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靼牛肉,也稱牛肉塔塔、他他牛肉,是將新鮮牛肉切碎拌入酸黃瓜、塔巴斯科辣椒醬、辣醬油(喼汁)、刺山柑、洋蔥等材料,最後加入生蛋黃攪拌均勻。很多國人對全生牛肉難以接受,法國人卻吃得津津有味。
除了韃靼牛肉,另外歐洲的火腿、香腸通常也是生吃,雖然他們也會有熟火腿,香腸也會炒熟吃,但最好的通常都是用來直接切片食用的。習慣肉類煮熟食用的國人,去到歐洲看到紅紅的一盤香腸火腿,不習慣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蝸牛可以說是法國人最愛的食材之一了,通常作為頭盤存在,最經典的做法是黃油歐芹焗。為了方便吃蝸牛,法國人還發明了蝸牛盤和蝸牛夾。並不是所有的蝸牛品種都能食用,法國人通常選擇兩種本地品種,尤以勃艮第蝸牛為最佳。
在法式料理中,小牛胸腺是內臟料理中的頂級食材了。因為牛的胸腺會隨著年齡增加逐漸萎縮,所以只能選用小牛犢的胸腺。將胸腺去膜,在白酒醋冰水中浸泡去腥後,或煎或炸,然後配上醬汁食用。口味有點類似腦花,是內臟愛好者不可錯過的選擇。
不少人以為外國人都不吃腦花,其實法國人同樣熱愛這一口。與國內不同,法國人通常會選擇裹上麵包糠炸熟配上醬汁食用。
法國人與中國一樣,堅信豬全身都是寶,豬耳朵、豬頭皮、豬尾巴、豬蹄,都不能放過。最常見的做法是做成熟食店裡的肉糕,飯店也會燉煮配醬汁,或者煎烤著吃。
法國人也同樣熱愛豬大腸,甚至會用豬大腸做成香腸。將豬肉切成薄片包裹進豬大腸中,製作成香腸,會產生一種獨特的腐敗氣息,愛的人很愛,討厭的人會覺得一個騷味。通常吃法是將香腸煎至金黃,然後搭配薯條和肉汁。
鰩魚又叫黃夫魚,不新鮮的時候會散發出一股濃重的尿騷味。在法國,鰩魚是不少高級餐廳的選擇,新鮮的鰩魚肉質結實,魚味也濃鬱,搭配紅酒醬或者奶醬都相當合適。
兔肉對於不少人來說並不陌生,法國人同樣喜歡吃兔兔。將軀幹的骨頭去掉,然後包入半熟的兔腰子,做成兔肉卷,煎至金黃,搭配兔子的肉汁,便又是一道傳統菜。
對吃創意無限的法國人在冰淇淋上同樣下足功夫。法國有許多小冰淇淋店,口味千變萬化,除了水果、巧克力,還可以加入各類酒、茶,甚至會將鹹中帶辣的第戎芥末醬加入到冰淇淋中,研發出鹹味的冰淇淋。
戴高樂將軍說過:「你怎麼治理一個有400種奶酪的國家。」奶酪是法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不少法餐廳會在甜點前加一道奶酪拼盤。其中,藍黴奶酪、洗淨奶酪帶著一股或淡或濃的臭味,帶黴的地方也讓不少人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