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眾多的體育項目之中桌球可謂是最值得國民驕傲的一個體育項目了,從當年推動我國與美國建交之後桌球在我國國內的地位便越來越高,國家在桌球項目上也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當然國家培養的這些桌球人才也沒令祖國失望,在球桌上大殺四方,為祖國贏回了無數的金牌。
在人們的眼中這些桌球員在我國的待遇便是如國寶一般,但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其實不然,就有這樣一位桌球天才她為中國贏下金牌,卻被逼寫檢討,遠嫁日本擊敗鄧亞萍。
這位打敗我國桌球領軍人物鄧亞萍的天才球員,便是出生於我國上海的何智麗,她在桌球方面極具有天賦,簡直就像是為桌球而生似的,她年僅18歲的時候便獲得了中國調賽女子組的單打冠軍,當時國內所有人都對她十分的看好,認為她是國家桌球隊未來的希望。
正當所有人對何智麗寄以厚望的時候她卻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舉動,她竟然投靠了日本,成為了日本攻擊中國的主力,而這一切僅僅是因為我國桌球界存在多年的讓球傳統。
熟悉桌球比賽的人應該都對這個讓球傳統有一定的了解,所謂讓球便是在比賽過程中放水,以免處於下風的對手輸的太難看,這也是出於人道主義的行為,但是何智麗所面對的讓球傳統卻沒有如此的簡單。
當年在1987年的世界桌球錦標賽上,經過了激烈的鬥爭後最後進入半決賽的便只有4人,而中國的選手便佔了三位。雖然整體局勢都是我國處在上風,但是我國所承受的壓力也是十分的巨大,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中國隊決定將何智麗替換下來,讓失誤更少的管建華迎戰梁英子,這便要求何智麗要在半決賽中故意輸給管建華,這對於何智麗來說簡直難以接受。
中國隊這個換人的決定讓何智麗十分的不悅,因為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被要求故意輸球了,早在之前的各大小賽事裡她便不止一次的被要求讓球,這一次次的讓步讓何智麗十分的難以接受,於是她在此事的半決賽中再也不想服從命令,於是她以3:0的比分完勝管建華。
雖然何智麗在此次比賽中一舉奪冠,但是卻因沒有服從安排遭到了訓斥,還因此被要求寫檢討書,後來甚至還被雪藏,再無上場的機會,這讓正值事業黃金期的何智麗難以接受,於是經過一番考量之下她決定前往日本發展,與一名日本男子結婚之後便隨夫姓改名為小山智麗,並從頭開始為自己的桌球事業奮鬥,日本對她也是十分的重視,大小比賽都讓她參加,她最終也靠著自己的努力擊敗了鄧亞萍,向全世界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何智麗最終走到這一步也實在是無可奈何,畢竟桌球天才為中國贏下金牌,卻被逼寫檢討這件事不論是誰都是難以接受的,她最終遠嫁日本擊敗鄧亞萍也是她證明自己的另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