了「兩岸一家親」,心裡充滿了獲得感和自豪感。 蔡培輝表示,大陸這些惠臺政策的出臺,給臺胞、臺企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利。
  • 青島落實對臺「26條措施」讓臺胞和臺資企業享受政策便利
    6月3日,記者從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獲悉,針對2019年11月國家《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26條措施),青島市發布了「26條措施」的辦事指南,廣泛給予臺資企業和臺胞同等待遇。在發布會現場,市臺港澳辦紀家棟主任介紹了「26條措施」辦事指南的基本情況。
  • 廈門惠臺措施不斷落地 下月面向臺胞釋放1300個職缺
    廈門網訊 據海西晨報報導 隨著惠臺措施的不斷落地,臺青來廈實習、就業的機會越來越多。
  • 深圳續推惠臺措施彙編3.0版 貼心服務臺胞臺企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2月9日深圳消息(記者 林梅丹 謝金鑫)深圳市是大陸臺商投資最集中地區之一,為鼓勵和引導在深臺胞臺企及時掌握並用好用足政策,日前深圳市推出《深圳惠臺政策彙編》3.0版。8日下午,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媒體團來到了深圳前海國際會議中心,深圳市臺辦副主任楊莉向兩岸媒體人詳細作了介紹。
  • 吳家瑩:31項惠臺措施 讓臺商臺胞有了更大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吳家瑩:31項惠臺措施 讓臺商臺胞有了更大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最新發布的31條惠臺措施,獲得了臺商和臺胞們的積極點讚,許多人表示,這讓他們有了更大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31項惠臺措施一發布,廈門臺商協會的微信群就炸開了鍋,臺商們紛紛點讚轉發,把喜訊「奔走相告」。
  • 陝西將制定「26條惠臺措施」工作指南 臺胞在購房資格方面與大陸...
    持臺灣居民居住證臺胞在購房資格方面與大陸居民享同等待遇、臺資企業可參與大陸5G技術研發……6月10日,華商報記者從陝西貫徹落實惠臺措施聯席工作會議上獲悉,我省各部門已就貫徹落實中央惠臺措施進行分工,下一步將制定工作指南。
  • 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讓臺商感受「廈門溫度」
    在疫情防控的「下半場」,不少廈門臺企抓住大陸經濟發展機遇,在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助力下高質量復產,業績逆勢增長。今年4月中旬,為落深、落細、落實中央有關部門《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下稱「惠臺26條」),廈門出臺《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政策的申報、辦理程序。
  • 廈門惠臺「26條措施」實施細則「滿月」 為兩岸業者謀共贏
    在廈臺企如何成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兩岸青創基地如何申報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廈門4月13日出臺的惠臺「26條措施」實施細則已經「滿月」,為臺胞帶來了一系列「乾貨」,解決了不少問題。昨日,晨報記者走進廈門各大臺企、青創基地,了解惠臺「26條措施」的落實情況,分享臺商在廈的發展成果。
  • 海事司法惠臺成果宣傳交流活動在廈門舉行
    1月5日,廈門海事法院開展一場司法惠臺集中宣傳服務活動,邀請臺胞、臺企和臺青代表走進法院,通過法院開放日、庭審觀摩、座談交流等形式,宣傳交流廈門海事法院海事司法惠臺成果。   與會代表參觀了訴訟服務中心和院史室,觀看了反映廈門海事法院建院三十周年光輝歷程的宣傳片——《風華正當年邁步從頭越》。
  • 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滿月」,這個基地裡飛出創業之鷺!
    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滿月」,這個基地裡飛出創業之鷺!「惠臺26條」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政策的申報、辦理程序為臺胞臺企提供精準服務助力高質量復工復產如今實施細則落地滿月一起去廈門自貿片區海滄園區內的青創基地看看實施情況吧畫面裡這套人工智慧兒童教具
  • 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正式發布
    本報訊 4月13日,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正式發布。「細則」緊緊圍繞「同等待遇」,分為兩大類型:為臺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共26條。
  • 黔西南州多舉措貫徹落實惠臺政策 推進對臺各項工作新發展
    我州高度重視國臺辦31條,26條、11條惠臺具體措施和省《關於促進黔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意見》64條的宣傳工作。通過採取召開會議、深入臺企等方式在全州範圍掀起宣傳貫徹落實熱潮,並要求州直各部門、各縣(市)、新區將中央、省惠臺措施和意見納入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和全州各級各有關部門作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內容,在全州形成學習惠臺政策,掌握惠臺政策的良好氛圍。
  • 司法惠臺,這家法院又有了新作為!
    司法惠臺我們是認真的1月5日,廈門法院惠臺司法宣傳服務活動在海滄法院舉行。市臺港澳辦、臺聯、臺商協會及海峽交流文化中心等單位代表、臺胞陪審員、調解員及臺灣地區青年實習生等受邀參與。活動以組織庭審觀摩、召開座談會、走訪臺企、現場見證涉臺司法服務專網首個涉臺案件線上立案等形式,生動全面展示了廈門法院司法惠臺措施、成效,同時廣泛徵集了關於司法惠臺的再創新意見及建議。
  • 南寧市召開推進惠臺利民措施座談會 面對面為臺商解決問題
    蔣雪林 攝中新網南寧9月27日電 (蔣雪林 董彬)「如果您和其他臺胞在申報個稅時遇到問題,我們可以當面給你們解答。包括企業的各種稅收優惠政策,我們也會主動去給你們宣講。」廣西南寧市稅務局總會計師盧潔瑜27日表示。當天,南寧市召開推進惠臺利民措施座談會,南寧市各有關部門和在邕臺商代表近50人參加會議。
  • 十堰市臺辦學習貫徹惠臺「26條措施」
    1月20日,十堰市臺辦組織學習《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研究貫徹落實意見。市委常委沈學強主持會議。  沈學強強調,「26條措施」是中央堅持在對臺工作中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造福臺灣同胞的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