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智慧行心理培訓(zhxin2233122)
諮詢電話:0752-2586125
一個是臺灣「前副總統」的長孫,一個是藏族牧民的女兒。
一個是曾經剃度出家的哈佛MBA,一個曾經是奇正藏藥的女企業家。
一個正在全心致力於NPP公益創投基金會,以專業和創新的精神促進中國公益產業發展;一個第一位中國籍葛萊美音樂獎得主,一面輔佐丈夫引薦資深合作夥伴,一面創作跨越東西方文化界線、跨越宗教信仰的心靈音樂,。
他倆都曾是不婚族,共同的渴望就是皈依佛門。
緣分天註定,他們在活佛指引下締結婚姻,用最古老的模式,先結婚,後戀愛,直到發現這是人生中最正確的決定。
陳宇廷:將門之後,哈佛碩士,遁入空門,還俗結婚
在很多人看來,陳宇庭屬於「銜著銀匙出生」的人。他是陳誠將軍的長孫,父親陳履安先生曾任臺灣監察院院長。在臺灣長大的他,本科畢業於普林斯頓電腦電機系,之後,進入華爾街從事企業兼併收購的工作,1989 年,他進入哈佛商學院讀MBA 。這份令人羨慕的履歷卻沒有按一般人的設想那樣在商界繼續下去。
1991年,在哈佛畢業前,陳宇庭拿到了麥肯錫的聘書。暑假裡,幾個同學做一個遊戲:拿一張白紙,左邊寫國家和社會為你做了什麼,右面寫你為國家社會做了什麼。剛開始沒有太認真的陳宇庭,越寫越覺得慚愧,他發現,父母師長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教育,各種物質條件的擁有,甚至到水泥馬路和房間裡的熱水,這個社會給我提供了太多東西,照顧過自己的人數也數不清,而自己卻沒有給社會什麼回報。於是,他放棄了麥肯錫的工作,
3個多月後他去寺院參加了49天的禪修營,然後回到麥肯錫從事企業諮詢的工作。高強度的工作並沒有減少他對佛法的興趣,「很想對生命有更深的了解,而不想等到退休了再回頭學佛」。於是,在麥肯錫工作一年半之後,他決定出家三年,這在當時的臺灣也是一個新聞。在臺灣的禪寺修行了兩年後,他又去西藏、印度、尼泊爾參訪高僧一年,向多位漢、藏大師請教學習修心的方法。「漸漸的,我的人生觀有了很大的改變,我了解到要真正快樂其實只有一個方法『無我利他』」,他回憶道。
2002年,陳宇廷和藏族女孩央金拉姆在北京飯店舉行婚禮,現場仁波切雲集,日子是17世大寶法王定的,主婚人是旦增嘉措活佛,禮堂正中高掛「解脫」二字。兩人自此開始了既修行也談佛法的特殊婚姻。
央金拉姆:選擇結婚,生活完全改變,修行時間更多
比陳宇廷小六歲的央金拉姆原本也是要出家的。她是甘肅的藏族牧羊女,大學藝術系輟學後,與友人創立奇正藏藥,5年內成為內地知名企業家。後來她和手足組成「央姐瑪三姊妹」合唱團,生涯也頗傳奇。
央金是奇正藏藥創辦人之一,八年青春歲月跑遍大江南北,原本希望能賺了錢,發揚藏族文化,但合伙人不願實現當初的諾言。合伙人還威脅她,如果嫁給陳宇廷,就什麼都不給了。央金決定放棄,心中沒怨恨。她說:「選擇結婚,生活完全改變,修行時間更多。」
央金深愛臺灣,常被小巷弄的小店和深山藝術家吸引,在臺灣她找到創作能量。陳宇廷則深愛西藏,到過藏區多次,是漢人中少數能和大寶法王直接溝通的人。
修行和音樂創作是央金生活的重心。她和陳宇廷討論過機緣成熟時「回西藏,一起出家」,因為在繁華裡「福報太多,修行不利」。央金說:「藏人生活條件差,精神上卻很豐足,我從小到大,對福報非常珍惜。」
