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蓋·馬爾克多諾夫
納卡地區2016年4月以來還未發生過軍事行動如此迅速升級的情況。也就是說,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未獲承認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宣布進入戰爭狀態這種情況是4年來所未有的。當時也沒有發生對斯捷潘納克特的襲擊。儘管如此,目前事態的發展很難說完全出人意料。七月衝突的加劇發生在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邊境,由此可見武裝衝突之前僅是暫停。與2016年4月的「四日戰爭」不同,當時衝突升級的第五日局勢就開始重返外交談判,可今夏這一情況並未發生。
當前局勢大規模升級還有其他一些特點,比如土耳其活動的加強。七月衝突發生後不久亞塞拜然和土耳其就在邊境舉行了聯合軍演。土方代表大肆發表和平進程無效的言論,總統埃爾多安在第75屆聯會發言時甚至稱亞美尼亞為南高加索地區長期和平的主要障礙。這雖不能說明新的局勢升級是土耳其挑起的,但在談判停滯的背景下,其無疑對亞塞拜然立場變得更加強硬起到了推動作用。
阿方的外交路線確實發生了重大變化。7月邊境衝突升級期間,長期擔任亞塞拜然外長的馬梅季亞羅夫(Elmar Mammedyarov)被解職。沒有多少外交經驗的前教育部長巴伊拉莫夫(DzheykhunBayramov)接替這一職務。然而,問題主要不在於新任命誰,而在於馬梅季亞羅夫的離職。近兩年來他一直是對亞美尼亞新的帕希尼揚(Nikol Pashinyan)政府願意做出多少讓步持樂觀態度的主要人物之一。2018年天鵝絨革命亞美尼亞政權更迭後,阿方產生了與卡拉巴赫沒有牽連且與「卡拉巴赫集團」敵對(事實是否如此是另一個問題)的新總理帕希尼揚可能會在解決多年衝突的問題上採取某種新路線的希望。
然而,事實上亞美尼亞政府新總理在卡拉巴赫問題上的立場很大程度上更強硬。例如,他要求未經承認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代表直接參加談判就是證明。還有一點是其高調地宣稱卡拉巴赫就是亞美尼亞。這些行為除了讓巴庫鷹派的立場更加強硬之外,沒有任何其他作用。而且,目前感覺自己是失敗一方的狀況是亞塞拜然方面絕對無法接受的。巴庫從未排除過會嘗試通過軍事手段解決領土完整問題的可能。
當前局勢升級是全面談判進程停滯的直接後果。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衝突中,每次大規模軍事衝突加劇之間從沒有過如此短暫的間歇。即使2016年的「四日戰爭」之前也曾有過近4個月的平靜期。如今,我們看到有兩個對抗高峰:一個在距離接觸線300公裡的邊境,另一個在納卡地區。
接下來可能會有幾種方案。最有可能的是爭奪不大且不是特別重要的地區,象徵性地宣布「獲勝」並創造良好的社會背景。但這種戰略僅在理論上看起來無可指摘,事實上衝突規模擴大後有時很難想在哪兒停下來就在哪兒停下來。對手在此問題上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意見,屆時新一輪對抗就不可避免。不過,也不能排除這樣一種可能,即將衝突升級作為談判準備工作的一部分,目的是使用軍事資源加強外交立場並通過給對手施加巨大壓力啟動談判。
不管軍事衝突加劇背後的邏輯是什麼,有一件事無論如何都顯而易見,即軍事力量在解決卡拉巴赫問題進程中的作用正在逐日加強。缺少談判正在使局勢越來越危急。如果「卡拉巴赫鐘擺」近期仍修不好,不從軍事手段改成外交手段(儘管改完後可能還會變回去),這個「鐘擺」可能就會徹底壞掉。屆時再爆發另一場區域戰爭的前景就不會只是專家目前所能考慮到的幾個方案的主題了。(作者為歷史學副博士,國立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國際研究所歐洲-大西洋安全中心首席研究員)
本文刊載自《環球時報》「透視俄羅斯」專刊,內容由《俄羅斯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