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鋼筋工人摔斷鋼筋的視頻,火了。他能火,不是因為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而是因為不懂行的人,太多。
當時視頻一出,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鋼筋的屈服強度因外力達到了極限,造成鋼筋變脆了。說白了,就是後來官方解釋的那樣,多次彎曲鋼筋,使其韌性和塑性功能降低的結果。視頻發布者,玩了一個很好玩的事情。更淺顯一些的解釋,就像大家都玩的鋁絲一樣,反覆彎折幾次,鋁絲就會被折斷。就這麼簡單。
然而,評論裡卻有大量的人去謾罵施工方,去質疑工程質量。甚至在鑑定結構及官方解釋發出以後,還有大量的人不相信,直言是在掩蓋事實,給偷工減料找藉口。
誠然,視頻發布者為博取眼球,跟大家開這麼一個玩笑,實屬不該。造成的輿論後果,極其嚴重,理應受到譴責。但是,反過來看,這件事都是誰在帶節奏?
在視頻剛出現的時候,評論中就有專業的人士指出出現這種情況的猜測及解釋。除了上文中指出的反覆彎折外,還有一種解釋是含碳量太高。但是,都被人罵的不敢再多說一句。是的,你沒看錯,鋼筋中是含碳的,不只有鐵。如果是單獨拿出來,跟你說,你家房子的鋼筋裡,摻了碳,你會不會一跳老高,轉手就抓起手機,跳著高的罵開發商滅絕人性?是啊,蓋樓用的鋼筋,怎麼可以摻雜質,這不是拿生命開玩笑?
由於房價問題,造成民眾對房子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研究房子材料、施工、服務等問題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非專業人士,對於這些問題的看法,大都是從主觀上來認識,而不是基於客觀的規範規定上。同時,建築施工中的要求和規範要求,很多地方都與大家用眼睛看到的不一樣,甚至說差距極大。因此,在對於同一件事的認識上,偏差不可避免的產生了。
比如,陽臺。
陽臺垮塌事故,多次出現在新聞中。為了陽臺能夠牢固的附著在建築物主體上,在圖紙設計階段,就有兩種連接形式。一種是鋼筋直接與樓板同時鋪設,另一種是後期植筋。相比較而言,前一種更牢固。但是不是說,後一種就不行。施工質量不達標的話,即使是與樓板同時鋪設的,也容易塌落。
基於以上認知,在涉及陽臺的問題上,大多數網友都會問一個問題:這樣的陽臺牢固嗎,會不會塌?
有這個疑問,說明確實是對房子的構造有了解。但是,這個了解足夠嗎?不夠。所以,有這個疑問是好事,但是不要拿著個疑問去公開的質疑或反駁專業的回答。
因為,陽臺還分內陽臺和外陽臺,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凸陽臺和凹陽臺。簡單說,外陽臺是凸出於建築物的,在主體結構之外;內陽臺是在建築物之內,被主體包圍的。外陽臺涉及到的問題比較多,而內陽臺的底板,跟你家客廳的底板,幾乎沒什麼差別。你認為會塌嗎?如果你在內陽臺的質量問題上,與專業回答去較真,我覺得這是自找沒趣。
抖音上曾有一個關於內陽臺的設計。說,將陽臺地面加高35公分,然後陽臺一側設洗衣機、洗臉盆等;另一側設置電腦桌。乍一看,空間利用完美,裝修效果極佳。欣賞的人,有很多,提出質疑的也有不少。欣賞的人,沒的說。提出質疑的人,卻分成了兩類。一類是站在專業角度去質疑,這樣裝修,在防水防潮的處理上,會不會有問題;扣除地面厚度,加高的厚度以及頂部衣架佔有空間之後,活動空間是否滿足等。而另一類則純粹是抖機靈,在別人回答了他這陽臺不會塌之後,直接反駁說陽臺都塌了那麼多了,這個怎麼就不可能塌?進而聯想到施工質量、材料是否合格,甚至有人借題發揮,開始謾罵整個房地產界沒有人性。
南京地鐵鋼筋一摔就斷的調查結果,絕不會有問題。就像有網友所說的,按鋼筋的存儲和運輸條件,真像視頻中那樣的話,沒到工地就已經碎成渣了。
所以,在自己不了解的領域,不要梗著脖子跟別人硬槓。不要輕易地用自己的認知去質疑專業的回覆。就算回復有問題,自有專業人士去質疑,相信,他們的質疑不比你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