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看下一頁
「真正的世界不在你的書或地圖中,而是在門外。」這是《霍比特人》中的一句話。的確,看似不務正業的旅行、踏青,對孩子產生的積極影響要比關在屋子裡死命學習大得多。
美國著名作家Richard Louv在《林間最後的小孩》一書中使用「自然缺失症」一詞,描繪現代社會的孩子們與大自然缺乏聯繫的事實。
很多醫學專家認為自然環境中的居所的減少是幼兒肥胖,注意力紊亂,抑鬱的重要原因。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種將森林作為教室,讓兒童回歸大自然的森林教育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在森林幼兒園,孩子們在大自然中爬樹、玩火、堆雪人…你能說自然教育不重要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世界各國是如何進行兒童自然教育的。
森林幼兒園
森林幼兒園在20世紀50年代發源於丹麥, 風行於德國。目前,德國全境已有超過1500所森林幼兒園,而且已經拓展到了歐洲以外的地區,日本(上百家)、韓國正在蓬勃發展,美國、加拿大也開始試辦野外幼兒園。
森林幼兒園通常沒有教室,讓兒童回歸大自然,孩子們可以爬樹、玩火,即使在下雪天,孩子也都在戶外玩耍。幼兒們不是間接通過書本學習,而是通過與大自然實物的直接接觸而學習, 孩子們的觀察力自然而然變得敏銳, 他們的學習及探索動機也將源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