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河北承德:綠色引領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2020-12-22 河北新聞網

綠色引領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河北承德全力推進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

冬日塞罕壩,大地被白雪覆蓋,天空卻屬於落葉松、樟子松和雲杉,茫茫林海遮蔽了連綿白雪,盡顯生態之美。這是河北承德舉全市之力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的有力見證。

為全面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國將打造一批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樣板。

2019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承德市以「城市群水源涵養功能區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

「承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在生態。」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承德市委書記周仲明表示。該市聚焦「水源涵養功能不穩固、精準穩定脫貧難度大」兩大瓶頸問題,實施「水源涵養能力提升、綠色產業培育、精準扶貧脫貧、創新能力提升」四大行動,探索獨具特色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發展路子,力爭到2030年全面建成「涵水產流、阻沙保土、永續利用」的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和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綠色發展先行區、著名國際旅遊城市。

堅持生態優先,全面提升水源涵養能力

寒冬時節,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哈裡哈鄉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現場樹木排成行、連成片,幾名工人正忙著給景觀樹穿「禦寒衣」。

「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灘,春起風沙、夏發洪水。」哈裡哈鄉黨委書記張永成介紹。2016年起,該縣堅持生態修復與綠色產業培育緊密結合,實施了淨化水質、疏浚河道、防洪治洪、觀光休閒「四位一體」的溼地保護模式,實現了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共贏。

哈裡哈鄉的生態變遷,見證了承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紮實步伐。多年來,承德持續實施造林增綠提質、流域水生態改善、風沙源綜合治理、汙水垃圾處理等工程。每年營造林70萬畝以上,有林地面積已達3521.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9.45%;全市草原面積達到1199.6萬畝,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提高到73.6%,構築起京津生態屏障。

去年以來,承德編制實施了《承德市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規劃(2019-2025年)》,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16617平方公裡,佔全市國土面積的42.06%。持續深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強力實施退耕還林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生態修復工程,完成退化草地治理768萬畝,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95平方公裡,治理河道總長294.5公裡。

該市健全完善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組建生態環境綜合執法隊伍,建立了生態環境司法與執法聯動機制。把重點領域汙染防治工作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目標考核體系,建立差異化績效考核、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著力推動生態環保責任落實到位。

承德地處灤河、潮河、遼河、大凌河「四河之源」,全市每年產水量37.6億立方米,是「華北水塔」。為護好京津「兩盆清水」,該市把河湖長制上升為河湖長責任制,設市縣鄉三級總河長391名,分級分段設四級河長5229人,並建立聯合督查巡查執法制度,配備河湖管理員5699人。

深入實施「涵水、保水、治水」「三年百項重點工程」「800裡灤河百項水質保護工程」等,全流域建設了可視化監控體系,實現了全域1500條河流全覆蓋。全域19個地表水國、省考斷面水質達到或好於Ⅲ類比例保持100%,水環境質量全省領先。

加速產業蝶變,唱響綠色發展主旋律

登上承德縣三溝鎮二溝村正北溝山坡,放眼望去,一排排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這裡原來是4000畝的閒置荒山。」國家電投正北溝100兆瓦光伏電站負責人蒙井秋說,目前該電站年發電量約1.2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66萬噸。

綠色生態,不僅是承德的「燙金」名片,也催生出更多綠色產業。

「大風颳黃金、河水淌白銀、陽光灑珍珠、溫泉似寶盆」,好生態催生承德清潔能源項目全面開花,清潔能源產業鏈條不斷延伸。該市按照適度發展風電,重點發展光電,深度挖潛水電,積極開發生物質、地熱等清潔能源,加快發展能源裝備製造,強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生產應用產業基地。

持續推進總規模360萬千瓦的豐寧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有序推進百萬千瓦風電基地三期工程,清潔能源電力裝機已達到627.48萬千瓦,年發電109.19億千瓦時。同時,全力支持遠景能源、特變電工、金風科技等裝備生產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在青山綠水間書寫發展優勢,該市以生態為基、文化為魂、旅遊為體,深入推動生態、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化旅遊業。大力引進京津優質醫療服務資源、健康養生養老服務企業,打造國際醫療康養休閒基地。

文化旅遊產業,深入實施「旅遊+」戰略,國家「一號風景大道」、武烈河百裡休閒旅遊帶、皇家文化體驗旅遊帶等7條精品示範帶建成;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蟠龍湖特色小鎮群、怡達山楂小鎮等總投資940億元的40個重點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強力推進;旅遊大數據、「一部手機遊承德」等智慧旅遊平臺日趨完善。

