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在大渡河邊,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為什麼全軍覆沒?

2020-12-22 鬼說天下

1935年5月29日,紅四團飛奪瀘定橋。中央紅軍立刻通過瀘定橋渡過了大渡河,讓蔣介石變紅軍為「石達開第二」的圖謀成為泡影。那麼同樣是在大渡河邊,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當年為什麼全軍覆沒呢?

首先,由於各種原因,石達開直到抵達大渡河邊時都沒能爭取到當地百姓和少數民族的支持,嚴重拖慢他的行軍速度,比如石達開穿過彝區比紅軍足足慢了八天,清軍有時間調集優勢兵力進行合圍石達開。

其次,到達大渡河安順場的石達開已經完全喪失了「羽翼天朝」的才略,連續犯下了多個錯誤,比如沒有及時組織渡河,在安順場渡河無望後沒有及時出兵搶佔瀘定橋,在清軍即將合圍時沒有及時突圍等等。

雖然大渡河當時在安順場確實出現了百年不遇的大水,導致石達開渡河困難。然而石達開在足足三天的時間裡竟然沒有實行任何挽救措施,在到達安順場之後,石達開幾乎是坐在那裡等著清軍將自己包圍。

最後,由於天京事變和多年無果的流浪作戰,石達開率領的太平軍早已喪失繼續奮戰的意志和凝聚力,石達開本人也是目標模糊。石達開之所以沒及時渡河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渡河北上與南下之間舉棋不定。

正因如此,當清軍完成包圍圈之時,石達開幾乎是沒有抵抗地放下了武器,石部太平軍也是如此。可以說石達開的太平軍的堅持奮戰的意志已經完全崩潰了,就算僥倖渡過大渡河也走不了多遠。

