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釣友問老高,酒米到底應該怎麼製作。其實酒米製作並不複雜,只要材料齊備,半個小時左右就能泡製成功,剩下便是密封保存了。稍微有些技術含量,或者說是難點的便是材料的準備。本文並不介紹具體的配方,如果想了解,可以看筆者以前發布的視頻,那裡有詳細的泡製過程。本文談一談酒米泡製的思路,只要掌握這點,相信釣友也能泡製出效果極佳的酒米。
酒米的泡製思路
酒米顧名思義,離不開酒和米。先說米,最常用的是碎米、小米,體積味型、散發穀物香味,且它們都有較高的可塑性,即能夠接受、容納其他味型。其實不管是碎米,還是小米,投入水中,魚也能會吞食,問題的關鍵是,魚依靠嗅覺覓食,碎米的味型相比常用的窩料、餌料要清淡許多,因此想要把魚誘到窩子,需要較長的時間,對於釣魚而言,顯然不合適。所以需要添加其他誘魚物質,提升或豐富它的味型,常有的物質有蜂蜜、藥酒、釣魚小藥、麯酒等等。另外,水體環境、魚情複雜多用,導致魚的狀態不盡相同,為適用各種魚情,以獲得較多的吃口,所以產生配方問題。最近筆者分享了兩個酒米配方視頻,一個酒米多用在深秋、冬季水溫較低的時候,一個酒米廣譜性較好,一年時間水溫波動不宜太大的時間均能使用。
酒米泡製的細節
但凡成功做成某個產品,均離不開細節的把控,酒米泡製同樣如此,這點毋庸置疑。
酒米的米,或購買後直接泡製,或小火慢炒,兩者都用各自的優勢,但到底哪個效果更佳, 目前還未有詳盡的對比。直接使用保持了穀物自然的清香,但微炒後的米,穀物香味濃鬱。需要特意指出的是,儘量微炒,避免大火猛炒,否則極容易導致米顆粒受熱龜裂、粉化,反而不利於米顆粒儲存其他誘魚物質。
蜂蜜是酒米泡製不可或缺的材料,幾乎所有的釣魚人泡製時都需要。酒米添加蜂蜜,提升米的甜度,吸引鯽魚、鯉魚不假,但不是重點,否則可直接添加紅糖,價格低廉且甜度不低。重要的是蜂蜜呈黏稠狀,它可在米顆粒的外殼形成一層保護膜,將其他誘魚物質緊緊的包裹起來,與米充分接觸,加速物質滲入米顆粒內部。但蜂蜜不宜添加過量,筆者一般1斤的配30毫升的蜂蜜即可。如果蜂蜜添加過濾,容易造成蜂蜜稀少酒米的水分,導致酒米缺水板結成塊,誘魚效果大大衰減。
藥酒是酒米呈現強刺激和針對性的關鍵。藥酒配方眾多,原理類似,都是通過高度麯酒將香料、或中草藥裡面含有的誘魚物質,萃取出來而獲得的液體酒。這些攜帶誘魚物質的藥酒在通過浸泡米顆粒,從而具有較強的誘魚功能。藥酒常見的中草藥有公丁香、阿魏、白芷、山奈等等,它們針對不同水域的魚情表現出不同的效果。比如阿魏,蒜臭味濃鬱,可刺激大魚的中樞神經,使其產生飢餓感,促進它的攝食。但刺激強烈,多用在冬季水溫較大的時間段。同樣像肉桂、山楂等都有它們的使用規律,這需要釣友實踐中學習、積累。
釣魚小藥同樣不可小覷,它更多的是彌補藥酒的不足之處。藥酒味型濃鬱,耐持久,浸泡後的酒米長時間氣味不散,但傳播性略有不足。而釣魚小藥在水體易於傳播,但持久性略差,所以像牛B鯽等小藥,經常搭配藥酒使用,兩者相輔相成,大幅度提升酒米誘魚能力。
寫在後面
酒米作為眾多窩料的一員,相比其他窩料,更容易被釣魚人泡製。筆者接觸的幾個縣城老大爺,都是自己泡製酒米,每次釣魚散上幾把,蚯蚓做餌,便愉快的垂釣起來。而酒米的泡製方法,大同小異,其實更多是對細節的把控,及應用水域的選擇,這樣施釣獲得好魚情、好漁獲的機率,將會大大增加。
原創:釣魚人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