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信公號我們都是紀檢人,文:火燒雲。歡迎原創稿件,採用就有獎勵,郵箱:wesword@qq.com。【2017年度原創作品772】「我們都是紀檢人」有獎徵稿啟事!啟事!啟事!
巡察工作急待加強與創新
中紀委網站6月28日刊發系列文章【深化政治巡察 發揮利劍作用】(二),標題為《巡察發現管黨治黨方面問題20.3萬個 推動主體責任傳導到黨組織神經末梢》,文中列舉了湖南省湘潭市委政法委「黨的領導弱化,履行黨委領導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職能不夠充分」、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委管黨治黨重部署輕落實、重業務輕黨建、重形式輕實效、重機關輕基層」,及江西省武寧縣泉口鎮黨委「黨的建設缺失、履行『兩個責任』不到位、村財務管理不力」等情況。從全國範圍來看,這幾個地方的突出問題也帶有很大的普遍性,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
去年底至今,我連續兩次被抽調到縣委巡察組,先後參與對兩個部門的政治巡察工作。如今兩輪巡察都已結束,我得以從整體視角審視和總結所經歷的巡察工作,心裡很多感受,不吐不快。
感受一:黨的領導普遍弱化。
部門黨的領導弱化,表現為:中心組學習不正常,走過場,擺形式;工作安排多以政代黨,極少專門研究黨建工作;黨組織機構僵化,一些基層黨組織不正常換屆;組織生活不正常,部分黨員不清楚自己在哪個黨支部,黨費交納不及時或者不足額,等等。由於黨組織核心作用發揮不力,導致一系列問題的出現:一些黨員幹部黨性觀念淡化,思想上、行動上對黨的忠誠度大大降低,不願學習,懶政、怠政現象普遍,廉政問題多發,有的部門甚至發生刑事案件。
感受二:紀檢監督表現不力。
主要表現為:紀檢監察力量薄弱或者缺失;紀檢監督缺乏主動性,有應付現象;紀檢監督乏力,有時「隔靴搔癢」,不敢觸及問題的實質,怕得罪人;紀檢幹部學習能力不足,無法開展深層次和專業層面的監督;財務管理混亂,徇私舞弊行為比比皆是,等等。由於監督力量不同程度的缺失,導致中層幹部、重點崗位工作人員無視黨紀政紀,違規違紀現象多發,有的地方還比較嚴重,個別案例觸目驚心。
感受三:中層幹部權力任性。
主要表現為:一些中層幹部以及重點崗位的工作人員手握實權,肆意妄為;主觀上千方百計套取國家資金,中飽私囊,有的數額還比較大;有的和群眾內外策應勾結,監守自盜;有的近水樓臺,利益先沾,等等。中層幹部和重點崗位工作人員違規違紀現象多發,既敗壞了部門形象,又傷害了廣大群眾的心,群眾敢努不敢言。
感受四:巡察結果轉化緩慢。
在巡察過程中,許多問題經過深入摸排,線索和證據都基本「做實」,由於巡察組沒有執行權,所以基本「做實」的線索必須在巡察工作結束時移交給紀委。固然,我們不能排除上交的個別線索經查後不實或者證據不足,但多數線索應該能夠立案。然而一段時間過去了,有問題的人員並沒有受到相應的處理,巡察工作呈現出有始無終、不了了之的現象,巡察之於問題人員似乎無關痛癢。
針對以上情況,為增強巡察工作的效果和震懾力,我個人認為,巡察工作應該在以下幾方面進行加強與創新:
一是強化巡察「回頭看」制度。由原巡察組人員參與進行,重點查看被巡察單位的整改效果;
二是建立案件查處反饋制度。線索的查處情況,由查辦主體向巡察組進行集中反饋,接受巡察組監督;
三是創新巡察人員管理制度。巡察人員應相對固定,必要時納入紀委幹部序列,落實相關待遇,消除巡察人員的後顧之憂;
四是深化跨區域巡察制度。應積極向上級紀委反映基層人際關係複雜的實情,促進跨區域巡察工作經常化、制度化,爭取巡察效果的最大化。
【巡之劍】巡察意見反饋應把好三個關口 | 763
【巡之劍】巡察「三查九看」法 | 755
【巡之劍】關於規範撰寫縣級巡察報告的思考 | 728
【洞見】如何提高巡察報告的質量? | 723
【洞見】做好巡察工作秘籍:「八要三轉變」 | 643
【洞見】一位巡察組組長的三點體會 | 639
【洞見】縣級巡察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636
【實務】怎樣撰寫一份好的巡察報告?務必把握三個基本要素 | 634
【實務】建設項目巡察方法漫談:11個關鍵點要搞定 | 606
【實務】關於市縣開展巡察工作的幾點思考:五步工作法 | 615
【洞見】如何有效推進巡視巡察三級聯動?| 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