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萬能帳戶,到底該看看保底利率還是結算利率?

2020-12-16 新財網

  近年來,「年金+萬能」的保險產品形態受到了廣泛追捧。保險公司願意開發,營銷員喜歡推廣,消費者也願意買。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市面上幾十家保險公司,此類產品組合有數百種,總銷量超過了百億規模。

  不少消費者,也包括不少營銷員,紛紛提出了一個「新」問題,開始糾結「保底利率」和「結算利率」這兩個概念。比如:

  ˙ 到底什麼是「保底利率」和「結算利率」?

  ˙ 這個概念的實質含義、彼此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 消費者,到底應該關注哪一個概念呢?

  ˙ 如何看待「保底利率」和「結算利率」的高低呢?

  ˙ 營銷員,到底應該如何去解釋這兩個概念?

  敲黑板、劃重點了!

  只有結算利率與落袋相關

  所謂「保底利率」和「結算利率」,是有投資功能的萬能保險中的兩個專有名詞,前者的大名叫「最低保證利率」,意思是告訴你「萬一保險公司投資失敗,至少你還能拿回的部分」,而「結算利率」則是告訴你:看,經過保險公司的一頓實力操作,你的「真實收益是這個水平的」。

  也就是說,

  前者是你買萬能險之前就告訴你的,通常只會在宣傳材料、條款、保險方案和保單上各出現一次,高中低三種假定的測算中最低的那個就是「保底利率」,會白紙黑字印在保險合同上,相當於官方承諾與擔保的可預期最低標準;

  而後者,是買了保險後,每個月都通過簡訊、電子帳單、微信消息,或者保險公司的官網官微等向你匯報,相當於當前實際客戶利益兌現的現行標準。不難看出,結算利率才是落袋的實際真實的收益。其利率高低直接影響消費者保單帳戶的鼓漲程度。結算利率才是真實的。

  打個比方,男女雙方談婚論嫁,丈母娘來為女兒的婚後生活品質把關。女婿「買80平的房、購15萬的車、每月上繳5000元的家庭公款等等承諾」,對丈母娘而言,這叫「保底預期」。婚後,女婿三月按揭160平的大HOUSE,五月開回來一輛50萬的寶馬,一到六月半年時間為家庭貢獻存款10萬!對丈母娘而言,這叫「真實兌現」。女兒真正享受到的,只有「真實兌現」,與「保底預期」無關。

  在萬能險這件事上,實際上的結算利率,不可能低於當初承諾的保底利率。所以,保險合同上白紙黑字印著的「最低保證利率」,對於消費者而言,安慰劑作用大於實質。

  保底利率這麼設計,更有利!

  至於「保底利率」與「結算利率」之間的差異水平,市面上大抵有一下幾種情況:

  ˙ 保底利率低、結算利率高,是成熟穩重靠得住的實力派;

  ˙ 保底利率高、結算利率低,明顯不靠譜;

  ˙ 保底利率高、結算利率高,是吊到了金龜婿,還得看是否穩定不花心;

  ˙ 兩者都低的……祝你好運吧!

  某種程度上看,這就是不同公司「萬能險」的風格,有些喜歡信誓旦旦,有些喜歡埋頭實幹。

  那麼哪種更好呢?我們不妨這樣思考問題。

  在生活中,跳高時,我們都習慣深深下蹲,蓄力更多,希望跳的更高。

  保底利率和結算利率,同樣如此。

  保底利率是險企投資必須要獲取收益的部分,對此部分的投資必然偏向保守,追求幾乎無風險的保本增值。高保底利率和低保底利率,留給投資團隊的空間是明顯不同的。投資領域,很多人信奉一句至理:給多大空間,就能創造多大收益。設定低的保底利率,反而能給投資團隊更大的空間,選擇更高收益的投資標的,擇選更多、更靈活的優質投資組合,實現更高、更穩健的結算利率。

  平安聚財寶,穩健的實幹者

  縱觀目前內地險企的萬能險保底利率和結算利率概況,平安聚財寶萬能帳戶可被視為「低保底+高結算+低波動」穩健持續增長的典範。

  在消費者這個挑剔的丈母娘的眼光中,平安更懂得敬畏市場、敬畏風險,所以寧肯選擇做那個「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成熟女婿。其萬能險資金受到了多地政府的支持,近6800億的資產規模,布局於實體經濟、國家戰略、優質民企、民生普惠等領域,拿下了大量優質標的,為消費者者連續60個月提供高達5%不動搖的穩健收益!