央金學佛,從不執著。以前經營企業,有人鑽法律漏洞拿光了她的一切,損失大約3000萬美元,她都放下了。許多人覺得央金很奇怪,怎麼不打官司爭取。她的修行精進之快,令人吃驚,別人可能要兩三年才能做到這樣。
他們是如何結緣的?據說央金拉姆做了個夢,夢見自己嫁給漢人。央金這樣敘說夢中的情形:看見一個大房子,是高官的家,桌上有一個紅色包裹,裡面包著她的嫁妝。當時心裡想:「糟糕,要嫁給漢人。」她伸手想打開嫁妝看,夢卻醒了。
此後一個星期,央金的上師說,她會嫁給一個家裡背景與政治有關的漢人。不久央金到廣東中山,看到陳宇廷和他的父親、弟妹一起建學校、作慈善,央金很感動。三天後,陳宇廷每日打電話給央金,希望趕快再見面。後來,央金到臺灣演唱,陳宇廷一路從廣東追到臺灣。有一天陳宇廷打電話說:「大寶法王希望我們在5月5日之前結婚,但只剩一個月了。」央金當時想:「活佛都說話了,這事情恐怕沒得商量。」
陳宇廷曾在臺灣電視訪談節目中說,遇到央金之前,有個上師告訴他會遇到一個學佛的女孩,是他的結婚對象。過了一星期就在一個會議碰到央金,參加的人全是男的,女生除了央金,還有一個中年女子。他笑言自己沒有其他選擇。
央金說:「我以前一心想出家,這四年來我到處走,住在寺院裡,發現出不出家在於心。近幾年什麼名牌都不要,身上只披掛著手染的布,開始愛自己,照顧自己的心。把梵歌、咒語用心唱出來。」
央金拉姆在紅塵的舞臺上得到了很多的名利,卻感受不到快樂。近年有福報得以在家清靜修行,而且在禪修中得到了很多美妙的音樂,將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寫出來、唱出來與大家分享,就像上師送給她的名字那樣,真正成了一位「妙音天女」。
央金拉姆的歌聲非常有感召力,好像能聽到諸佛菩薩的慈悲召喚,2006年8月5日,臺灣海濤法師主持的「生命電視臺」兩周年臺慶晚會,央金的現場演唱,啟發內心共鳴的力量強大,讓在場的海濤法師以及觀眾們感動流淚。
採訪到陳宇廷與央金拉姆的時候,這對大忙人已有兩個月沒在一起了。事實上他們一直如此,各忙各的,最長的分離甚至是近一年沒見面,每天只能通過電話和網絡保持聯繫。曾經他倆的世界比這更遙遠。或許愛情本身就是傳奇。只有這樣才能解釋,從繁華的臺北到遼闊的高原,陳宇廷和央金拉姆之間這段姻緣。一切都源自佛的預言。在這個預言發生以前,他倆的世界截然不同。
我們的婚姻是一種解脫
「這是我們的功課,一件不能逃避的人間經驗,我們曾經選擇清靜,各自用各自的方法,到今天即將步入中年……因此,我們不再逃避,勇敢地面對。」
陳宇廷和央金拉姆的婚禮誓言,與大部分新人的都不同。在很多人心中被看作「束縛」的婚姻,在他們心中則是一種「解脫」,因為在他們共同的信仰中,只要是喜悅就是解脫,那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COSMO Bride: 你們都曾是抱定不婚主義的人,為什麼用10分鐘就定下了婚姻?
陳宇廷:以前也曾談過戀愛,但遇到的女孩子只是想平凡地過夫妻生活,可一起玩樂、逛街、看電影,可是我非常忙碌,經常為了救濟、援助的事情東奔西跑,甚至常出國,不能守在太太身邊。而央金在這方面跟我是一樣的,我認識她的時候就直覺她會是我志同道合的戰友。
央金:我們藏族人是非常敬重佛的,我想,佛都說話了,這事情恐怕沒得商量了。
COSMO Bride: 還記得在婚禮上發的誓言嗎?
