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下撥2.12億元取暖費!確保城鄉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2020-12-11 騰訊網

12月9日,省民政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戈養年介紹了我省今冬明春困難群眾的生活安排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省民政廳精準落實各項保障政策,全年累計下撥中央和我省民政事業費91.56億元,實施民政項目2786個,編密織牢立體式、無縫隙、全覆蓋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安全網。

97.8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吃穿「兩不愁」

戈養年介紹,從今年10月1日起,全省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5%和12%,提標後,全省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標準由613元/人月提高至644元/人月;農村低保最低限定保障標準由4310元/人年提高至4827元/人年。截至11月底,全省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60.4萬戶、135.7萬人,較2019年底淨增28.4萬人,確保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不落一戶、不少一人」納入兜底保障。

今年以來,以「三排查三清零」為抓手,先後開展4輪全覆蓋排查,確保將符合條件的未脫貧人口全部納入兜底保障範圍。目前,全省97.8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兜底保障範圍,穩定實現吃穿「兩不愁」。

下撥城鄉困難群眾冬季取暖費2.12億元

「三季度,省民政廳會同省財政廳下撥城鄉困難群眾冬季取暖費2.12億元。」戈養年說,按照城市低保戶每戶1200元、農村低保戶每戶500元、城市特困人員每人1200元、農村特困人員每人500元的標準,發放冬季取暖費,目前已全部發放到位,確保城鄉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同時,不斷提升臨時救助時效性。推動全省所有鄉鎮(街辦)建立臨時救助儲備金制度,實現困難群眾遭遇突發情況時鄉鎮直接審批,極大縮短了辦理時限。截至11月底,全省共實施臨時救助65.7萬人次,支出資金5.7億元。

投入8113萬元改造50所敬老院

省民政廳不斷強化特困人員照料服務水平。截至11月底,全省共保障城鄉特困人員12.9萬人,其中農村特困人員12.5萬人。全省8.8萬城鄉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都與鄉鎮(街辦)籤訂委託照料服務協議,嚴格按照不低於當地低保標準的1.3倍的標準落實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按照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10%、15%和25%的比例分別落實全自理、半護理、全護理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準。在集中供養方面,對敬老院實施護理型床位改造、適老化改造和安全設施設備改造。今年以來已投入8113萬元,對50所敬老院實施了改造,消除消防安全隱患,增強適老化設施建設,增加護理型床位5547張。

已建成農村互助幸福院覆蓋78%的行政村

在加強兒童福利與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方面,全省已設置1445名兒童督導員、20210名兒童主任,全面建立起縣有兒童審管員、鎮街有兒童督導員、村居有兒童主任的「三級保護網絡」 ,全年下撥資金1.99億元,10.04萬名農村留守兒童、11.6萬名困境兒童、4834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5159名孤兒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同時,開展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信息臺帳,實現全省45.86萬名農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共享和動態管理。全省已累計建成農村互助幸福院1.33萬個,覆蓋78%的行政村,其中482個深度貧困村實現全覆蓋。

千名老年人床位擁有量居全國第一方陣

「推進城市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養老機構給予稅費減免、資金支持、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戈養年介紹,當前,全省建成各類養老機構843個,其中公辦養老機構464個、民辦養老機構339個,公建民營養老機構40個。全省共有養老服務設施1.4萬個,其中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960個、農村互助幸福院13312個,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數量、千名老年人床位擁有量均居全國第一方陣。( 來源:陝西日報 作者:王嘉)

