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

2021-01-12 知書知史

2020已經過去,2021年已經來臨。許多人認為2020年是鼠年,所以在過去發生了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自然對2020年更加充滿期待。但是實際上按照我們國家的曆法,2020年還沒有過去,因為對於中國人來說,過春節才是真正的過年。

當今的紀年方法,採用國際通用的紀年方法,即所謂的公曆或陽曆。而且,我們的古代祖先一般都是根據農曆或陰曆來確定時間和節氣。曆書的紀年法流傳已久,它對我們的生活起著指導作用。

傳說,我國早在幾千年前就誕生了一批天文學家,他們根據星月的陰缺,確定了曆法。傳統的歷曆紀年方法有二十四節氣,在歷歷中找不到精確的描述。

在我國,也有一個古老的說法,即「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文字解釋就是七年內鬥難碰上閏九月的情形,一百年內碰上初一是立春的情形。

許多人都覺得奇怪,我們只聽說過閏年,那麼閏年九月意味著什麼呢?農曆九月,實際上就是兩個九個月,閏月,也是我國古代曆法的一種,在中國古代曆法中,閏月是三年閏一個月,五年閏2個月,19年閏7個月。每一年的閏年所加上的月份叫做閏月。

農曆九月是指一年有兩個九個月的意思。閏月的出現頻率比之前稍高一些,但在21世紀之後較少出現。二十一世紀只有2014年將是這樣的,比如9月,而下次將是22世紀的2109年。因此遠非古人說的七年一閏那麼簡單。

而且立春到大年初一就不像以前說的那麼難了,我們將要經歷的大年初一將是2038和2087,這兩個時間間隔大約50年,也就不是那麼誇張了。

立春是寒冬結束的標誌,如果立春和新年的第一天是同一天,那麼就可以證明立春從開始到結束都會是一個很好的年頭,而且很有希望。古人喜歡閏月,是因為九月是一個豐收的月份,如果時間長了,莊稼產量就會增加,老百姓的日子就會好過些。

