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亮劍》或者叫《亮劍3》、《亮劍之雷霆戰將》其實也並非一無是處,有人總結出了它的特點:有大俠風範,比手撕鬼子毫不遜色;有似水柔情,其中的感情戲頗有「紅樓風範」,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雷霆戰將們的生猛表現,能把自己都逗樂了——這豈不就是林黛玉倒拔垂楊柳?這樣的精彩場面,在別的電視劇裡您還真看不到!
說《亮劍之雷霆戰將》有「林黛玉倒拔垂楊柳」之風,這還真一點都不誇張,因為林黛玉不穿高跟鞋(花盆底是清朝才有的)不穿絲襪,雖然有口紅,但卻沒有髮膠——穿絲襪高跟鞋都能打鬼子,林黛玉倒拔垂楊柳有啥稀奇?要知道雙手各持一把後坐力極大(又叫匣子槍,木匣就是槍託)的駁殼槍毫不費力地射擊,沒有魯智深的臂力是不行的。
讀過《紅樓夢》的都知道,賈寶玉跟林黛玉是第三回《金陵城起復賈雨村,榮國府收養林黛玉》中才出現的,雙玉相見,那自然是寫不盡的萬種風情,畫不完的風流體態:賈寶玉「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流(原著是另一個字,當時不是貶義詞,現在是罵人話),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
林黛玉長相當然也不差:「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請原諒筆者沒有採用陳曉旭版林黛玉截圖,因為那一版是經典,筆者膽子小,不敢毀經典。
《亮劍之雷霆戰將》可比《紅樓夢》強多了,在第二集就出現了:九死一生的十八集團軍三八六旅獨立團團長王雲山,迅速洗去戰火硝煙,換上一套嶄新筆挺的軍裝(那衣料一看就不屬於那個時代),騎著高頭大馬進城了,然後就是對著一大群穿著高跟鞋絲襪的女護士眉目傳情。
王團長眉目傳情,女護士歡呼雀躍,都以為「王團長看我了」,最後經過一番嘰嘰喳喳,這才發現人家看的是韓巖。
女護士的漂亮裙裝、絲襪高跟鞋、口紅眼影就不用細說了,但是這裡面也有一個問題令筆者百思不得其解:十八集團軍的歷史圖片大家都是看過的,她們的服裝鞋襪都是跟男兵一樣樸素,有人甚至連襪子都沒有,怎麼到了《亮劍之雷霆戰將》裡面,忽然就變得比大家閨秀林黛玉還雍容華貴時尚新潮了?
《亮劍之雷霆戰將》中王雲山跟韓巖還有很多精彩的對手戲,其中就有王雲山憐香惜玉,在水中給韓巖披棉衣的精彩表現,這跟郭靖把貂裘披在黃蓉身上有點不一樣:郭靖的表演令人心中一暖,而王雲山的表演則讓人上下牙打架——太冷了!
王雲山的風情萬種,讓人想起了《紅樓夢》那首評價賈寶玉的「西江月」:「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悽涼。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當然,筆者並沒有把王雲山比作賈寶玉的意思,因為王雲山也不想表現得如此奇葩,真正的始作俑者另有其人——把歷史上的悍將變成小白臉,這主意一般人還真想不出來:有人會相信林黛玉倒拔垂楊柳,但絕不會相信戰火硝煙中人們還有這個閒情逸緻。
如果說眉目傳情水中加衣是受到《新紅樓》的啟發,那麼王雲山郭勳魁的表現,則可能是受了《抗日奇俠》的影響,請看郭勳魁在炮火中挺直腰杆閒庭信步,可是比手撕鬼子要瀟灑許多。
郭勳魁這種做派,就叫「血可流頭可斷,腰不能彎發不能亂」。但是這其中也有一個問題:如果郭勳魁總是這樣扮酷耍帥,鬼子的炮彈可不長眼睛,那橫飛的彈片早就把他打成篩子了。
讀者諸君都知道,郭勳魁是川軍一七八師師長,而川軍一向是以裝備簡陋著稱的,他們別說花機關湯姆遜,連老套筒都不能人手一桿。至於軍裝,他們能有一條完整的褲子就算精銳,絕大多數人都是穿草鞋戴鬥笠,德式鋼盔更是可能連見都沒見過。
郭勳魁只會耍帥,人家王雲山可是有真功夫的。看了王雲山跟鬼子肉搏,總會讓人想起「魯智深醉打山門」。
魯智深打戰五渣小沙彌也沒有把對手打得漫天飛舞,而王雲山格鬥,總是讓人想起喜馬拉雅山那面動輒尬舞的咖喱味神劇:他們能一棍子將對手挑飛十米,而且那棍子前頭還燃著熊熊烈火,這等於是只帶特效和戰力加成。
這一棍捅得帥氣,那鬼子飛得也瀟灑,但不知道會不會把牛頓氣得一口老血噴出三尺高。
《亮劍之雷霆戰將》的奇思妙想是認真的,那幫俊男靚女看著弱不禁風,但是打起仗來不但髮型不亂衣服不髒,殺起鬼子來也是砍瓜切菜一般輕鬆,這不禁讓人懷疑那幫小矮子是怎麼熬過那十四年的:林黛玉都能倒拔垂楊柳,跟這樣的對手作戰,豈不是自己找虐?
說林黛玉倒拔垂楊柳只是一種無奈的調侃,《亮劍之雷霆戰將》除了絲襪高跟鞋,還有打不完的子彈、吃不完的香蕉、燻不黑的小白臉、打不亂的髮膠頭,還有隨處可見的一五零榴彈炮,這可比林黛玉倒拔垂楊柳還令人驚訝——如果林黛玉在讀者諸君面前倒拔垂楊柳,大家可能會鼓掌喝彩,但是看了《亮劍之雷霆戰將》中王雲山和郭勳魁的種種「精彩橋段」,讀者諸君可能早已目瞪口呆,連手都忘了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