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懶懶
上個月時,刷微博看到黃磊又給媳婦做好吃的:雖然是簡單的芝麻醬花卷,看起來也是挺有食慾的。而黃小廚這種「撒狗糧」的方式,又讓很多人羨慕了。當時看這條微博時,心裡一直好奇「芝麻醬花卷」到底是什麼味道,心裡想:要不我也試一試?
雖當時有了這個想法,但真正實施起來也就是一個月之後了,而這幾天樂樂吃饅頭總是不香,還會跟我嘟囔:「媽媽,我不愛吃白饅頭。」當時,就突然想起了「黃小廚」的芝麻醬花卷,這一次動個真格。
因為是給孩子吃,所以我選用的芝麻醬花卷是鹹味的,跟黃磊的「甜口芝麻醬花卷」還是有點區別。而在查找網絡時才知道,這甜芝麻醬花卷還是老北京傳統的面點,被稱為「中式髒髒包」,看來在吃的方面我又落後了。
而給孩子做芝麻醬花卷,我選取的材料有這幾種:中筋麵粉400克、酵母4克、白糖3克、芝麻醬3湯勺、適量香油、適量十三香、乾麵粉2湯勺、溫水220克。
大概的步驟跟我們一般的蒸饅頭的步驟差不多,主要分為以下幾步:
1. 和面
做過饅頭的人都知道,和面一般是先用溫水把酵母化開,這一步是為了保證酵母發揮最大作用,一般合適的溫度是35度左右,也就是摸起來不燙手。太涼,發酵比較慢,太熱可能會把酵母菌燙死,反而起不到作用。
而我在和面時,也喜歡在裡面加一點白糖,味道上不會甜,但是會讓發酵效果更好,而且還少了一些酸味兒。
把酵母和糖在溫水裡化開,然後一點點加到麵粉裡,和成比較光滑的麵團,不軟又不硬。而因為每種麵粉吸水分的程度是不一樣的,也不能完全照搬菜譜來,還得根據實際情況加面或者是水。
2. 準備調製芝麻醬
如果是芝麻醬比較稠,可以在調製芝麻醬的過程中加點香油,即使是要加水也只能是少量涼水,不能加熱水。芝麻醬中放點鹽調一下味道,然後再加入一點點十三香。最關鍵的一步:在芝麻醬中加入兩勺麵粉,等到抹醬時就不會流得到處都是了。
準備做芝麻醬花卷之前,我看到有菜譜中提到:「要在芝麻醬中加麵粉」,當時還不明白為什麼。輪到我自己做的時候,往上面塗芝麻醬時,才發現忘記加麵粉了,而芝麻醬因為具備流動性,所以卷花卷有點難。所以,這個要點還是要記住的。
3. 擀麵,做花卷
等到麵團發酵到之前的2倍大時,說明發酵得比較成功了。這個時候就可以把麵團拿出來多揉揉排排氣。把麵團擀得薄一點,然後在上面均勻塗上芝麻醬,從下面一點點往上面捲起來。然後輕輕壓一下,切成大小均勻的小劑子。把兩個差不多大小的小劑子疊在一起,用筷子壓一下,然後再拉一下兩邊,扭成自己喜歡的形狀就可以了。
4. 上鍋蒸
花卷做好形狀之後,一定要放入鍋裡二次發酵,時間根據室內溫度20分鐘到40分鐘之間,看著比著之前脹大了才可以。
同時,花卷上鍋可以選擇涼水上鍋蒸,讓花卷均勻受熱,會變得更加柔軟。一般大小的花卷上鍋蒸大概20分鐘,然後繼續在鍋裡燜3分鐘再出鍋。
剛出鍋的芝麻醬小花卷滿屋飄香,孩子尋著味道跑過來,還沒等涼透,一個小花卷就進肚子裡了。
而芝麻醬對於孩子來說也是絕好的食材,因為裡面鈣的含量比較高,給孩子吃特別好。想藉助食材給孩子補鈣的寶媽,快來試試好看又好吃的小花卷吧!
-----------------------
關注【獨一無二的媽媽味道】,給孩子做飯不發愁,每個人都能成為厲害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