審核:顧宸宇

編輯:陳明輝

出品:和諧陝西網全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讓城鄉困難群眾溫暖過冬,陝西下撥2.12億元取暖費
    12月9日,陝西省民政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陝西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戈養年介紹了陝西省今冬明春困難群眾的生活安排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省民政廳精準落實各項保障政策,全年累計下撥中央和陝西省民政事業費91.56億元,實施民政項目2786個,編密織牢立體式、無縫隙、全覆蓋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安全網。
  • 陝西2.12億元城鄉困難群眾取暖費發放到位
    ■ 今年全省累計下撥中央和我省民政事業費91.56億元■ 10月1日起,全省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5%和12%■ 我省向低保、特困人員等群體發放價格臨時補貼4.65億元■ 全省實施臨時救助65.7萬人次,支出資金5.7億元陝西日報訊 (記者 陶玉瓊)12月9
  • 黑龍江省下撥2.696億元冬春救災資金 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央廣網哈爾濱1月4日消息(記者馮志遠)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進行時》報導,近日,黑龍江省應急管理廳、黑龍江省財政廳下撥2020至2021年度冬春救災資金2.696億元,用於支持幫助年初以來受災較重災區統籌做好受災群眾今冬明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 金塔縣「三個著力」保障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入冬以來,為確保全縣困難群眾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金塔縣高度重視,全方位摸排調查,多渠道籌集資金,多舉措精準施策,紮實開展各項救助工作,有力保障了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著力做到幫扶底數「精準化」。
  • 金塔:「三個著力」保障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通訊員 張雪 馮貞入冬以來,金塔縣高度重視,全方位摸排調查,多渠道籌集資金,多舉措精準施策,紮實開展各項救助工作,有力保障了困難群眾溫暖過冬。強化組織領導,著力做到幫扶底數「精準化」。金塔縣把保障困難群眾溫暖過冬作為當前民生大事來抓,按照「全覆蓋、不留死角、不落一戶一人」的要求,對9個鄉鎮和4個城市社區的特困供養人員、困境留守兒童、困難優撫對象、精準扶貧戶、社會福利院等各類對象進行「拉網式」排查摸底,全面掌握缺衣少糧、缺禦寒物資及生活必需品等情況,明確施救對象,建立救助臺帳,切實做到了情況清、底數明、問題準。
  • 蘭州新區發放140萬元補貼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蘭州新區發放140萬元補貼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每日甘肅網12月10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進入供暖季以來,蘭州新區紮實做好新區困難群眾冬季救助工作,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據了解,今年新區在全區範圍內率先統一了城鄉低保、特困供養和取暖補貼標準,農村低保和特困人員取暖補貼標準與城市相應保障對象標準相統一,農村低保取暖補貼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農村特困人員取暖補貼標準提高到每戶每年1860元。截至11月底,新區已向困難群眾共計發放取暖補貼1214戶3212人139.998萬元,取暖補貼已全部發放到位,切實解決了新區城鄉困難群眾冬季取暖問題。
  • 福泉市鳳山鎮三舉措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福泉市鳳山鎮三舉措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發布時間:2020-12-18 10:20:03      來源:黔南日報   近日,氣溫急劇下降,福泉市鳳山鎮積極採取措施
  • 武漢發放冬春救助衣被,確保受災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武漢發放冬春救助衣被,確保受災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2020-12-23 2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雁塔區「三線合一」,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近日,在雁塔區委、區政府的指導部署下,雁塔區民政局開展了「三線合一」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工作。通過積極謀劃,儘早安排,加大資金保障、專項行動及安全檢查等措施,認真做好社會救助領域「六穩」「六保」工作,織密織牢民生保障安全網。
  • 中央冬春救災資金下撥 確保救災款物及時足額發放
    本報訊(記者 楊文佳)記者從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應急管理部紀檢監察組了解到,日前,應急管理部會同財政部安排下撥2020-2021年度中央冬春救災資金62.447億元,用於支持幫助災區做好受災群眾今冬明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 武漢發放棉衣棉被 確保今年洪澇受災群眾溫暖過冬
    武漢發放棉衣棉被 確保今年洪澇受災群眾溫暖過冬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3日 10:07 來源:楚天都市報   武漢已發放棉衣棉被1.3萬件  確保今年洪澇受災群眾溫暖過冬這也是確保武漢市受災困難群眾溫暖過冬,全面開展2020-2021年度冬春救助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  今年以來,武漢遭遇時間長、強度大、降雨總量居歷史第二的梅雨期和長江漢口站水位居歷史第四的外洪,洪澇災害造成武漢市部分市民不同程度受災。為確保受災困難群眾溫暖過冬,武漢市提前啟動冬春救助工作。
