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威夏寺之爭:泰國和柬埔寨為何因一座寺廟而大打出手?

2020-12-23 環球情報員

柏威夏寺之爭

作者|羊洋洋

責編|Thomas

泰國和柬埔寨在兩國邊界有一塊大約4.6平方公裡的爭議土地,這塊爭議地區南側的馬誇山摩艾丹崖頂上有一座印度教寺廟遺址—柏威夏寺,泰柬兩國圍繞柏威夏寺爆發過激烈的衝突,稱之為「柏威夏寺之爭」。

2013年4月15日,海牙國際法庭舉行了關於泰柬邊境柏威夏寺附近地區領土爭端問題的聽證會。針對這片爭議地區,泰柬雙方從2008年到2011年先後發生多次軍事衝突,甚至動用了榴彈炮等重型武器。在2011年的衝突中,雙方死亡人數就超過了十人。

▲柏威夏寺遺址

柏威夏寺雖地處泰柬邊界,但它的位置對泰國十分有利。這座寺廟在柬埔寨一側是懸崖,只能從泰國一側進入。而且該地區還是一望無垠的柬埔寨北部平原的制高點。

某種意義上控制住了柏威夏寺地區,就可以威脅到整個柬埔寨北部平原。如此重要的邊境要地,泰柬雙方自然都不想放棄。

▲柏威夏寺所在地形,其中靠近柬埔寨一側是懸崖

柏威夏寺儘管近幾十年在柬埔寨的掌控中,但是其周邊地區的歸屬卻是懸而未決。在2008年柬埔寨將柏威夏寺及其周邊地區一起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泰國以爭議領土不能申遺為由,強烈反對柬埔寨的申遺行為,自此後的三年雙方衝突不斷。

▲柏威夏寺位於柬埔寨境內,與泰國的邊界位置

一座控制在柬埔寨手裡的寺廟為什麼會引發雙方的爭執不斷,其中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原因呢?

一、帝國榮耀與衰落的見證者

柬埔寨儘管現在在東南亞的十一國之中,不論面積還是GDP亦或者是軍事實力都處於不起眼的位置,但它卻是這些國家中歷史最悠久的。柬埔寨是東南亞最早創造出輝煌燦爛文化的國家。不僅如此,柬埔寨一度還是中南半島的霸主。

公元1世紀,高棉人在湄公河流域建立了柬埔寨早期的國家——扶南國,鼎盛時期的扶南國控制了中南半島中南部的大部分領土。中南半島因為離印度近,相互之間也沒有險峻地形阻擋,因而印度教在公元3世紀就傳入了中南半島。扶南國及其之後近千年的帝國統治者都接受了印度教並把它作為控制人民思想的一種手段。

▲印度教的傳播

扶南之後,柬埔寨相繼進入了真臘和吳哥時期,其中9-15世紀的吳哥王朝是柬埔寨最輝煌的時刻。吳哥帝國在這段時期曾統治中南半島大部分地區,其疆域從東部的越南向西延伸到緬甸,從南邊馬來半島向北延伸到中國邊境。現在泰國、柬埔寨和寮國所在地區都曾是吳哥帝國的領土。

▲公元900年的中南半島

統一的吳哥王朝擁有著肥沃的土地,再加上政府修建的水利灌溉工程,使得其農業發達,據記載當地的水稻可以達到一年三到四熟。農業發達、物產豐富、國家強盛,在這些有利的條件下,吳哥的國王為了彰顯自己的功績,修建了一大批寺廟建築群,其中就有柏威夏寺。

柏威夏寺坐落在當時吳哥帝國首都吳哥城東北方海拔550米的馬誇山(扁擔山)上。作為一個橫跨中南半島的大帝國來說,馬誇山剛好在帝國腹地。在古代君王的眼裡山地是藏有靈氣的地方,再就是這個地方的位置極佳。馬誇山的南側是一望無垠的柬埔寨北部平原,站在柏威夏寺所在的懸崖上可以俯瞰整個柬埔寨北部平原,甚至天氣好的時候能夠看到當時吳哥帝國都城吳哥城旁邊的東南亞第一大湖——洞里薩湖。作為一個君主能夠將自己國土一覽無餘,那絕對有一種巨大的成就感。