陳宇廷:有電腦記錄,不過記得大綱,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是要在一起幫助更多的人,另一方面是兩個人在一起是修習的功課。
央金:我們當時想,如果在結婚的那一剎那,想到的不僅是自己,還能有一些更多的心願,並且是很真實的心願和志向加入進來,會讓關係更為長久和穩固。
COSMO Bride: 別人結婚是為了找個人來照顧自己,你們結婚卻是為了去照顧更多人。
陳宇廷:這也就是為什麼之前一直不想結婚的原因。通常人們結婚,男人看中女人的美麗,女人看中男人的事業,但是隨著時間,這些外在的東西都會改變,美貌會老去,事業會變化。唯有內心堅持的東西不會變,這才是婚姻堅固的基礎。
央金:舉個例子,我們結婚一年多了,才想起來去度假,就這樣宇廷心裡還有罪惡感,居然去度假而不去工作。他是個熱血青年,有著赤子之心,我就是愛他這一點,喜歡他為別人做好事。
COSMO Bride: 但你們終究組成的是一個家庭,而不是共同的苦修僧。
央金:是啊,在外面我們做善事,但回到家裡,我們也要談戀愛。
陳宇廷:這樣的心理轉變,其實我們都經歷了一個過程。看我結婚前和結婚後照的照片,就會發現,以前我是非常嚴肅,非常硬的人,專心做慈善,沒時間顧家裡,把家裡很多東西都捐出去了。當幫不了別人的時候,就會心煩。後來,有了央金,我慢慢柔軟起來,開始覺得,享受生活的快樂也不是什麼罪過,也不影響我去幫助更多人。
央金:我也奇怪,為何結婚後他反而孩子氣了呢,很會撒嬌呢。
COSMO Bride: 你們也算是先結婚,後戀愛型的,哪方面跟別的夫妻最不一樣?
陳宇廷:人家是追女朋友,我是追太太。剛結婚的時候,因為SARS,我們被隔離在兩個地方,近一年沒見過面。我在外面把能捐獻的都捐獻了,就剩下兩個箱子,可以說是彈盡糧絕,想見她又見不到。很無助,很心煩,身上什麼都沒有了,還要養活家裡人。那時我就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後來當我們真的生活在一起以後,我們都學會了解對方的心情,減少了很多摩擦。
央金:那段日子是我們婚後最大的考驗。雖然結婚了,但是去哪裡生活都還沒有計劃。不過經歷了這次考驗,他的事業和我的音樂都得到很大進步,我們也走得越來越近了。
「婚姻中沒有一成不變的角色。其實我們在對方那裡扮演的角色經常是多重的,他可以像是我的老師,也可以是我的孩子跟我撒嬌,這樣也很好。」
如果以門當戶對的標準來評判一段婚姻,陳宇廷和央金拉姆顯然得分不及格。家庭背景、生活習慣、民族文化,差距太大。然而,他們幸福的6 年婚姻恰恰證明了,外在的條件永遠比不上內心的和諧來得至關重要。
COSMO Bride: 決定結婚的時候,你們考慮過「門當戶對」這個問題嗎?
央金:我們自己決定了,又是聽從佛的指引,就沒有想過這個門第的問題。倒是我開始的時候覺得他很嬌氣,甚至有時候很煩他的這種嬌氣。
陳宇廷:我的家庭非常歡迎央金,因為我們全家都是修行的人,大家都有共同的語言。我母親也是個非常溫婉和慈悲心的人,他們都很喜歡自己的藏族兒媳婦。
COSMO Bride: 婚姻是具體細微的過程,如果有意見不合、習慣不同,妥協還是忍讓?