不過到了現在,大家已經不太在意這種說法了,只要我們認真地過好每一天,那麼每天都是好日子。

相關焦點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
    導語: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說的就是一種現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
  • 農村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和年份、日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七年難逢九年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雖然每19年中就會出現7個閏月,但是閏九月卻很少見。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但是立春節氣卻很難會和大年初一相遇,用百年難遇來形容絲毫不過分。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今年能遇上嗎?
    比如說,小編下面要講的這句農村老人經常講的: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這啥意思呢?說到這句俗語,筆者首先要和大家說一下曆法,畢竟它是全國通用的。其實曆法指的是陽曆,比如我們國家規定的某些法定的節假日,都是根據陽曆來算的。說到陽曆筆者就要說和它對應的一種,它就是陰曆,也就是農曆。
  • 為什麼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遇難逢初一春」?有什麼道理嗎?
    七年難逢九月閏,意思七個閏年中,也難有一次閏九月,可見閏九月的年份很少,很難遇到。為什麼會有閏月?哪年置閏月?置閏的月份有什麼規律?為什麼很少閏九月?為什麼要說七年難逢,而不說十年、八年難逢?為什麼會有閏月?
  • 俗語『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有啥講究?
    一、七年難遇九月閏置閏法的規則是依據與陽曆回歸年相關的二十四節氣來定的,閏月指的是陰陽曆中的一種現象,主要為了克服天時與曆法不合、時序錯亂顛倒這一缺點,民間有3年閏1個月,5年閏2個月的說法,而閏九月太難了,比如上一次閏九月是在2014年,到2109年才能再一次閏九月,相差近百年,說明閏九月很稀罕
  • 俗語常說「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今年啥時立春?
    有沒有聽過這樣的句子:「七年九月難逢閏,百年初春」?立春節最重要,它代表著新年的開始,農民們應該開始忙起來了。翻一翻日程表,你就會發現2021年的立春已經過去了。實際上是在除夕的時候。今年又被稱為寡婦年。
  • 老農說:有個立春日百年難逢,要等到2087年了!是啥意思?
    近來,常聽到村中老人們談「有個立春日百年難逢!」,是啥意思?眼下正值農村殺豬季節,春節馬上就來了,2018即將離去。農村也開始熱鬧起來了,很多外出的的朋友也陸續回村裡。關於無春年份的稱呼,各地各有不同,在南方多稱其為「盲年」;北方則大多稱其「寡婦年」此外還有「盲春」、 「啞年」等叫法,也就是說它與立春節氣有直接關係。村中老人說:有個立春日百年難逢!真有其事嗎?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這句農諺呢?
  •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寡,鼠年逢雙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百年難遇寡,鼠年逢雙春」,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寡」?百年難遇寡其實「寡婦年」並不是百年難遇,只是以前人覺得比較少而已,比如2016年和2013年都是沒有立春的,只是以前人用這個詞語來形容少見而已。因為每19年中就會出現七個閏月,那麼也就會有七個年頭沒有立春,所以說百年難遇就有點誇張了。
  • 俗語:「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幾月?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不能閏八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農村老人說:「閏七不閏八」,為何如此說?2020鼠年是閏幾月?
    在這些舊俗中就有過就有「閏七不閏八,閏八見刀殺」的說法,意思是指到閏七月,百姓們就會挨餓,田地莊稼會遇上災禍,閏八月就會出現天災人禍,尤其容易出現兵荒馬亂的亂世,這個說法當然是毫無根據可言的。我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在許多地方會不定期地出現一些自然災害,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都是無法抵禦的重大劫難。
  • 告知大家:「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
    ,閏八過刀殺」,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閏月是閏的七月的話,那麼就會出現嚴重的自然災害,要是閏八月的話就會出現戰爭。其實結合古代的歷史背景,還是有些道理的,在古代,人們都是靠天吃飯,所以要是遇到了自然災害,人們沒有飯吃,自然就會想要造反,所以自然災害也就總是和戰爭聯繫在一起。
  • 養生知識:「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
    2020年是閏幾月?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不能閏八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養生須知:「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幾月?
    2020年是閏幾月?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不能閏八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農曆九月到,俗語「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啥意思?
    今天已經正式步入農曆九月了,這也預示著農曆八月已經結束。而我國目前已經逐漸從深秋慢慢的步入冬季了。農曆也是我們所說的陰曆,它是和陽曆相區別的。而農曆九月到來,農村有關於很多九月的氣候諺語,其中「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這是什麼意思?九月初一和重陽天氣對後期農業有何影響?
  • 百年一遇閏九月 回娘家送禮籺
  • 「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春年」是啥意思?2020年是什麼年?
    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人生經歷,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寶貴的經驗雜談,並以俗語亦或者是諺語的形式表達出來,希望能夠給後世的我們一點啟示,從而少走彎路,比如「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春年」便是一句經典的俗語。
  • 2020年是雙春年,農村老人常說「鼠年難逢雙春年」,有何說法?
    由於春代表萬物生機,朽木遇春,萬物復甦,春也代表著生命力,而一年中有兩個立春就更加難得了。因此才有人們說的「鼠年難逢雙立春」的說法。比如雙春節往年有2012年,2014年,2017年,2020年都是雙春年。而為何2020年是庚子鼠年呢?這也是根據我國曆法十二地支的順序推算而來。
  • 俗語「鼠年難逢雙春年」,什麼叫雙春年,2020鼠年是雙春年嗎?
    古人有句俗話說「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春年」,講的也是鼠年這道坎,這句話如何理解呢?寡婦年和雙春年?中國的傳統曆法——農曆,是一種陰陽曆,計算起來非常繁瑣,但絕對比世界通用的公曆(太陽曆)更為科學。
  • 農村俗語「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的意思是,當農曆年中有兩個立春節氣時,當年的雨水會很充沛,當農曆年中沒有立春節氣時,當年將會是風調雨順的一年,莊稼將會迎來一個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