相關焦點

  • 翼王石達開勇猛善戰,為何在大渡河全軍覆沒?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的名將,他在天京事變以後,負氣帶領十萬大軍出走,最後在大渡河全軍覆沒,按理說他也是個身經百戰的將軍,就算是打了敗仗也不至於全軍覆沒,但結局是不但敗了,自己還被俘虜。石達開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八歲的他就開始自立門戶生活,十九歲時就已經統帥三軍。
  • 戲劇《悲歌大渡河》——關於翼王石達開失敗的過程
    戲劇《悲歌大渡河》——關於翼王石達開失敗的過程創作和發布說明:這部歌劇是筆者的作品之一。為的是以歌劇、詩詞、故事的形式,將1863年太平軍翼王石達開在大渡河的失敗過程,藝術地展現給閱讀人。社會興則歌劇、詩詞興!中共黨十一屆三會全會,改革開放幾十年後,中國社會已經極大地興旺。
  • 在安順場渡河無望之後,翼王石達開為什麼沒有搶佔瀘定橋?
    1935年5月,中央紅軍抵達大渡河畔的安順場,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其實多年前就是在安順場陷入清軍包圍而全軍覆沒的。因此蔣介石調集重兵,滿懷信心地要把大渡河畔的中央紅軍變成「石達開第二」。中央紅軍在幾天之內無法全部從安順場渡過大渡河,確實有成為「石達開第二」的巨大風險。
  • 經常打勝仗的石達開,為什麼在出走之後連戰連敗,最終全軍覆沒
    最初圍繞在洪秀全身邊的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楊秀清等人,都是很優秀的,作戰勇猛,但是以上這些人當中,對太平天國影響最大的還是楊秀清和石達開,在定都天京之後,洪秀全對楊秀清產生了猜忌,於是下令誅殺東王楊秀清,因為楊秀清的被殺牽連到了他的部下2萬多人也慘遭屠戮,在外帶兵作戰的翼王石達開,震驚於洪秀全的濫殺無辜,帶兵出走。
  •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能在大渡河畔不死嗎
    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是太平天國主要將領之一,他是廣西貴縣(今貴港)客家人,十六歲受訪出山,十九歲統帥千軍萬馬,二十歲獲封翼王,三十二歲兵敗大渡河英勇就義於成都
  • 歷史見聞:為什麼石達開過不了大渡河?因為一個女人導致全軍覆沒
    但是天降大雨,石達開延誤了三天,三天過後清軍陸續布防,太平軍強渡不成反而陷入險境,後來石達開接受了四川總督駱秉章的勸降,太平軍也全軍覆沒。多年以後,紅軍同樣到此,但是紅軍卻渡過了大渡河。當年石達開為什麼過不了大渡河?我們看看原因。
  • 翼王石達開給兒子慶生招致兵敗大渡河?到底是石王傻還是世人傻
    1863年5月,石達開欲畢其功於一役,再次突入四川,渡過金沙江,北進到寧遠,要搶渡大渡河,經雅安襲取成都。可是,大渡河竟成石達開的滑鐵盧,全軍覆沒。石達開一代戰神,為何在大渡河畔成為一隻困虎,就擒於清軍?
  • 翼王石達開的悲劇結局
    他文武雙全,富有韜略,二十歲就被封為翼王。太平天國史專家羅爾綱點評他是太平天國裡面一個最富有謀略的人物,他帶領的軍隊曾擊敗如日中天的湘軍水師,並差一點生擒曾國藩。然而這麼一個文韜武略的人,卻在大渡河邊兵敗身死,歷史的究竟是如何呢,讓我們好好回顧一下,吸取歷史的教訓。其一,紮營犯了兵家的大忌。
  • 石達開第14位妻子,在大渡河畔生下兒子,結果怎樣?
    1863年6月,曾經的一代戰神,吊打中興名臣曾國藩、胡林翼的翼王五千歲石達開帶領大軍來到大渡河畔,準備直取成都,在四川建立根據地。此時,他的夫人生下一幼子,活潑可愛。為了給孩子慶生,翼王下令大軍痛飲三天三夜,結果河水暴漲,無法渡河,最終全軍覆沒。那麼,石達開夫人在大渡河畔生下的這個兒子,結果怎樣呢?
  • 歷史探秘:太平天國「翼王五千歲石達開」遇難的歷史真相
    呂海峰話說,多少年來,關於翼王石達開的民間故事有很多,甚至,在有的故事當中,他已經成為了一個忠義與智慧的化身。那麼,這樣一個很有正面意義的傳奇英雄,究竟是怎麼死的呢?首先,回首石達開,他出生於1831年3月,小名也叫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今貴港)客家人。
  • 翼王石達開之死:被2位三流將領壓著打,11位夫人自殺
    一八六○年七月,石達開拒返天京,彭大順、童容海等七十多名將領,沿路從翼王手中接過二十萬雜牌軍,率軍北上回太平天國,向江西境內注入李秀成西徵軍團。二十萬大軍北上天京,拉開了石達開被殺的序幕。但石達開並沒有放棄進軍四川的計劃,聽到李永和、藍大順起事的消息,他決定殺入四川,成就霸業。石達開這次入川,非但不能建立根據地,還弄得全軍覆沒,被凌遲處死。那麼,斯達克斯會是如何慘敗的呢?在大渡河邊猶豫不決,被2名三流將軍擊斃,11名夫人(王娘)自殺,英雄落幕。
