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朋友留言問起新魚過水的問題,在這裡給大家多嘮叨幾句自己的看。很多人對新魚過水環節是存在疑問的,包括我自己剛開始養魚那會兒也不怎麼上心,後來死的魚多了,經驗積累的多了,也就漸漸的發現了它的重要性。
當然了,觀賞魚不過水不見得會死魚,過水也不見得就能提高多大成活率,不同魚種的適應能力是不同的,而且魚當時的狀態、水質狀態以及個人手法都是影響因素,對於新魚過水,只能說我們盡力就好了。
新魚過水,我基本上按著三個步驟來,先過溫,再轉水,最後隔離檢疫。最後這一步看情況來定,如果是新開缸則直接入缸觀察,如果是老缸有其他魚,基本會隔離檢疫。對於檢疫這事兒,我是不抱僥倖態度的,一條魚交叉感染一缸不是沒經歷過,當時腸子都悔青了,在這裡也建議大家不要忽視了這一點。
接下來我們來說過水中一些細節性的操作,第一步是過溫,過溫其實就是讓新魚袋子裡的水與原缸水溫度一致。在這裡說兩種情況:一種是發現新魚狀態不好,有側遊或躺底等的不良狀況,一般先不急著過溫,而是把袋子拆開,把新魚和袋子裡的水一起倒進盆子,然後爆氧,讓魚緩一緩,至於緩多久就看魚的珍貴程度和自己的耐心了;另一種是觀察魚沒問題,可以繼續過溫的程序,過溫的時間完全看袋子裡裝多少水,一般二三十分鐘足以;
過完水溫,把魚和袋子中的水一同倒進盆裡準備轉水。轉水是把缸裡水緩慢注入盆裡,讓魚逐漸適宜魚缸中的水質,需要注意的是注水速度一定要慢,我基本是用打氣用的軟管引流,在軟管中間打個結或用夾子夾住來減緩水流。我基本是按1:1的比例來注水,一般時間控制在30-40分鐘左右。另外,網上也有很多過水花費三五個小時的例子,其實全看魚的珍貴程度,總的來說這個注水過程越緩慢,魚就越容易適應你的環境,後續發病的概率就越低。
最後是檢疫,新缸入缸檢疫,老缸隔離檢疫,這是我遵循的原則,大家可以參考。檢疫的方法前兩天的文章也有提過,是個簡易的手法,有興趣的也可以翻回去看看。另外要提醒新手轉水用的水不要倒回魚缸,只撈魚就行了。如果倒缸或合缸也要過水,按上邊的方法來做就可以,就不多說了。
以上就是新魚過水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大家,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相互學習相互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