公元9世紀耶輸跋摩一世時期就開始修建的柏威夏寺,經過200多年十幾位君王的努力才得以建成。從扶南國建立到柏威夏寺建成這段時間,由於印度教在柬埔寨居於主要地位,因而這座寺院供奉的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溼婆。

公元13世紀後,吳哥帝國因為國內政治混亂迅速衰落。生活在吳哥帝國北部的泰人趁此機會先後建立了素可泰、清邁、蘭納等割據政權,這些政權一開始為了自身的獨立,聯合起來共同抵抗吳哥帝國。

▲深藍色為13世紀素可泰王朝的疆域

泰人政權的壯大剛好趕上了元軍的擴張。素可泰等泰人政權主動與元朝交好來獲得元朝的支持和認可。泰人政權南邊的吳哥帝國國內王位爭奪混戰不斷,西邊的鄰國緬甸因為攻擊元軍控制地區則是遭到了元軍的打擊。在這種有利的形勢下,素可泰等政權逐漸站穩了腳跟並不斷向南擴張。

14世紀,素可泰政權被阿瑜陀耶王朝兼併。阿瑜陀耶王朝為了掠奪柬埔寨的財富不斷對柬埔寨用兵。1351年,泰國阿瑜陀耶王朝出兵佔領了吳哥城。

從此之後一直到西方殖民者入侵,泰柬之間的爭鬥不斷。在這段時間泰國是柬埔寨的苦主,泰國屢次入侵柬埔寨。在泰國的蠶食下,柬埔寨的北部領土逐漸喪失、疆域越來越小,而泰國的邊界則在不斷向南推進。

亡國不久的柬埔寨趁阿瑜陀耶與清邁爭鬥的機會重新恢復了獨立。泰國不甘心放棄到手的土地,1431年再次佔領吳哥城,想要將柬埔寨徹底納入它的統治之下。

在泰國想要將柬埔寨吞掉的時候,它的西北部緬族人實現了統一。剛統一的緬甸兵強馬壯,為了掠奪泰國的財富,發起了對泰國的進攻,因而泰國只能暫時放鬆對柬埔寨的控制。但泰國在擴張的過程中先後將柬埔寨北部和東部的馬德望、暹粒和烏汶以及柏威夏寺所在的地區納入了自己的控制下。

▲15世紀的東南亞,其中柏威夏寺在瀾滄王國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柬埔寨遭受到泰國入侵的時候,它東側的越南經過擴張統一了南北也成為了一個強國。到了17世紀,越南為了獲得柬埔寨富饒的湄公河三角洲也加入了對柬埔寨的爭奪。在泰國和越南這兩大勢力的入侵下,柬埔寨徹底淪陷了。

▲圖中最下方綠色部分是越南從柬埔寨手中奪取的領土

二、法國入侵,寺院歸屬有爭議

正當泰越兩國在柬埔寨爭奪不休時候,法國殖民者開始在中南半島出現。法國和英國從1756到1763年為了爭奪海外的殖民地爆發了戰爭,最終法國戰敗。失敗的法國只能將北美的殖民地加拿大和南亞孟加拉的殖民據點割讓給英國。

▲七年戰爭中英法之間的魁北克戰役,此戰役後法國喪失了北美殖民地加拿大

戰爭失敗的法國不甘心放棄在東南亞的特權,轉而入侵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法國想以越南南部為基地打造它在中南半島的勢力範圍,並且法國還想以此為跳板將侵略勢力擴張到中國的西南。