  • 大渡河之戰:2位三流將領,追著「戰神」石達開弔打
    1863年6月,曾經追著中興名臣,號稱「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吊打的翼王五千歲石達開,在大渡河畔陷入絕境,無奈之下主動「請降」,受凌遲處死。翼王石達開,太平天國一代「戰神」,居然落得如此悲慘下場,著實可悲、可惜、可嘆。那麼,大渡河之戰,究竟是誰擊敗了石達開,他們可否是清朝名將呢?
  • 揭秘太平天國石達開轉戰十餘省兵敗大渡河之謎
    翼王石達開,一個響噹噹的天國豪傑,因天京事變而憤然出走,已經是頗有懸疑色彩的事件。在石達開出走以後,憑藉他的威望和才能,原本陸續壯大隊伍到十幾二十萬,結果因為沒有目標沒有地盤,又輾轉消耗,削弱實力,最後在四川大渡河畔陷入絕境,成為一個可悲可嘆的符號。
  • 石達開兵敗大渡河實景圖:因一意外情況,紫打地和瀘定橋都過不去
    1847年石達開16歲,洪秀全慕名來訪,邀其共圖大計,石達開慨然允諾,3年後毀家紓難,率四千餘人參加金田起義,被封左軍主將、翼王,意為「羽翼天朝」。 石達開雕塑。石達開作為太平天國集團裡的中堅人物,16歲受訪出山,19歲統帥千軍萬馬,20歲獲封翼王,32歲英勇就義。他正是因為沒有能渡過大渡河才全軍覆沒,被清軍所殺。
  • 「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石達開在大渡河到底經歷了什麼?
    鹹豐十一年(1861)年9月,為建立四川根據地,石達開自桂南北上,於同治元年(1862年)初經湖北入川,自此,石達開轉戰川黔滇三省,先後四進四川,終於同治二年(1863年)4月兵不血刃渡過金沙江,突破長江防線。 同治二年(1863年)5月14日,石達開部抵達大渡河南岸的紫打地(今安順場)。5月17日,石達開開始組織強渡大渡河。
  • 石達開為何兵敗大渡河3——石達開本人犯了什麼錯誤?
    蘇曼殊繪: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夜嘯圖在昨天和前天,小編已經從天氣地理和敵軍的角度解析了石達開兵敗大渡河的經過。如今,終於要寫到這篇文章最核心內容了。最要命的是,石達開剛到紫打地時,松林河上的橋並未拆毀。儘管當時王應元便在橋的那一邊防守,但若是猛攻,以他區區幾百人又焉能阻擋石達開?小編行文至此,真不禁扼腕。2、沒有處理好民族關係。嶺承恩的孫子嶺光電在《石達開在涼山失敗之經過》中爆料,石達開的隊伍在大渡河一戰前後,紀律並不好,得罪了當地的彝民。也許有人會說,這都是土司剝削階級對石達開的污衊。
  • ​同是義軍、孤軍,為什麼石達開全軍覆沒被凌遲,而紅軍則安然無事
    石達開的悲劇1863年6月的一天,在四川四部的大渡河邊,翼王石達開面對著上千名將士,心中不禁悲涼:無路可走了。
  • 太平天國裡最厲害的王,除了翼王石達開,您最佩服哪位?
    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持續了14年之久,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在太平天國歷史中湧現出不少有才能、有魄力的領袖,他們都先後封王,其中翼王石達開最讓我們扼腕嘆息,他的失敗也成為太平天國最悲壯的史詩! 如果給太平天國各王按照歷史功績排個序的話,第一位當然是天王洪秀全,其次,翼王石達開。
  • 石達開:太平天國悲情英雄
    20歲成太平天國領袖  石達開,1831年出生於廣西貴縣(今貴港)一個富裕的農家。1851年,太平天國在永安建制,石達開被晉封為「翼王五千歲」,意為「羽翼天朝」(註:當時,在天王洪秀全之下,還封有「五王」,即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這時,石達開年僅20歲。  在從廣西向金陵(今南京)進軍的途中,石達開與西王蕭朝貴一起,被委任為「開通前路」的先鋒。
  • 翼王石達開單飛,是翅膀硬了,還是誤判形勢?
    1851年12月,洪秀全在永安發布「封五王詔」,冊封楊秀清為東王,管轄東方各國;冊封蕭朝貴為西王,管轄西方各國;冊封馮雲山南王,管轄南方各國;冊封韋昌輝北王,管轄北方各國;冊封石達開翼王,寓意羽翼天朝。所封諸王,受東王節制,此為永安建制,楊、蕭、馮、韋、石,成為「首義五王」,是太平天國最初之核心班底。相對前面4位王爺,石達開少兩樣東西:軍師頭銜,直屬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