  • 始終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 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傅明先十分關心群眾能否安全溫暖過冬,他深入到敬老院、農家、熱力公司調研了解情況,要求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保障措施,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 織密織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確保所有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12月17日,全市民政重點工作推進會議召開,貫徹落實民政部和省市有關會議精神,對民政重點工作進行加壓推進。副市長、市公安局長李建倉出席。會議指出,要再接再厲,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要及早行動,切實保障困難群眾「雙節」期間基本生活。「雙節」即將到來,全市各級民政部門要提前謀劃、及早準備、周密安排,加強低保資金籌集和撥付,廣泛開展困難群眾走訪慰問活動,強化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管理,全力做好睏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織密織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確保所有困難群眾都能安全溫暖過冬、歡樂祥和過節。
  • 財政部、應急管理部下撥中央冬春救災資金62.447億元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記者劉夏村)記者7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財政部、應急管理部於日前安排下撥2020至2021年度中央冬春救災資金62.447億元,用於支持幫助災區統籌做好受災群眾今冬明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 臨潁縣新城街道辦事處多措並舉幫助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河南經濟報 記者 鄭浩 通訊員 趙芳 王宸「不漏掉一名群眾,不讓一名群眾受凍」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最直接的體現,保障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是織牢民生保障網的必然要求。困難群眾溫暖過冬是民生工程,民生就是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新城街道辦事處採取多項措施,切實幫助困難群眾溫暖過冬。開展摸排調查。
  • 黃山街道全力保障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入戶走訪困難群眾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韓金枝 張鈺晗 通訊員 趙佳 甘俊斐 濱州報導為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連日來,黃山街道相關站所、社區、村幹部、幫扶責任人對轄區困難群眾持續入戶走訪,全面摸清他們的生活情況,確保有棉衣棉被、取暖設施、糧油麵菜等食品。
  • 洛陽緊急下撥兩千多萬元的救災款物 溫暖嚴寒中的受災群眾
    日前,洛陽市應急管理局聯合市財政局、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向受災縣緊急下撥兩千多萬元救災款物,保障因災困難群眾溫暖過冬。其中,爭取下撥中央財政資金 2536萬元,並從市本級物資儲備庫緊急調撥3650棉大衣、3592 件棉被,以切實保障受災群眾冬春期間的基本生活。
  • 「心繫群眾 情暖衛城 」|靈山衛街道多措並舉保障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前期,街道公共服務中心聯合各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對轄區內的低保人員、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困境未成年人等困難群眾的住房取暖情況開展全面檢查,共走訪了250餘戶家庭。實地逐戶了解他們過冬保障情況,及時拍照記錄,建立走訪臺帳等檔案,做到全覆蓋、不留死角、不漏一戶一人。在入戶走訪排查的基礎上,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救助保障範圍,確保「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 德州各級各部門積極應對 確保百姓溫暖過冬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7日訊 寒冬料峭送溫暖,殷切關懷暖人心。寒潮來襲,德州市委市政府發出緊急通知,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各級黨政領導深入基層實地查看群眾取暖情況,確保群眾溫暖安全過冬。通知從開展拉網排查、確保供應保障、加強安全管理、突出工作重點、壓制工作責任等5方面作出部署。陵城:書記、區長入戶督導檢查群眾溫暖過冬工作1月4日,陵城區委書記田晨光到於集鄉檢查群眾溫暖過冬並調研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在困難群眾家中,田晨光與他們親切交談,了解群眾的家庭生活、身體狀況、收入支出及過冬物資儲備使用情況。
  • 1.6億元!我省2451個鄉鎮(街道)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
    12月27日,從省民政廳傳來一則暖心消息:全省2451個鄉鎮(街道)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共籌集臨時救助備用金1.6億元,對受到災害影響、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家庭和個人,按照「先行救助」有關政策規定,直接實施臨時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