柬埔寨想要擺脫被泰國和越南控制的情況,保持國家的獨立,但是因為自身太弱小,因而期望有個強國幫助。法國的出現正好符合柬埔寨的需求。柬埔寨想要驅虎吞狼,怎知道引來的猛虎更貪婪。法國為了將柬埔寨變成自己的殖民地,要求泰國歸還佔領的柬埔寨土地,而泰國卻不想放棄在柬埔寨的宗主國地位。最終在法國的武力逼迫下泰國歸還了暹粒省等地。

▲鼎盛時期的泰國疆域,現在的柬埔寨、寮國都在它的控制之下

法國的擴張引發了英國的擔憂,英國不想法國獨佔中南半島,因而從與印度接壤的緬甸入侵中南半島。兩國一東一西開始將中南半島納入了自己的控制之下。

兩國儘管爭奪激烈但是也不想發生戰爭,因而1896年法英兩國籤訂協議,劃分了雙方在中南半島的勢力範圍。其中泰國以西的緬甸等地屬於英國,泰國以南以東的越南、寮國和柬埔寨屬於法國,泰國則成了兩國的緩衝地帶。根據該協議,泰國必須將西柬埔寨(馬德望、暹粒、詩梳風)還給柬埔寨,但柏威夏寺及其周圍地區還掌控在泰國手裡。

▲泰國領土喪失

在這之後,法國為了擴大自己控制區的範圍,還強迫泰國籤訂條約來擴大保護國柬埔寨的領土。1904年,駐中南半島的法國殖民者與泰國政府成立了一個聯合委員會來重新商定泰柬的邊界。雙方一致同意沿馬誇山山脊作為兩國的邊界線。

按照這個條約,柏威夏寺應該屬於泰國,但是由於泰國沒能力繪製地圖,因而這份工作就由法國官員負責。勘界的法國軍官為了擴大法國的控制區,將柏威夏寺劃歸柬埔寨。地圖繪製後,泰國官員限於對地圖的不懂,沒有發現地圖的異常,因而沒有任何異議地領取並分發了地圖。

▲紅色馬誇山的山脊線和分水嶺線,這也是泰法商議的分界線,黃色是法國勘界時候改動的分界線

泰國直到1935年才發現了地圖有問題,但卻懾於法國的強大僅僅只是表達了不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給了泰國機會。1940年,法國在德國的閃電戰下迅速淪陷,這導致了其在中南半島的殖民地政府孤立無援。而日本趁法國淪陷的時機,侵入到中南半島,泰國認為這是出擊法軍奪回被割佔領土的大好時機。

1941年,泰國在日本的幫助下迫使法國將爭議領土(柏威夏寺)以及柬埔寨的馬德望省等領土給泰國。二戰結束後法國捲土重來,法國強調如果泰國不歸還1941年割佔的領土,那法國就反對泰國加入聯合國。在法國的逼迫下,泰國又將這些地方還給了柬埔寨。

三、西方撤離,爭執不斷

第二次世界大戰促進了民族主義的發展,中南半島各國為了自己的獨立與日本進行了艱苦鬥爭。他們相信既然反抗日本能夠取得勝利,那面對法國的再次侵略也能夠取勝。

二戰後的法國實力大大下降,忙於本土的經濟恢復因而放鬆了對殖民地的控制。趁此機會越南、柬埔寨人民進行了反法的鬥爭,其中柬埔寨在西哈努克親王的領導下於1953年獲得了獨立。

當法軍撤出柏威夏寺地區後,泰柬兩國都宣稱對該寺附近地區擁有主權。1954年泰國先下手為強出兵佔領了柏威夏寺,柬埔寨立刻提出抗議,並將泰國告上了海牙國際法庭。

1962年,海牙國際法庭以泰法勘界地圖泰國沒有提出異議為理由,裁定柏威夏寺歸柬埔寨所有,但將神廟的入口通道劃給泰國。這樣一來,儘管神廟屬於柬埔寨所有,但泰國卻掌握了進出神廟的主通道。海牙法庭只是判決了柏威夏寺的歸屬,並沒有將柏威夏寺所在4.6平方公裡的爭議土地的歸屬以及分界線進行裁決,這為之後雙方的衝突埋下了禍端。

