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和我國第一顆氫彈研製始末

2020-12-22 澎湃新聞

于敏和我國第一顆氫彈研製始末

2020-06-17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53年前的今天,新疆羅布泊的上空出現了兩個太陽,左邊的太陽光亮柔和,像似火盤,右邊的「人造太陽」光芒強烈,比1000個真正的太陽還要亮——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

從原子彈爆炸到氫彈爆炸,我國用了全世界幾個核大國中最少的研製時間,只有兩年零8個月,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使中華民族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提起那段光輝的崢嶸歲月,我們不禁想起這顆氫彈研製中的關鍵人物——于敏,他被錢三強稱為「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被諾貝爾獎得主、核物理學家玻爾稱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人」,還因沒出過國被一個日本訪華團稱為「中國的國產土專家一號」。

于敏於1926年8月16日出生於河北省寧河縣。由於生長在抗日戰爭時期,于敏少年時代就崇拜嶽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立志通過從事科學研究來報效祖國、振興中華。他勤奮好學,從小學到大學功課一直名列前茅,在北京大學讀了本科、研究生,1951年畢業後調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前身)從事原子核理論研究工作。正當于敏對基礎科學研究感興趣,希望乘風破浪、有所發現和建樹的時候,1961年的一天,錢三強先生把他叫到辦公室,非常嚴肅地告訴他,希望他參加氫彈理論的預先研究。當時蘇聯撤援、國民經濟困難,中國原子能事業面臨天災人禍,于敏深知這件事對中國的重要性,毅然放棄個人興趣接受了這項沉重的使命。

于敏當時曾想,等突破了氫彈原理,等我國有了自己的氫彈,他再回去搞基礎科學研究,但是世事難料,這次談話改變了于敏此後的人生道路,他一幹就是幾十年,幾乎將一生都獻給了我國的核武器研製事業。

按照錢三強先生的安排,于敏很快加入了負責氫彈預先研究的「中子物理研究小組」。那時,我國原子彈研製工作也正緊張進行著,但作為重要研究工具的104電子管電子計算機只有一臺,主要機時要保證原子彈主戰場,分給氫彈研究的時間十分有限。為了充分利用機器,于敏帶領的研究小組分成三個組,每組每班八小時,做到人停機不停。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緊接著,我國核武器研製主要工作就轉入氫彈的突破,許多氫彈突破的設想經過仔細討論、計算和分析,又一條條放棄了。面對困難,大家沒有氣餒。1965年底于敏帶隊到上海進行加強型原子彈優化設計任務,同時也加班加點探索突破氫彈的技術途徑,經過100多個日日夜夜的連續奮戰,終於形成了一套從原理到結構基本完整的理論方案。以此為基礎,大家繼續攻堅克難,於1966年初解決了氫彈引爆彈的關鍵技術問題,同年12月28日完成了氫彈原理試驗。當確認幾個關鍵物理量的測試結果與理論預估一致時,試驗現場一片歡騰。試驗結束後,攻關隊伍乘勝前進,抓緊時機,於1967年2月完成了氫彈的理論設計,於6月17日成功空爆第一顆氫彈。

在我國氫彈原理突破中,于敏為氫彈的理論研究和設計解決了大量關鍵性的理論問題,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015年被授予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文字:王茂枝

