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玉)第五屆「中國教學教研國際交流大會」11月17日至18日在瀋陽舉行,來自全國2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一線基礎教育教師和教育管理者及師範院校學生等近千人參加了大會。
本次大會分國際優質教育綜合場和國際英語教學教研、漢語教學教研、教育理念與領導力四個會場進行。會議採用國內專家線下分享和國際專家線上或錄播混合分享演講模式進行。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來自北京大學、瀋陽師範大學、瀋陽大學等國內十餘所大學和來自劍橋大學、史丹福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等二十餘所世界著名大學的教授和博士、以及省市區各級教研室教研員、教育科研院和協會的政策研究人員、國際中小學教學專家、培訓教育機構教育實踐者、流行教材作者等共60餘人與會演講。
其中,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盧曉東教授做了《教育,在回歸與超越之間》主旨演講,瀋陽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王焱教授做了《BOPPPS教學模型下「減負增效」的課堂教學》主旨演講,瀋陽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吳瓊教授做了《一切為了學習,外語教學為何測?測什麼?如何測?》主旨演講,劍橋大學出版社全球英語教師培訓主編紀穎做了《為教學、為成長》主旨演講。大會執行主席、密西根州立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勞倫斯·茲維爾教授在美國跨洋祝賀大會召開。
據介紹,「中國教學教研國際交流大會」是面向中國基礎教育民辦教師、教研人員和管理者,由中國民辦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機構北京通識聖橋國際教育科技集團主辦、SETRA教育研究院「第一教研」全國民辦教師聯合會承辦的非營利性大會。自大會成立以來,先後在大連、南京、北京等地成功舉辦多屆,受到基層教師的普遍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