醫療康養產業,以全國中西醫結合腫瘤防治基地為龍頭,以「六位一體抗癌模式」為核心,集中打造將醫療與森林康養、溫泉療養等結合起來、融合發展的京郊醫養基地和中國北方高端康養中心。

大力發展大數據的核心產業、關聯產業和衍生產業,加快建設阿里雲承德大數據可視化研究院,全力建設5個「網際網路+」和8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項目,大數據企業發展到26家。承德先後被列為國家新型工業化大數據產業示範基地、京津冀旅遊大數據示範區、「京津冀大數據走廊」核心支撐城市。

「生態似水,發展如舟。」一年多來,承德堅持轉變發展方式,追求綠色增長,走出了一條將生態資源持續不斷轉化為綠色經濟的特色之路。僅2019年,承德就實施億元以上綠色產業項目281個、完成投資405億元,綠色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高5個百分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0%。

發展綠色農業,用生態建設推動增收脫貧

平泉市臥龍鎮八家村貧困戶劉彥龍一家7口人中有6個病號,他每年農閒外出打工,卻掙不了幾個錢,外債越來越多。

一籌莫展之際,綠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文秀主動找上門來,告訴他可以免費到綠河現代食用菌園區領種兩個菌棚。

「菌棚是園區建好的,菌棒是園區賒的,配套設施是園區提供的,銷售是園區兜底的。」有了好政策,劉彥龍終於靠種植食用菌脫了貧、致了富。

「實施可持續發展示範區議程創新,根本落腳點是為了改善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而對於承德這個河北最大貧困地區來說,實現精準穩定脫貧是必須解決好的重大課題。」承德市市長常麗虹說。

為破解這一難題,該市依託良好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帶動脫貧攻堅。按照「一環六帶」農業產業布局,加快建設食用菌扶貧產業環和蔬菜、中藥材、馬鈴薯、肉類、奶牛、乾鮮果品六大特色扶貧產業帶,實現產業扶貧項目對貧困村和貧困戶「兩個全覆蓋」,形成以產業帶動脫貧致富的發展新格局。

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原則,在貧困人口相對集中的鄉村,因地制宜實施特色種養業扶貧、特色林果業扶貧、光伏扶貧、旅遊扶貧、電商扶貧和家庭手工業扶貧,拓寬脫貧增收渠道。

突出綠色食品、現代中醫藥、醫療康養三大特色,加快發展綠色食品及生物製藥產業,大力推動「食、藥、醫、健、遊」五位一體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全國知名的綠色食品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基地。

綠色食品方面,以「承德山水」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為龍頭,整合全域優質農產品資源打品牌、拓市場,形成了獨具特色與市場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和優勢產業鏈,建設供應京津冀高端消費市場、輻射全國的綠色有機產品加工和集散基地。

生物醫藥方面,加快推動百萬畝中草藥基地建設,深化頸復康、天原藥業等重點企業與中藥材科研院所合作,打造中國北方最大的道地藥材種植加工基地。

截至目前,該市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龍頭企業462家、醫藥製造企業20家,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71.2%,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38.6萬畝。

以綠色農業為依託,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扶貧產業特色化、規模化、園區化。累計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62家,成立農村合作社1.3萬家,貧困人口產業收入佔比達40%。

目前,該市所有貧困縣、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 (河北日報記者 李建成)