編輯 : 李佳寧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氫彈之父」于敏今去世!為何隱姓埋名28年功勳才為人所知?
    突破氫彈原理,解決熱核武器物理中的基礎問題,成功建立氫彈模型。用2年8個月,研製出我國第一顆氫彈,創造研製氫彈的世界紀錄,比美國少用4年半。世界上有五個國家擁有氫彈—美俄英中法,卻只有兩種氫彈—美國氫彈和中國氫彈。核武器核心是構型,世界上只有兩種氫彈構型,美國的T-U構型和中國的于敏構型(也稱于敏-鄧稼先構型)。
  •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踏踏實實地做一個「無名英雄」
    沉默是金■解放軍報記者 張天南 通訊員 付思遠 潘振軍人物小傳:于敏,著名的核物理學家。生於1926年8月16日,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他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對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我不能有另一種選擇」于敏生前的臥室裡,一本《三國演義》擺放在案頭。
  • 我國現存30顆氫彈,爆炸後的威力有少大?
    ,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也爆炸成功了,可以說,相比於耗費8年才造出氫彈的法國、耗時7年的美國和耗時4年的蘇聯來說,我們僅用了兩年零8個月,從此成為繼蘇美法三國之後第四個具備同時研製雙核武器能力的國家,從此擺脫核威脅。
  •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曾28載隱姓埋名
    1961年,于敏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氫彈理論探索任務,並取得了我國氫彈試驗的成功,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在2018年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他是誰,他就是被稱為「中國氫彈之父」的于敏!
  • 他是我國「氫彈之父」,地道的本土科學家,靠人力計算研製出氫彈
    說起氫彈,大概沒有人不知道,但真正指導製作他的人是誰呢?就是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于敏。同時,他也是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兩彈元勳的受勳者之一。正是因為于敏的存在,讓我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氫彈的國家,這也正是無數列強不敢再次覬覦中國的原因。但是,于敏並不是什麼國際知名大學畢業的高材生,而是真正由我國自主培養的"國產專家"。
  • 國際上是如何知道中國氫彈是獨特的「于敏構型」的?
    核武器的威力讓我們看到了它的威脅,所以我國也是提出砸鍋賣鐵也要研製核武器的口號,如今世界上有核武器的國家也僅有5個,而中國便是其中之一,核武器是國家的機密,那麼世界是如何知道中國的氫彈是「于敏構型」呢?
  • ...弘揚科學家精神丨中國「氫彈之父」于敏:他的名字曾絕密二十八年
    在1988年被媒體報導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于敏是誰,更少有人了解他在做什麼,連他的妻子孫玉芹都說:「沒想到老於搞這麼高級的秘密工作。」于敏從事的「高級的秘密工作」是研究氫彈和核武器。于敏的科研生涯始於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任所長的近代物理所。在原子核理論研究領域鑽研多年後,1961年,錢三強找他談話,將氫彈理論探索的任務交給了他。
  • 我國境內保存的30顆氫彈,威力如何?氫彈之父親口證實
    既然這樣,為何美俄兩國會相繼銷毀氫彈,而不銷毀原子彈呢?這主要是因為相比原子彈而言,氫彈的保存難度要大得多,再加上結構不穩定,維護費用更是高昂,就算是財大氣粗的美國也吃不消,因而便果斷放棄氫彈的研究,並將其全部銷毀,如今世界上現存的氫彈全在我國境內,只有30顆左右。
  • 于敏——我國自主培養的傑出核物理學家
    5個多月後,1967年6月17,沉寂的戈壁大漠上空,瞬時升起了一顆極為神奇壯觀的「太陽」,中國第一顆氫彈試驗圓滿成功!從第一次原子彈爆炸到氫彈,美國用了87個月,蘇聯用了75個月,英國用了66個月,法國用了102個月,而我國僅僅用了26個月。中國的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
  • 原子彈和氫彈哪一個威力更大?為何全球只有中國,還有氫彈呢!
    文/貓行圖/網絡原子彈和氫彈哪一個威力更大?為何全球只有中國,還有氫彈呢!而其實如果要提到核武器,可能大多數的人都會想到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兩彈一星鄧稼先先生,他為中國所做出的成就,絕對是需要被所有中國人致敬的。雖然在兩彈之後,再無其它的核武器試爆的消息,但其實原子彈和氫彈這兩種武器,就已經包括了核武器所有的種類。那麼究竟是原子彈的威力更大,還是氫彈的威力更大呢?
  • 于敏有多牛?
    1961年,于敏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氫彈理論探索任務,並取得了我國氫彈試驗的成功,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在2018年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 「我們去打了一隻松鼠……」鄧稼先和于敏的隱語,藏著驚天秘密……
