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武漢開超市:「每天開門兩個小時,肉就搶完了」

2020-12-18 天下網商

我在武漢開超市:「每天開門兩個小時,肉就搶完了」

iwangshang / 丁波 / 2020-02-10

摘要:武漢零售企業的經營現狀。

天下網商記者 丁波

自疫情爆發以來,各地超市都出現了貨架被搶空的現象,零售、餐飲企業都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近日,新零售智庫訪問了武漢市G-Super、大潤發的兩位店長,和他們聊了聊疫情之下,遇到的困境和應對之策。

G-Super武商區綠地繽紛城店的店長李惠潔為了維持店內的運營人力,每天都接送員工上下班,為了讓肉類的供應能跟上需求,訂貨量從100盒漲到了200盒,這兩日又漲到了500盒。

而武漢市大潤發江漢店店長蔡曼表示,門店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人」上。員工人數大幅減少,為了讓留下的員工安心上班,替員工們爭取到了一輛公交車,以及3倍工資的福利。此外連食堂隔離成「單人間」,避免相互之間過多接觸和過分的擔憂。

「每天開門兩個小時,肉就搶完了」

G-Super武商區綠地繽紛城店,店長李惠潔

G-Super是一家精品超市。目前在武漢一共有兩家店,我們這家位於武商區綠地繽紛城,去年才開,有2000平米的樣子,輻射的主要是周圍社區。

封城給我們帶來的最大問題是——商品的供應鏈和人員的問題。

在封城之前,店裡的SKU在7000-8000個左右,生鮮和標準商品都有,絕大部分以進口為主,比如車釐子、草莓、奇異果、進口水、飲料就是我們的熱銷產品。

但現在店裡很多東西賣空了,SKU就降到了5000左右。

之前有口罩供應商在分配時,會優先發給我們武漢地區,優先保證武漢當地的貨源,全國其他城市延後。但現在口罩和消毒水斷貨也已經十多天了。上遊供應商沒貨,沒法去協調。

 

G-Super的店員在補貨

我們標品的大倉在上海,雖然貨可以送進來,但一名司機送一趟貨回去就得隔離,這樣人力成本太高。所以有些標品比如餃子、包子、湯圓等賣空了,就暫時很難補貨。

而且現在大多數人進店的需求從進口商品轉向了生活必需品——買蔬菜和肉。

蔬菜由於貨源問題,已經減少了一半,只有10個種類左右,肉還能供應上。不過每天開門兩個小時,肉就搶完了,到下午三四點,肉也賣得差不多了。

這其中的缺口很難預估,因為現在大家不是按需購買,有些顧客一次買肉的量就是十幾盒。所以從一開始我們訂貨的時候,肉類訂100盒,慢慢地加到200盒,這幾天我準備加到500盒。

我們不會限購,但是會和顧客說少買一點,還會來貨的。他們一般也會聽。

封城以後,我們的客流量下降地很厲害,每天只有100多人,比之前下降了將近90%。

但員工也少了很多。疫情之前,店裡日常有20個員工在崗。但現在18個人要分成兩班,要負責其商品、生鮮、售後、收銀,沒有人手去打包配送,暫時送不了外賣了。

因為人手太少了,有些員工有些住得很遠,有住在青山區的,或者火車站附近,有住在武昌區的。

為了讓店裡的人員在現有基礎上維持正常運營,平時一些太遠沒有公共運輸上下班的人,我會接送他們,每天要多開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在路上。

現在店裡要求員工每天測2次體溫,對出入口、扶手等要做3次消毒工作,拖地的頻率也比之前提高了一倍。

因為店裡的消殺工作做得很到位,所以也沒那麼擔心被傳染。

現在這種工作狀態比悶在家裡好一點,既然能保證民生供應,還是堅持開下去吧,否則老百姓的生活會不方便。而且這也是需要我們承擔責任的時候,超市關了大家會很恐慌。能參與到武漢的抗疫的工作中,會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

「顧客的需求太猛了」

武漢市大潤發江漢店店總經理 蔡曼

我們大潤發在武漢臨近的赤壁市設有大倉,距離武漢僅2個半小時車程,所以在物資供給上問題不大。目前,米麵糧油等標品也不會有供貨問題,蔬菜是通過基地直採,冷凍肉類年前已囤貨,還爭取到了政府的儲備肉資源,供應比較充足。

但在運輸上,司機的調配確實需要我們花費心思。由於赤壁封城,一旦司機出城就無法返回,只能滯留武漢。因此我們採取的策略是,武漢的司機每天到兩城交界處互換車廂。這樣可避免人員滯留,便於調配。