1963年後,柬埔寨調整了其行政區劃,將柏威夏寺和周邊一些地區新建立了柏威夏省。為了緩和同泰國的矛盾,西哈努克親王宣布,泰國公民進入寺廟可以不用辦理任何通行證件。柬埔寨的決定使得兩國進入了一個和平時期。其後儘管柬埔寨國內動蕩不安,但是兩國還是堅持共同開發柏威夏寺的原則。

泰國曾想和柬埔寨一起將柏威夏寺及其周圍地區「申遺」,但遭到了柬埔寨的拒絕。柬埔寨獨自「申遺」的行為遭到泰國的反對。兩國關係因此惡化。按照《聯合國申請世界遺產公約》規定只有周邊鄰國沒有爭議的古文物才能「申遺」,泰國認為柏威夏寺周圍的領土還屬於爭議地區不能申遺,最後只有柏威夏寺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柏威夏寺申遺成功引發泰國國內廣泛抗議。泰柬兩國軍隊發生衝突,互有傷亡。在這種形勢下,柬埔寨申請國際海牙法庭對1962年的裁決進行解釋。海牙法庭重申了柏威夏寺歸屬柬埔寨,但是對於泰柬在4.6平方公裡爭議土地的界限還是沒有做出劃分。

▲圖中斜線部分為泰柬兩國爭議領土

泰國和柬埔寨政府都接受了海牙法庭的裁決,泰國也接受了柏威夏寺屬於柬埔寨,而入口屬於自己的現實,但對於爭議地區的解決則回到需要雙方和平協商的起點。對於柏威夏寺泰柬兩國繼續沿用西哈努克親王時期的政策,兩國人可以免籤進入寺廟。雙方的和解使得兩國的邊境再次歸於平靜。柬埔寨在申遺成功後,修築了一條連接吳哥窟和柏威夏寺的公路,大力發展旅遊業,成為了柬埔寨旅遊業中的一條熱點線路。