    1967年6月17日8時20分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每次提到我國的氫彈研發總是避不開一個人——于敏正當于敏在原子核理論研究道路嶄露頭角的時候,1952年11月1日,美國研製的世界上第一顆氫彈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一個小島上爆炸。
  • 全世界都銷毀氫彈,為什麼只有中國保留了30枚?原因令國人驕傲
    我們對原子彈的了解都是來自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二戰接近尾聲的時候,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加快了日本投降,二戰也提前結束了好幾年。日本的這兩座城市瞬間變成了一片廢墟,雖說有一些倖存者,但是原子彈爆炸時會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這些人的生活也生不如死。
  • 我國僅有30枚氫彈,一枚爆炸威力有多大?氫彈之父親口認證
    答案遠超預估雖然氫彈最早並不是我國研製的,但是現在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成就毫無疑問是領先的,這跟我國氫彈之父于敏院士的貢獻是分不開的,他成功突破了很多技術問題,還創造出了獨特的構型,對於氫彈的威力,于敏院士曾親口認證,氫彈爆炸的威力遠超預估。
  • 氫彈威力有多大?蘇聯人差點將300萬㎡炸成廢墟,中國氫彈如何?
    1945年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誕生,其產生的巨大威力讓任何一個國家都為之膽寒,1千克的鈾235或者鈽239全部發生裂變反應,能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等量TNT炸藥2000萬倍的能量。之後美國又研製出了更具威力的氫彈,氫彈是利用原子彈爆炸的能量點燃氫的同位素氘、氚等輕原子核的聚變反應瞬間釋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氫彈又被稱作聚變彈、熱核彈。氫彈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原子彈裂變反應釋放的能量四倍,原子彈存在臨界狀態,到達一定的質量後就會自動爆炸,而氫彈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氫彈的當量可以無限大。
  • 我國僅存30枚氫彈,一枚爆炸後的威力有多大?足以摧毀300個廣島
    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現在僅存的氫彈只有30枚,但是這個數量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就連美俄這樣的軍事強國都沒有這麼多的氫彈。 那麼一顆氫彈爆炸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當量有100萬噸,實際爆炸後所產生的當量就會高達330萬噸。
  • 中國是僅存30顆氫彈的國家,一顆威力有多大,專家說出實話
    在核武器領域,我國不是領航人,但卻取得了極為突出的成績,從第一顆原槍彈勝利到第一顆氫彈勝利,我國僅用了短短2年多時候就完成了美國7年完成的工作,並且我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存有
  •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 兩彈一星元勳僅剩3人
    在那個自視為「亡國奴」的屈辱年代裡,于敏看到的是嶽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裡「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的國殤。 于敏性喜安靜,喜歡讀唐詩宋詞和歷史演義。他崇拜諸葛亮運籌帷幄、決戰千裡之外的智慧,嚮往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傾慕嶽飛和楊家將的精忠報國以及文天祥的威武不屈和凜然正氣。
  • 蘇聯第一顆氫彈才40萬噸當量,為何中國直接達到330萬噸?
    但是,原子彈畢竟只是第一代核武器,當年的美蘇雙方都在追求提升核武器威力,在這種情況下,氫彈就誕生了。和第一代的原子彈相比,氫彈的當量更大,威力也更大。當時,美蘇先後成功試驗了氫彈,而中國在經過努力後,也於1964年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因此氫彈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 于敏有多牛?他說:中華民族不欺負旁人,也絕不能受旁人欺負!
    原子核相干結構模型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正當于敏在原子核理論研究道路嶄露頭角的時候1952年11月1日美國研製的世界上第一顆氫彈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一個小島上爆炸毛澤東指示原子彈要有氫彈也要快1961年,蘇聯試爆氫彈「沙皇炸彈」威力相當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