「貨」的問題能解決,我們的主要問題其實集中在「人」——首先是人力不足,其次是員工心理疏導問題。

受交通管制的影響,有些員工被隔離在其他地區無法到崗,還有小部分因為通勤路程太遠,市內公交地鐵停運無法來上班。

所以我們員工的到崗率較往常偏低。門店人員是由員工和品牌廠商的導購組成的。平時店裡導購約有280人,我們自己的員工有260人。但現在每天店內的到崗人數只有160-180人左右,人手很緊張。

而且由於部分顧客集中囤貨採購,蔬果課、幹雜課(米和面、油)和肉類產品區,日配課(雞蛋牛奶)的需求太猛了,需要及時補貨、快速打稱等。

 

員工正在補貨

我們已經替員工們爭取到了一輛公交車,讓他們可以搭車來上班。

現在店內所有員工都統一調配,哪裡缺人就迅速補上,百貨部門、後勤部門,甚至行政司機都會上陣幫忙。

每天上班,對員工的心理其實有一定的挑戰。

疫情當前,當所有媒體都宣導不出門的時候,要外出上班成為一個逆行者,許多人都會有畏難情緒,也會退縮;而且我們門店多數都是年輕人,有的也才20幾歲,心理上會出現恐慌情緒。

我們主要是靠做好後勤保障工作,給員工創造一個安全、放心的工作環境。比如給他們發放發放口罩、防護面罩、一次性雨衣、帽子等物資。每天上班前,要全員測量體溫,確認無發熱無異常才能進入工作區域同時,加強飲水間、食堂、辦公區等工作場所的消殺。

日常會不斷向員工宣導做好自身防護,在釘釘上會推送一些防疫科普知識,減少他們的恐慌。如果員工感冒或有其他不適,也會先安排他休息暫不上班。

另外,我們在食堂做了一些調整。桌子之間用隔板之類物件的做隔離,員工分開取餐,每個人單獨吃,保持距離。

 

改造後的食堂

現在我每天會第一個到崗,站在員工入口處向他們問好,看他們測體溫。工作的時候也會去崗位上,給他們加油和支持,給他們幫幫忙。

到正月十五之前,員工的薪資會按平時的3倍來結算的,保證勞有所得。

對內我們做好後勤保障,對外我們也非常希望顧客能理解我們。我們的顧客大部分都是很暖心的,有時候補貨不及時,他們還是願意等;但也有少數顧客要求高耐心少,會謾罵收銀員結帳速度慢,補貨不及時等,員工也會小有情緒。

作為平凡崗位上的普通人,我們超市員工也是取消休假、奉獻自己,始終奮鬥在抗疫一線,希望和大家能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編輯 杜博奇