  比如:大型基建項目類的京滬高鐵、四川藏區高速公路、粵港澳大灣區基建、一帶一路相關港口基建、長江電力等,醫藥快消類的雲南白藥、上海家化、中國中藥、鹽野義製藥等,不動產類的英國勞合社大樓、倫敦塔橋大樓、平安香港總部大樓等,地產類的碧桂園等……收穫了大批優質投資標的的同時,有力地保障了長期、穩定的投資收益。單是從京滬高鐵項目,僅2019年就為平安分紅超過6億。

  筆者看來,保底利率低,也可以說是平安選擇客戶的標尺。了解並接受這一低調承諾的消費者,對未來有著更為冷靜和理性看法,更能與平安的做事風格產生更多共鳴。

  平安,為這個行業貢獻了太多的標杆和人所不解的前瞻足印,可以預見的是,不做過頭承諾、不譁眾取寵,悶聲給予貼心保障,將再度成為行家研究、學習之處,並將成為新的模仿趨勢。

  

新財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本文內容版權歸新財網投稿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該如何選擇萬能帳戶?
    (假設該產品初始費用為1%,無保單管理費,退保費用分別為:第1個保單年度5%、第2個保單年度4%、第3個保單年度3%、第4個保單年度2%、第5個保單年度1%、第6個及以上保單年度0%) 則,張先生需要在 第1個保單年度支付20萬*1%=2000元初始費用,實際進入萬能帳戶增值的金額為20萬-
  • 萬能帳戶到底是什麼?如果你有購買年金險的打算,先來看看這篇!
    但是我相信95%以上的人是看不懂萬能帳戶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天小夏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萬能帳戶!萬能帳戶,其實就是有些年金險附帶的一種增值帳戶。比如說,就是咱們買的年金險約定在55歲開始領取養老金,但是那個時候又不需要急著用錢,那麼這些該領取的養老金會自動進入萬能帳戶,以確定保底的利率為你增值,日計息月複利,其實就是保險公司為你的養老金又開了一個投資帳戶,保險公司替你管理這些養老金讓它們繼續增值。
  • 一輩子收益6%的萬能帳戶,真的有嗎?
    而萬能險最大的兩個特點就是費用透明和收益靈活: 費用透明是指,萬能險的所有扣費、成本和保底結算利率等,都是清清楚楚地寫在保險合同上的,不會像傳統型和分紅型的保險產品那樣,像個「黑匣子」; 收益靈活是指,保險公司可以根據當時的市場利率環境和投資情況
  • 中國平安人壽萬能保險結算利率公告
    (利率公告:2020—09)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10月10日公布2020年9月萬能保險結算利率:萬能帳戶 日利率 年化利率(按366天計算) 險種類別個人萬能 0.00011475 約等於4.200% 平安智富人生終身壽險(萬能型,A)、平安智富人生終身壽險(萬能型,B)、平安智富人生終身壽險(萬能型,A,2004)、平安智富人生終身壽險(萬能型,B,2004)、平安智盈人生終身壽險(萬能型)、平安世紀贏家終身壽險(萬能型)、平安附加贏定金生終身壽險(萬能型)、平安世紀天驕終身壽險(萬能型)、平安逸享人生養老年金保險(萬能型) 、
  • 穩穩的5%結算利率,平安聚財寶實力C位
    這大概是因為其除了年金險本身的客戶利益,它還能獲得保險公司萬能帳戶的投資收益,表現為萬能結算利率,實現保單價值的複利增長。以《證券日報》7月份的數據為例,絕大部分萬能險產品的結算利率都可以達到3.5%—5%,更有20%的產品年化結算利率可以高達5%及以上。那麼問題來了,不同的產品,結算利率表現參差不齊,該如何選呢?是否只要選個結算利率高的就能買了?
  • 年金險萬能帳戶的騙局:保險業的8個連環套
    三、歷史結算利率真偽難辨 這款年金險對應的萬能帳戶,寫進合同的保底收益只有1.75%,代理人會拼命告訴你他們所說的這個XX萬能帳戶有N多個版本,有XX2015版、XX2016版、XX2017版、XX2018版....而你買的年金險,最終能進入的萬能帳戶,其實只上市了幾個月時間,就別談什麼歷史結算利率了。
