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畫的基本畫法分為三種:幹畫法、溼畫法和乾濕結合畫法。
1.幹畫法 在作畫時,筆中含水量較少,顏色較多,下筆肯定,從大處入手,在大面積的比較整體的塑造過程中,注重筆觸的塑造轉換與處理,在層層疊加中使靜物逐漸豐富起來。
2.溼畫法 具有水彩畫的特性,這是一種在溼紙上用含水較多的筆,筆與筆之間趁溼銜接的方法。根據作畫內容需要將畫紙整體或局部打溼,在潮溼的畫紙上利用水色的自然流動和滲化適當減弱筆觸的強度,並利用紙與顏色的透明和半透明,通過互相滲透與融合使色彩在明快、酣暢淋漓中自然銜接,形成水色一境的特殊效果。
3.乾濕結合法 通常畫主要部位和亮部時用幹畫法比較合適;畫大的背景以及大的色彩關係時,用溼畫法比較合適。幹畫法強調筆觸、色彩造型;溼畫法則強調流暢性,在朦朧中體現深邃的意境。
我們要知道無論是幹畫法還是溼畫法,如果單獨使用,在實際寫生過程中都存在局限性。乾濕結合的方法是一種靈活的方法,這種方法綜合兩種方法的優點和長處,更容易表現色彩效果。
乾濕結合法要根據對象的具體情況和畫面的需要分步採用。用較大的筆觸,水分比較飽滿,將背景以及物體的暗部趁溼鋪出色彩,以冷灰色為主,整體感覺較虛,趁溼將灰層次順勢畫出。畫到亮部時,可用幹畫法來進行具體的刻畫,並對對象的主次關係進一步加以表現。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用溼畫法來畫物體暗部,表現出來的形狀始終比較朦朧,具有空間感,而幹畫法則長於塑造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