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宋傑)4月8日消息,在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的情況下,中國二十冶顧村經適房項目作為上海市寶山區打造「魅力濱江、活力寶山」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項目部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的雙重挑戰下,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緊緊追逐「春日」的腳步,搶「春耕」,抓生產,保民生,開啟復工復產「加速鍵」,施工現場掀起大乾熱潮,並精準對接勞務工輸出地和輸入地,全力穩就業,促發展。項目預計於明年6月30日完成竣工驗收備案。
中國二十冶開啟復工復產「加速鍵」 (圖片由中國二十冶提供)
隨著一種新的建築模式和結構形式——裝配式建築工程的興起,通過工廠預製、現場裝配的方式減少了傳統建築方式施工現場的工序和作業量,可大幅節省勞動力,提高施工效率,對國家整體性節能減排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項目經理李明軒告訴記者,目前裝配式建築已成為上海地區主要發展的建設模式之一,新建住宅工程幾乎全部採用了此種新型建築模式。中國二十冶通過在上海盤古新苑、上海顧村經適房項目等工程的探索,在裝配式建築工程領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為此,在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手抓」之際,中國二十冶以「視頻展示+視頻座談」的形式創新開展企業開放日雲端宣傳活動,邀請到國內多家主流媒體在線走進中國二十冶在上海地區的在建工地施工現場,介紹和展示中國二十冶在新興建築領域的拓展能力及綜合實力,展示出疫情期間中國二十冶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以先進建造技術全力推進民生經適房工程復工復產。
_上海顧村經適房項目在建工地(圖片由中國十二冶提供)
通過直播參觀項目現場裝配式吊裝現場,了解裝配式混凝土PC結構牆板、疊合板的組裝過程。在關鍵吊裝環節、技術質量控制環節現場採訪技術專家、現場質量管理人員、施工一線工人,充分詮釋裝配式建築結構的特點,讓大家更直觀的了解裝配式建築工程。項目全面應用BIM技術,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的模型建設、預製構件建模、施工節點模擬、工序模擬等多個環節全面應用BIM技術,並充分利用此技術進行方案優化,安全管理,質量管理、輔助施工等方面的管理。
上海市寶山區顧村大型居住社區拓展區新顧城地塊地處寶山中部城市功能核心區,東面緊鄰顧村繁華地點,龍湖商業中心;南面承接顧村公園度假休閒板塊;西面咫尺嘉定新城;地塊周邊交通便利,滬崇高速,滬翔高速,地鐵7號線更可直達市中心繁華地帶。地塊規劃面積約8.3平方公裡,規劃導入人口約14萬,是目前靠近上海中心城區少有的可供區域級綜合規劃開發和建設的新一代大型居住社區。0401-04地塊市屬經濟適用房項目地處新顧城西南部分。項目東至規劃天仁路,南至吳家宅河道及規劃仁孝路,北至潘廣路。
上海顧村經適房項目效果圖(圖片由中國十二冶提供)
據施工經理盛闖介紹,項目總建築面積177591.74㎡,其中地下建築面積41644.1㎡,地上建築面積13594.64㎡。項目由15棟15層住宅,一層整體地下室及車庫、3層配套公建組成。
單體高層住宅採用預製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預製剪力牆體系。預製混凝土構件共計18774.76m3,構件數量12000件。預製混凝土構件分為剪力牆、外掛牆板、疊合樓板、樓梯,預製率為40%。
項目總工師孫穎表示,截至目前,項目通過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工程建設項目綠色建造(施工)水平評價;獲得上海市安全文明工地稱號;項目研發的《裝配式建築工具式安全防護體系技術研究與應用》科技成果經上海土木工程學會鑑定為國際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