  • 從>7%跌到<4% 萬能險走下神壇:昔日主打高收益紅極一時 如今成年金...
    對於憑藉高收益吸引眼球的萬能險而言,作為年金險的「配角」,結算利率水平到底如何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公司官網,自2015年10月以來,平安聚財寶(20)萬能險帳戶結算利率一直維持在5%水平。不過,萬能險利率並不代表產品組合的實際收益率,據產品介紹,金瑞人生的高額現金流最快10年可全部進入萬能險帳戶。
  • 「年金+萬能」扎堆 你的朋友圈是不是被年金險刷屏?
    「年金+萬能」到底是個什麼產品,收益率到底怎麼樣呢?「年金+萬能」扎堆開門紅保險行業「開門紅」是指保險公司在每年年底到次年春節衝業績推出的一批以「儲蓄」「理財」「高收益」「限量搶購」為賣點的長期保險產品,吸引消費者投保。
  • 收益率下有保底上有浮動,年金保險被潑了那麼多髒水是時候洗洗了
    上文說了,年金保險的收益是「保底收益+浮動收益」,那麼浮動收益又從哪裡來呢?浮動收益來源於萬能險超出保底利率的實際結算利率,不會寫入保險合同。例如,上文中的年金保險附加的萬能險,當年的實際結算利率為5%,比保底利率高,超出保底利率的收益,就是浮動收益。但是萬能險超出保底利率的收益是不確定的,不會寫入保險合同,取決於保險公司的投資回報情況,存在一定的收益風險。像是去年受股市低迷影響,保險公司的投資回報普遍都受到較大影響,很多公司都調低了萬能險的結算利率。
  • 上千款萬能險8月結算利率全梳理:恆大人壽8款產品均超6%
    開門紅啟動之初,險企為迅速做大規模,往往會推出「年金險+萬能險」的產品組合,賦予萬能險較高結算利率以吸引高端客戶的投保。不過,今年的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2020年8月份,12家人身險公司總經理和總精算師因為萬能險結算利率高於實際利率被監管約談進行窗口指導,從2017年開始沉寂的萬能險再次引發媒體聚焦。
  • 每年6000元的平安萬能險,7年倒虧1萬,理財和保障怎麼兼顧的?
    ①保底利率為了解決保險公司若投資手滑,我們的「現金價值」豈不是還要倒扣錢這個擔憂,萬能險設置有保底利率。不同公司、不同產品的萬能險保底利率不同。大家投保時問清楚業務員:「萬能帳戶保底利率多少」,這專業術語一出口,不靠譜的業務員就會先慫三分。
  • 中國人壽的國壽鑫福贏家年金保險(分紅型)到底好不好?
    首先它是一款快返型年金+萬能帳戶的結構。是常見的3種理財型保險的其中一種。這類型的產品特點是有A和B兩個帳戶。A帳戶是您購買的主險,每年固定返還一部分錢,這是一筆確保的收益。B帳戶是贈送的萬能帳戶,有點像是「餘額寶」這樣的活期帳戶,隨時存錢隨時取現,非常靈活。產品簡介A帳戶主要有兩筆錢和一個時間節點。一筆是生存金、另一筆是關愛金。
  • 保險圈「開門紅」大戰正酣 「年金+萬能險」收益真香嗎
    中國太保緊隨其後,10月推出一款「兩全險+萬能險」的雙主險產品——「鑫享事誠」。此後,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平、新華保險紛紛行動,「開門紅」之戰正式打響。「年金+萬能險」產品何以成為險企「開門紅」主力?有分析稱,此類保險是兼具保險和投資理財雙重功能的險種,在年末歲初推出有較好的「吸金」效果,能助力保險公司迅速提升保費收入規模。
  • 未來的選擇:孩子和自己的自由度
    用長生福多壽做個例子,我非常喜歡的一款終身年金,雖然4月15日停售,原諒我的拖延症,的確要下線了,但是作為一個典型例子給大家,停掉之後,我會根據大家喜好幫助大家找類似的,沒停之前,還是個不錯選擇。從第五年開始就有現金流,直至終身。
  • 「年金+萬能」產品組合是否存在「銷售誤導」?
    主險派發出來的年金,只有在進入萬能帳戶之後,才能按照萬能帳戶的結算利率進行增值。 在進入萬能帳戶之前,客戶投入主險年金險中的保費,是按照主險的收益率來獲取收益的,而不是按照萬能帳戶的結算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