相關焦點

  • 超市便利店消費券微信小程序6秒搶完!
    市民翟一枚早早地守在手機前準備開搶:「真是拼手速,超市消費券『秒空』,我只搶到了餐飲消費券。」 據微信支付數據統計,19日中午12:00,「武漢消費券」微信小程序開放搶券後,僅僅1分鐘就發出超43萬張消費券,1分鐘內最高有25萬人同時搶券。四類消費券於9分鐘內在微信小程序全部搶完,1個小時內,超239萬人次訪問小程序搶券。
  • 我在武漢開超市:村裡人求我千萬不要關店,兩個月虧掉了五萬塊錢
    大概是1月23號左右,餓了麼平臺上訂單突然暴增,緊接著就是武漢封城的消息。那時候武漢的各種大型超市和集貿市場都已經停止運營,本來我也想把小店和外賣平臺都關掉。但是忽然之間,覺得自己身上有一種責任,因為每一個訂單背後都是一個家庭最急需的生活需求,所以我決定把小店開門,外賣平臺的上訂單也正常接單。
  • 武漢公示28家放心肉菜超市
    舉報   楚天都市報12月30日訊(記者詹鈃)12月29日,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於對2020年度武漢市放心肉菜超市進行公示的公告
  • 這支上海醫療隊在武漢開了連鎖「小超市」,所有物品「免費」!
    原來,隊員們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的隔離病區內設置了一個「共產主義愛心小超市」,擺著隊員們帶進來的生活物資和食品,這裡的新冠肺炎病人可根據需要取用。昨天,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餘情進病房時,一名病人感動地說,「你們對我們太好了,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上海醫生護士給的!」其實,這個愛心小超市,還有一個「連鎖店」,就設在中山醫院醫療隊的駐地。
  • 超市店長加班加點兩個多小時,服務最後一名到店顧客
    楚天都市報1月31日訊(記者周丹 通訊員葉俊)如今,超市成了保證市民生活供應最重要的場所之一。不少超市員工克服重重困難,只為了準點到達門店,保證能正常營業。 魏洪是中百超市新墩店店長,住在離門店九站路遠的簡易路。
  • 武漢幸運者自述:我看到了風暴眼中的希望
    但我自己的切身體會是,每一天都會得到改善,而且每天起床都能聽到好消息,我覺得換別的國家不可能有這樣的效率。「疫情結束之後,想逛街,聚會,吃熱乾麵。」因為家裡東西實是沒東西了,就去了趟超市。現在看超市的情況,水產是全部沒有的,只有凍海鮮,新鮮的活魚是真沒有。肉是有的,凍肉,據說是戰備的庫存,凍得邦邦的那種,價格不貴,還比正常的肉便宜。但是品類不多,你不能去挑剔說我要個裡脊肉,那可能是買不著。蔬菜種類也蠻多,但也不能挑品類,你不能說,我今天非要買西紅柿,那是買不到的。但正常的時令蔬菜,七八樣肯定是有的。
  • 一個盲人在武漢熬過50天:不敢買肉 經常焦慮睡不著
    白天,他至少十分鐘洗一次手,用84消毒液拖地三到五遍,喝三到五瓶溫熱水;晚上,他每天洗澡,用白醋泡腳半個小時以上。  從前,幫人做事,都是一群人住在一起。我自己在網上也「看」到過,更貴,不到半斤肉要四十多塊錢。  我不敢買肉,手裡沒剩什麼錢,每天還要交房租、水電費。大年三十的晚上,我買了魚丸、肉丸,花了十幾塊錢,一個人在店裡煮著吃了。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只吃素,像和尚一樣,但素菜也還很貴。  後來我聽新聞說,2月24日到3月10日,武漢有10元10樣的菜賣,裡面有土豆,青椒,大白菜……一共10斤素菜。
  • 武漢公交變「大貨」 愛心菜肉進社區
    超市向居民推出了10元錢一袋的低價「愛心菜」。 中百倉儲嶽家嘴店店長 李玲:這就是我們的愛心菜。 記者:我來掂掂,這一袋這麼沉啊? 中百倉儲嶽家嘴店店長 李玲:10斤重,10元錢,裡面有三個單品。你看大包菜多新鮮。
  • ...獨家採訪安徽首位支援武漢專家馬紅秋: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感動...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秋兒,能否每天發一至兩個簡訊或視頻給我們,報個平安,再忙也要堅持,你看好不好?」晚上11:53,馬紅秋收到了80多歲老父親發來的簡訊。大年三十,作為國家衛健委選派的專家,55歲的馬紅秋在家待命,年初一即踏上了前往武漢的列車,她也是我省首位支援武漢的「逆行者」。
  • 這家芋頭糕點店每天營業兩小時,開門前一小時門外就排起了長隊
    因此現在的食物越來越多,有些人願意等上幾個小時,而另一些人則願意千裡迢迢,只為吃一口自己喜歡的食物。當然,有很多美味的食物是人們真正值得做的,例如,這家店的芋頭餅每天營業2小時,開門前一小時門外就排起了長隊。這家芋頭蛋糕店位於福建,每天只賣芋頭糕,2小時就能賣完,這是因為顧客太「瘋狂」,每天開門前一小時他們就已經在門口了,門一打開就搶購一空。
  • 賣武漢街邊小吃的店,去早了不開門...