長期作者|羊洋洋

揚州大學歷史系畢業|歷史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柏威夏寺:一張被修改的地圖,一座千年的空中神殿,一段百年的兩國恩怨 | 貓乎FM
    我覺得柏威夏寺的雄偉程度,以及傳奇經歷,是可以和小吳哥比美的。前面幾次沒去成的原因,一個是確實比較偏遠,而且路不好走。甚至我第一次去柬埔寨的時候,圍繞柏威夏寺的柬泰軍事衝突還沒有停火,去不了。柬埔寨和泰國圍繞柏威夏寺歸屬問題的衝突其實已經持續了一百年了,中間的局勢時好時壞。
  • 旅博陣容|主賓國—神秘的柬埔寨王國即將抵達!
    柬埔寨王國(The Kingdom of Cambodia)通稱柬埔寨,舊稱高棉。位於中南半島,柬埔寨領土為碟狀盆地,三面被丘陵與山脈環繞,中部為廣闊而富庶的平原,佔全國面積四分之三以上。境內有湄公河和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薩湖(又稱金邊湖),首都金邊。
  • 學術文摘丨柬埔寨柏威夏寺建築布局特徵及其宗教信仰體現
    亦各隨其官之等級,以為屋室廣狹之制。其下如百姓之家止草蓋,瓦片不敢上屋。其廣狹雖隨家之貧富,然終不敢效府第制度也」。吳哥王朝時期,為國王建造的宮殿和普通老百姓的民居皆由草木建造而成,以幹欄為結構特徵的民居建築在當時的吳哥王城隨處可見,而為神建造的宮殿則採用經久耐用的巖石和磚壘砌而成,象徵著神聖與永恆。
  • 有趣的錢幣之亞洲篇——柬埔寨瑞爾
    柬埔寨王國前國王、柬埔寨國父。生於柬埔寨金邊,系諾羅敦和西索瓦兩大王族的後裔。已故諾羅敦·蘇拉瑪裡特國王和哥沙曼·尼亞裡麗王后之子。 寺前是諾羅國王騎馬雕像,周圍環圍諸位國王的靈塔,迴廊有由 40 位藝術家繪製印度神話故事的壁畫,精採絕倫。加上寺內數百件國寶級金銀寶物,所以又稱為金銀閣寺。寺中央有一座18k金打造的佛像,重90kg,佛身上鑲有9584顆鑽石,最大的一顆鑲在佛身胸前,重25克拉。這尊佛像是為了紀念西索瓦國王打造的。
  • 高棉族(柬埔寨王國)||介紹
    ,東部及東南部與越南毗鄰,南部則面向泰國灣(舊稱:暹羅灣)。柬埔寨分為20個省和4個直轄市(括號內為首府):班迭棉吉省(詩梳風)、馬德望省(馬德望)、磅湛省(磅湛)、磅清揚省(磅清揚)、磅士卑省(磅士卑)、磅同省(磅同)、貢布省(貢布)、幹丹省(達克茂)、戈公省(戈公)、白馬市(直轄市)、桔井省(桔井)、蒙多基裡省(森莫諾隆)、奧多棉吉省(松朗)、拜林(直轄市)、金邊(直轄市)、西哈努克市(直轄市)、柏威夏省(柏威夏)、菩薩省(菩薩)、波蘿勉省
  • 這個和尚泰國和尚「用啤酒瓶建造出寺廟」在25年中使用了瓶啤酒
    如果你不扔掉這些啤酒瓶,那將是非常有用的;如果你收集起來,你就可以建造一座宏偉的壯麗寺廟,更不用說一幫泰國的僧侶了。去過泰國的遊客知道泰國有很多廟宇,但是這個完全用啤酒瓶建造的廟宇是最特別的,他的名字是「百萬瓶寺」。一、用啤酒瓶建造的大寺廟據了解,「百萬瓶寺」由150萬個棕色和綠色的廢啤酒瓶組成,長需要才能完成。
  • 泰國僧人「用啤酒瓶建造出寺廟」,25年的時間,用掉150萬個啤酒瓶
    喝完的啤酒瓶不要扔還能有大用處;收集起來能建成一座雄偉壯麗的大寺廟,還別說一群來自泰國僧人真的做到了。去過泰國的遊客都知道泰國有很多的寺廟,但這座全部由啤酒瓶構建的寺廟最為特別,它的名字就叫作「百萬瓶寺」。
  • 我能想到的關於柬埔寨和泰國的一切
    此外,泰國海關還要求個人隨身攜帶不少於20000泰銖現金,有可能抽查。4. 美元和泰銖柬埔寨通用美元,只有1美元以下才會使用柬埔寨自己的貨幣瑞爾(Riel),所以只需要準備美元不需要換瑞爾。匯率是1美元=4000瑞爾。
  • 中國最靈驗的寺廟,一座古樸千年古廟,為何竟斷香火30多年