相關焦點

  • 文明評論|承德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了我市「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了「1266」發展戰略,為全市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提振信心,開啟新時代全面建設生態強市、魅力承德現代化新徵程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河北加快布局數字經濟 動能轉換「新」中有...
    固安鼎材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任雪豔介紹,該項產品技術有望極大改善OLED顯示面板的性能,為新一代OLED顯示技術提供材料基礎,推動解決國內顯示材料研發「老大難」問題。  記者了解到,作為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基地之一,截至2019年底,固安新型顯示產業基地擁有維信諾(固安)、京東方(河北)等高新技術企業8家,2019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6億元。
  • 《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發布 中國交通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指出,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劉小明表示,交通的可持續發展與全球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在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全部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都與交通相關。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蘭州新區國企「改」出一片新天地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蘭州新區國企「改」出一片新天地近年來,蘭州新區圍繞國家級新區建設,堅持改革引領、機制創新、產業賦能、開放合作,走出了一條具有新區特色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新路子。
  • 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引領我國經濟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實現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邁出了堅實步伐。
  • 奮力譜寫新時代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奮力譜寫新時代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0-12-12 09:28
  • 紅色引領綠色發展抒寫荔波發展新時代答卷
    從浴血淬火的戰爭歲月,到艱苦奮鬥的建設年代,再到波瀾壯闊的改革時期,一代又一代的荔波人在傳承恩銘精神的過程中默默耕耘,恩銘精神在時代發展中不斷充實新的元素,不斷在實踐中升華,成為新時代密切黨群關係,凝心聚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力量源泉。
  • 蘄春:貫徹新發展理念 譜寫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在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縣委縣政府以鐵腕抓好「大保護「,因地制宜發展新產業、建設新平臺、打造新引擎,加快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書寫蘄春答卷。今年10月,李時珍醫藥集團投入700萬元,新上一條大蜜丸系列中成藥產品生產線,預計年底可以增加2000萬元的產值。
  • 培樹品牌專業 推動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常麗虹赴承德護理...
    培樹品牌專業 推動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常麗虹赴承德護理職業學院現場辦公 2020-12-16 2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砥礪奮進開新局—— 河北經濟高質量發展一年間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河北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上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拼搏競進,奮力開創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新局面■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彰顯河北力量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河北全力構築拱衛首都安全的鋼鐵長城,實現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 旗縣區長訪談錄 | 敖漢旗旗長於寶君: 奮力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1月11日至12日,中國共產黨赤峰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提出了全市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關鍵定位。各旗縣區將如何在新徵程上展現新作為、貢獻新力量,如何在赤峰新一輪跨越發展、高質量發展中勇挑重擔、拼搏奮鬥?近日,我市各旗縣區長先後接受《赤峰日報》記者專訪,暢談本地區工作思路和發展藍圖,敬請關注!
  • 河北邯鄲曲周縣:「項目為王」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今年以來,曲周縣瞄準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定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狠抓惠企政策落地,特別以「重點項目建設落實年」行動為契機,始終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貫穿經濟工作的主線來抓,每季度組織一次集中開工活動,撐起了曲周縣高質量發展的脊梁。與之相呼應的是一組組經濟「飄紅」數據。
  • 牢記囑託勇於擔當 奮力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湖南新篇章_旅遊...
    【點睛】我們一定要牢記總書記的殷殷矚託,勇於擔當,再接再厲、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奮勇爭先,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展現新作為,奮力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湖南新篇章。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總書記作出的新指示、新要求、新部署,再次為全面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指路定向、擘畫藍圖。
  • 十三五河北答卷|追求高質量,經濟發展新意盎然
    追求高質量,經濟發展新意盎然——河北以新發展理念落實「三六八九」工作思路紀實⑦近日,第三屆河北國際工業設計周未來城市設計主題展區內,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最新設計的高速動車組列車模型吸引了觀眾目光。以數字經濟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轉」出發展新動能。省委、省政府制定出臺《關於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實施意見》《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優質增量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目前全省已形成石家莊、張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島五個大數據產業基地和一批特色產業園區。
  • 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
    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在我省引起熱烈反響
  • 展現新作為 彰顯新擔當 譜寫新篇章
    展現新作為 彰顯新擔當 譜寫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在全省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麻陽苗族自治縣江口墟鎮公館村的田園風光。湖南幹部群眾紛紛表示,要把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巨大熱情和強大動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全球首家!這個研究院在寧成立
    12月11日,全球首家以「碳中和」命名的研究機構——長三角碳中和戰略發展研究院在南京成立。生態環境部氣候變化事務特別顧問、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解振華線上致辭,全國政協常委、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出席並為研究院揭牌。省人大常委會民宗僑委主任、碳研院院長朱曉明出席。
  • 陝西舉行「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
    今天是「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第十一場,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省林業局局長黨雙忍先生,省林業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保華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我省向深綠色進軍、開啟生態空間綠色革命新徵程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首先,請黨局長介紹總體情況。
  • 王軍訪談(上篇):推動可持續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宏網北京12月1日電(記者 王鏡榕)「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是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其實踐意義在於,基於可監測、可衡量、可統計的原則所構建的指標體系,可綜合反映、科學評判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成效,落實中央所確立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並以此作為指引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作為各級政府「十四五」期間開展績效考核的指揮棒,以期徹底拋棄固守多年、單純追求經濟總量、以GDP規模與速度為核心的經濟評價體系,實現由僵化追求單一的經濟增長目標向構建全面綜合反映、
  • 看中國交通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
    白皮書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交通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介紹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對內服務高質量發展、對外服務高水平開放,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介紹中國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助力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全球交通治理,推動構建全球交通命運共同體的行動和貢獻,展望中國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