    面窩、豆皮、餈粑還有很多湖北老家菜中午11點才開門丨武漢小吃都來了丨武漢的芝麻醬,武漢的蘿蔔乾、武漢的酸豆角,拌勻了就要趕緊吃完。武漢人早上的問候語一般就是「過早冒?」,過早在武漢人的心目中的地位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早上上班時間緊張也要在街口劉嫂那帶走兩個面窩。
  • 金華:女子在超市買蔬菜,想到家裡沒肉就把超市豬肉裝進包裡……
    經常買菜的人都知道,豬肉價格從19年下半年到現在一直沒咋降過~豬肉貴,大家可以選擇別的肉或者少買少吃一點但是!小編打死也沒想到!有人為了吃豬肉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做了這事……2020年12月31日,超市員工何先生像往常一樣在店裡幹活。剛開門,店裡就來了很多叔叔阿姨採購年貨。9點左右,店裡進來一個50來歲的阿姨,挑了一些蔬菜和豬肉,左顧右盼地往收銀臺方向走去。何先生當時覺得這個阿姨行為有些鬼祟,便到收銀臺等阿姨出來。「顧客,你好,你是不是還有東西沒有付錢?
  • 請開開門③|她右腿打了封閉針 每天要走2萬多步
    她說,「我在社區當了9年黨委書記,這個時候我退不下來。再苦再累,在群眾的支持下都能挺過去!「每天2萬步爬樓入戶她右腿打了封閉針在交通街社區,排查面臨的特殊情況比較多。2月5日一大早,趙雪梅和街道幹部周小慶一起,首先巡查各樓棟封閉管理的情況:每個出入口均有網格員、志願者24小時輪班值守。每個出入口的值守點,體溫儀、調查問卷、樓梯人口信息、工作檯帳等一應俱全。
  • 肉包、烤鴨、豬排飯...農工商超市在靜安開出首家「社區食堂」!
    肉包、烤鴨、豬排飯......農工商超市在靜安開出首家「社區食堂」!「給我拿一盒光明純牛奶、一個蛋黃肉粽。」「臨汾店業態升級改造為農工商超市首家『社區食堂』,這裡從此就是周邊居民享用美食、快樂購物的『好鄰居』了。」農工商超市區域經理王麗程欣喜地告訴記者。
  • 超市買肉,要避開這幾種肉,這樣才能買到新鮮,優質的肉
    大家好,我是小魚g美食,對於我們來說,肉是我們每天不可以缺少的一盤菜。應該有好多人在超市買過豬肉,熟食還有肉餡吧?在購買的時候很少有人會去想這個肉是不是好的?你們往往看到表面還不錯就會直接去購買。今天小魚g分享一下如何去菜市場或者超市買到好的肉,避開那些不好的肉,首先我們在超市或菜市場看見這幾種肉一定不要去買,不要傻到把它們買回家,因為它們可能對你的健康有害。因此,我們在購買時必須仔細考慮,但我們不能為了便宜的價格而對健康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畢竟,疾病來自口腔。話不多說,來和小魚g一起看看這幾種''可怕''的肉吧。
  • 開團第一天,居民取菜隊伍排了12小時丨鈦媒體封面·武漢復甦
    (下載鈦媒體App,訂閱專題「武漢復甦」,查看4月刊封面系列報導)講述:10位武漢個體工商戶的憂慮與期待人物:開團第一天,居民取菜的隊伍排了12小時 黃波來自距離武漢不遠的漢川,他有間不到10平的便利店,已經開了11年,就開在武漢市漢陽區玫瑰園西村側門。疫情前,他白天陪妻子看店,晚上做代駕。1月23日,武漢封城,小店也關門停業。2月10日,武漢開始封閉管理所有住宅小區,為了解決生活供給,無法出門的居民湧向各類社區團購平臺。黃波的小店是社區電商興盛優選在小區的合作門店。
  • 武漢人氣三鮮豆皮,9塊錢一份每天營業6小時,排隊1小時也要吃
    武漢近幾年一躍成為了我國的熱門旅遊城市,原因就是武漢眾多的美食,提起武漢的美食,人們就想到熱乾麵,實際上三鮮豆皮兒的人氣比熱乾麵還高,每天早上老武漢人總喜歡吃上一份三鮮豆皮兒,這三鮮豆皮兒名副其實的三鮮味道,營養全面均衡,是武漢最受歡迎的早餐之一。
  • 信陽西亞和美超市重新開門營業 消毒完善物資充足
    映象網信陽訊(記者 吳彥飛 實習生 周程新)2月7日,信陽西亞和美超市一名員工確診為新冠肺炎。8日起,該超市暫停營業,進行為期三天的整改。10日上午,信陽市溮河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組織相關部門對西亞和美超市進行全方位消殺。
  • 老太原人都去過的麵館,每天只開三小時,過油肉炒麵是特色
    以麵食為主的山西人,對麵食愛得深沉,幾乎可以每天都吃麵,重點是不帶重樣的。也正是由於山西人對麵食的這份喜愛,在我們山西大大小小的城市中,隨處可見麵食館。龍城太原的麵食館更是多到數不過來,有這麼一家,算起來已經在太原的街頭開了30多年了,是很多太原人記憶中的味道。
  • 武漢一奶茶店開業:有人排隊8小時,有人花250買1杯奶茶
    在武漢一家奶茶店開張後,一早就在店門口排起了長龍,這一事件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十二月一日,一家名為「茶色」的武漢奶茶店開張了。一座城市每天有許多奶茶開張、關門,本來沒什麼稀奇的。但出人意料的是,店裡還沒有開門,店門口就排起了長龍。有老有少,有男男女女,他們不畏嚴寒,穿著厚厚的棉衣,站在寒風中,排隊等了好幾個小時,準備買一杯暖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