    佛教文化在我們心中根深蒂固,每逢節日慶祝新年的時候,我們都會祭神,保護一家健康和健康,無病無痛,可以看出佛教文化正在擴大,在中國也開發了很多關於佛教的觀光景點,我國的西藏一直具有藏族佛教所屬的神秘性和獨特性,從而有很多虔誠的佛教信徒慕名前來,有些國家因佛教的關係而聞名世界,例如,泰國知道泰國是宗教信仰很強的國家
  • 泰國最大寺廟——玉佛寺,供奉著佛的化身
    玉佛寺是泰國的皇家寺院,建在王宮之中,整個面積佔王宮的四分之一,是該國最大的寺院之一。該寺始建於1784年(即拉瑪一世在世時),寺內供奉的翡翠玉佛,據傳為佛的化身,裝藏有佛的舍利。泰王為佛像精製了金縷衣三套,每年定期更換。這尊玉佛被泰國人稱為護國神、國寶,國王、總理等要員宣誓就職時,都要到玉佛前頂禮宣誓。
  • 泰國4座小眾寺廟:其中一處巨龍纏繞,在旅行地圖中都找不到
    以「千佛之國」聞名的泰國,全國總共有32000多座寺廟,泰國最大的異域特色就體現在其佛教文化上。行走在泰國,放眼望去幾乎到處是橘紅色的廟宇屋頂,金碧輝煌的尖塔,精美的佛像、石雕和繪畫。
  • 柬埔寨與泰國接壤的7個省各獲5000萬瑞爾撥款,用於回柬公民隔離
    繼柬泰交界處沙沒沙空府單日激增500多例本土新冠肺炎病例後,柬埔寨王國政府總理洪森親王下令,與泰國接壤的7個省份要加強從泰國返回柬埔寨的公民務必接受滿14天隔離觀察。這是根據柬埔寨衛生部國務秘書如松巴女士兼執行長謝武塔透露的消息。
  • 泰國北楠府的寺廟
    泰北小鎮楠府有走不完的寺廟,寺廟除了讓信眾膜拜與結緣,它的存在記載著過去的輝煌。長途跋涉,一路從曼谷往北奔馳,花上八小時的路程,風塵僕僕來到泰北的一座樸素小城鎮——楠府(Nan)。到楠府,不僅看看小城鎮風貌,更要參訪古廟。佛教國,顧名思義,寺廟比比皆是。每座寺廟的存在,總有它的歷史背景與意義。
  • 柬埔寨之二:風從高棉來,穿越千年的哀愁......
    在柬埔寨,看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讓各個國家認領修復古蹟的說明,中國也認領了幾個寺廟修復。每個廟門口都有說明,一面是柬埔寨國旗和柬埔寨文,另一邊是與柬埔寨合作共同修繕這個寺廟的國家國旗和英文,看到中國的時候,心中也是有自豪。有些東西,是世界的。
  • 金色、白色、藍色、黑色、粉色,泰國絕美寺廟為你帶來好運~
    泰國是一個將色彩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國度金碧輝煌的宮殿,五彩繽紛的計程車便利店裡的速食包裝也都要帶上鮮豔的色彩多彩的顏色,給泰國帶來了絢麗和靈動在泰國,連寺廟都是斑斕的\黑色 /春武裡府丨真理寺Sanctuary of Truth泰國真理寺是一座位於泰國芭提雅的建築,它的名字叫寺,但事實上它並不是寺廟,而是一座全木質的木雕藝術建築.寺廟由純紅木和柚木建造而成
  • 許燕青: 柬埔寨遊記之——高棉的微笑
    柬埔寨遊記之——高棉的微笑文圖/許燕青高棉的微笑柬埔寨的大吳哥窟,準確的說它是一個城區,所以又叫吳哥城。也是柬埔寨文明的精神象徵。       在此亦聯想到 :蒙娜麗莎的微笑,讓人琢磨不透;那麼高棉的微笑,同樣讓人揣摩不準。一個是美麗的微笑,一個是震撼世人的微笑,總之帶給人類的都是迷人和快樂的微笑。
  • 原來在柬埔寨最美的寺廟是她!
    )是最有名也是許願最靈驗的一座。   姐妹廟是一座具有東南亞風格的建築,紅瓦的頂上鑲嵌著金色的帶有浮雕圖案的三角形尖頂,構成一種精緻的圖案,完美協調的色彩,極富吸引力的抓住了遊人們的眼球。姐妹廟位於柬埔寨吳哥市中心的皇家公園,公園一側高聳的大樹幹上纏滿了高高的綠蘿,大樹端上常年棲息著巨大的蝙蝠。
  • 泰國10大顏值最高的寺廟!藍白粉金不夠用,還有蒂芙尼藍
    整理丨Ai泰國邦 來源丨泰國媒體 素有「萬佛之國」的美稱,全部遍布著幾千座寺廟,這些寺廟造型精美、外觀漂亮 1、暖武裡帕靈寺 這是一座由廢棄寺廟改造而來的粉紅色寺廟,在廢棄200多年後得到了修復,這也是一座對朱拉隆功國王很重要的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