央金:是彼此尊重。如果有想不到一起去的時候,我們就從共同的信仰中尋求解決的方法。剛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涉及到油鹽醬醋這些瑣事,就遇到了很多考驗。比如回家後,他會非常依賴我。拋開佛法,很多事他都不知道,需要來問我。我在貧苦牧民的家庭長大,從小就習慣了要強和獨立,凡事不靠別人,什麼都是自己解決;而宇廷從小住官邸,規規矩矩長大,從不做超出規矩的事情。
陳宇廷:央金起初不太習慣我結婚以後的樣子,因為之前我給他的印象是嚴肅深沉,甚至連笑容都很少的樣子,她認為我應該是一個很成熟的,有赤子之心的男人。結婚以後,我在家裡的樣子她反而不習慣了,覺得我突然變成了一個小孩,覺得我不正常了,我的年齡在15 歲到75 歲之間跳躍。
央金:對,開始我真的適應不了。我非常景仰他的思想和才華,但這麼個讓我欣賞的男人突然變成了一個小孩,甚至在生活上對我還有一點依賴的時候,我不知所措了。在家裡他喜歡戀愛的感覺,這令我們一度非常矛盾——這是我們的追求嗎?這是我們應該過的生活嗎?我們難道不是「革命同志」嗎?不應該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嗎?但是宇廷也很可愛,掙扎了半天又決定,「我不管了!我結婚了,我怎麼就不能享受戀愛和家庭生活了?」這也是他很可愛的地方。我們在對方那裡扮演的角色經常是多重的,他是我的老師,也是我的孩子,這樣也很好。
陳宇廷:其實後來我發現,婚姻中出現的各種莫名其妙的小狀況,都是有幫助的,幫助我們更好地認清自己。
婚姻中需要學會認清自己,並找到合適的方法
「當我們不停追問別人,你到底愛不愛我?這其實是一種從自我出發的需要,這是想得到一種東西的感覺,就像餓了就想吃東西,如果吃不到就會很難受,問題是想得到就必須有另一方配合,可是誰都不能保證永遠有人來密切配合你。」
陳宇廷和央金拉姆都是篤信佛教的修行人,這也使得他們的婚姻觀念與眾不同。他們更願意將修行作為一種維繫婚姻關係的智慧,一種方法論,而絕不僅僅依靠「愛情」。佛教是不說「愛」的,而是說「慈悲」,也不是說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為什麼不愛我。人們每天可能有幾小時在路上,更多時間在做事,甚至想很多別的問題,有多少時間可以單純留給愛情的感覺?
COSMO Bride: 婚姻中發生的口角,你們反而認為是有幫助的?
央金:其實我們對自己內心有時候並不夠了解,也不能掌控,有時候我們會將一股莫名的憤怒發洩給對方,但往往事後想想,根源並不一定是來自對方,可能來自其他的地方,這往往是情緒和爭吵產生的一個原因。如果因為這影響了感情,那真是很可惜和無謂的。還好,我和宇廷有一種默契,當我們不開心的時候,儘量冷靜下來,一起找到這種情緒的根源。
陳宇廷:我們兩個人正是在這種夫妻特有的關係中、各種莫名其妙的事件中不斷認清自身和自己的內心。這也是婚姻關係給我帶來的一種獲益。我得以有機會在最親密的關係中探尋,情緒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它來自哪裡,持續了多久?我怎麼消除它?當我不開心的時候,我可以控制情緒嗎?在夫妻感情中,這個「練習」的機會非常多。比如她問我她的衣服好不好看,我卻急著要接一個電話,她會一定覺得我不注意她,不關心她,她的情緒就會起變化。這種夫妻感情間的來往會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和對方的各種情緒,我們能不能找到根源並且控制它、克服它?人都會有情緒,但我們不能為情緒所左右。當我能夠敏銳地了解自己和對方情緒與念頭的起伏,能夠不讓一個小事變大,學會在二人世界和諧相處。
COSMO Bride: 你們把夫妻關係演繹成了共同修行的同盟關係。
