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在山東省「一業一證」改革試點行業綜合許可證首發儀式上,20家山東企業拿到了行業綜合許可證,標誌著我省「一業一證」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提前4個月完成了原定9月底前覆蓋全部試點行業的目標,為目前提前試點地區全覆蓋開了好頭。實行「一業一證」將最大限度減材料、簡環節、壓時限,讓企業群眾少跑腿、不跑腿,這也是我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破解「準入不準營」難題,實現「一窗受理·一次辦好」的重大改革舉措。
「一業一證」改革是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攻堅年」九大攻堅任務53項重點工作之一。為了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兩個月來,山東省市場監管局會同省工信廳、省商務廳和有關試點單位,首批確定20個行業開展試點,將一個行業多個許可證件,合併為一張載明相關行政許可信息的行業綜合許可證,載明經營者名稱、法人、經營場所及許可項目等信息,將具體許可內容形成一個二維碼,實現行業許可信息一碼覆蓋。
「一業一證」改革以最大力度簡政放權、流程再造,讓「不用跑」為常態、「跑一次」為上限。省市場監管局按照省政府辦公廳「一業一證」改革試點實施方案要求,做好牽頭工作,以市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為實施主體,研究制定了休閒農莊、康養中心、餐飲、便利店、藥店等20 個「一業一證」工作規範,制定了行業綜合許可證證書標準和樣式,組織加快「六個一」流程再造,按行業集成了審批條件,形成一張告知單,實行「一次告知」;共用信息一次填報,將多套申請材料整合為一套申請材料,實行「一表申請」;優化實體窗口布局,實現「一窗受理、分類審批、統一出件」,實行「一窗受理」;統籌組織,實行多個事項「一同核查」;變「串聯」審批為「並聯」審批,實行「一併審批」;發放行業綜合許可,通過信息化手段加載集成有效許可信息,實行「一證準營」。「一業一證」改革平均壓減許可環節、申報材料、審批時間分別為71%、80%、78%,審批時限由最長的85天,壓減至10天,有的當天即可辦結。
「一業一證」改革,實現了群眾企業只進一個門,辦完所有事,極大提高了企業便利度。魯商九女峰(泰安)鄉村振興有限公司經理於在武說,他們的公司屬於休閒農莊行業,實施「一業一證」行業綜合許可後,將取水許可、食品經營許可、公共場所衛生許可、出版物零售單位設立變更審批、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5張證書合一,如果在過去,要組織一班人用三個月的時間到各個相關部門辦證。現是,只用五六天時間準備材料,5月26日一天時間就拿到了包含5張證書的綜合許可證,方便、快捷,少跑腿,節省時間和開支。
「一業一證」改革試點工作,破解了「準入不準營」難題。過去一些行業,拿到「執照」並不代表可以開門「營業」,企業仍需「過五關斬六將」,為了一個個許可證,一次次排隊,一次次填表,「準營」堵點消磨掉了「準入」的便捷。像這次試點的20個行業,過去休閒農莊最多涉及8個、藥店涉及7個許可事項,現在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即可,讓企業「拿證即開業」,把更多精力用在經營上。
我省在省級層面率先推進「一業一證」改革,發揮集中行政審批權、 「一枚印章管審批」優勢,探索行政許可由「政府供給側」轉向「企業需求側」的制度創新。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侯成君表示,「一業一證」改革,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破解「準入不準營」的治本之策,是山東省深化流程再造、不斷「自我革命」的具體實踐,從「以部門為中心」到「以企業為中心」,本質上就是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導向,也是山東省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來源: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