陳宇廷:當然,也許有人會覺得,我們是在共同修行。可是為什麼修行呢?並不是說讓兩個人一起打坐禪修,變成兩塊木頭,或者乾脆變成兩尊金像讓人來跪拜,那不是修行的目的,那是吃飽了撐的。戀愛的時候、同居的時候,感覺多半都會很好,但結婚之後就完全不一樣了。光有共同的理想目標還不夠,還要對自己的內心有所掌握,不然一定會有很多摩擦,摩擦累積在一起,就會變成裂痕。最後難道因為一張紙或一兩個孩子而綁在一起嗎?太不可靠。
COSMO Bride: 很顯然,光有愛情是無力維持一段長久婚姻的,而你們的愛情恰恰是在先有了婚姻之後才培養出來的。
陳宇廷:愛情是不是等於婚姻?這個問題一直都有人在討論。關鍵是要先弄清楚什麼是婚姻,什麼是愛情。婚姻是一紙協議,當然周圍的人也認同,你也負有社會的責任,這是我們後天形成的認識;而愛情是一種先天感覺,這種感覺是很短暫的東西,它包含著很大的滿足自己的成分。當我們不停追問別人,你到底愛不愛我,這其實是一種從自我出發的需要,這是想得到一種東西的感覺。就像餓了就想吃東西,如果吃不到就會很難受,但想得到愛情就必須有另一方配合,可是誰都不能保證永遠有人來密切配合你。反而是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會讓愛情更寬鬆一些。我覺得愛情和婚姻肯定是兩回事。如果連兩個人在一起的動機,甚至自己的內心都搞不清,那更不可靠了。
央金:我對婚姻、對家庭是很認真的。藏族人的傳統觀念中,婚姻意味著一生的接納,是非常神聖的一件事,是要一輩子走下去的。我也相信一剎那的愛的感覺,但也知道那不會長久,如果不打算一起走完一生,我不會輕易地去戀愛,除非我全心全意接受了這個人。
COSMO Bride: 你們有信心能夠一直愛下去嗎?
央金:我覺得,愛了就要有信心,在一起的時候,就要對自己和對方都有信心。這種信心是存在於自己這裡的。
陳宇廷:不一定長久才是最好的事情,假如有一方確定了自己還有更好的選擇,那麼刻意追求長久反而變成痛苦。長久真是很不容易的,即使長久了,也有可能只是形式的保留而已。你們有一個共同的理想,就可以一起去為之創造些什麼,就像一對搭檔了。但僅僅有共同的信仰也是沒有用的,你信佛也好,信耶穌也好,無論信什麼,沒有任何用處,關鍵還是要不斷學習一種認清自己的方法,並將它運用在自己這裡。
陳宇廷&央金拉姆給新人的建議:
☆如果在結婚的那一剎那,想到的不僅是自己,還能有一些更多的心願,並且是很真實的心願和志向加入進來,會讓關係更為長久和穩固。
☆隨著時間,外在的東西都會改變,美貌會老去,事業會變化,唯有內心堅持的東西不會變,這才是婚姻堅固的基礎。
☆婚姻中出現的各種莫名其妙的小狀況,都是有幫助的,幫助我們更好地認清自己。
☆不開心的時候,儘量冷靜下來,一起找到這種情緒的根源。
☆人都會有情緒,但我們不能為情緒所左右,學會敏銳地了解自己和對方情緒與念頭的起伏,不讓一個小事變大,學會在二人世界和諧相處。
☆戀愛的時候、同居的時候,感覺多半都會很好,但結婚之後就完全不一樣了,光有共同的理想目標還不夠,還要對自己的內心有所掌握。
☆愛情是一種先天感覺,這種感覺是很短暫的東西,它包含著很大的滿足自己的成分。當我們不停追問別人,你到底愛不愛我,這其實是一種從自我出發的需要,這是想得到一種東西的感覺。
☆如果連兩個人在一起的動機,甚至自己的內心都搞不清,很不可靠。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喜歡它,或者想和您的朋友分享,請點擊右上角的圖標,將文章分享給您的朋友或朋友圈,讓您身邊的朋友們能夠看到它。
歡迎關注智慧行心理培訓(zhxin2233122)
諮詢電話:0752-258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