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快速簡單的梳洗後,匆匆踏上上班的路途,穿過狹窄的停車位,小心翼翼地打開車門鑽進車內,新一天工作就是開車上班開始的;而在另一邊廂,一位家庭主婦帶著孩子來到了停車位,在幫助孩子坐上兒童安全座椅後她開始了一天送孩子上學,到商場買菜的生活.......對於大部分城市駕駛者來說,購車的首要目的往往是從A到B再回到A的簡單通勤;實用性、便利性自然也成了他們購車的首要考慮方向,而在城市用車領域,歐洲人的經驗可謂相當豐富,你在歐洲的大街上很難見到SUV、MPV也是以商用的居多,而絕大部分的私家車都是以Microcar或者Citycar這樣級別的車型為主,能開到寶馬五系的基本就是老頭了,他們不是買不起我們眼中大型車或者豪車,但他們選擇汽車比中國人更加理性,我不是這個階層的為什麼要買這個級別的車呢?買車更講求實用性,只是上下班為什麼要開臺SUV呢?林林種種的理性思路方式,也造就了歐洲滿大街的小型車。中國絕大部分人都很崇尚歐洲或者日本的汽車文化、用車文化,但卻很少人學到了他們那樣的理性選擇,聊車說歐洲日本,買車學美國,所以呈現出一個完全違背了汽車發展的汽車銷售市場,而其副作用有目共睹了,停車難、擁堵、環境汙染.......不是汽車本身出了問題,更加不是國幾國幾排放標準、更加不是多少多少動力輸出可以解釋的問題,涉及的微型車,這會跟路面容積率、總體二氧化碳排放、駕駛者人均排放、車流動態管理等等掛上鉤的科學分析有關係。但中國的交通管理部門倒是簡單粗暴地以為解決了:限牌。
歐洲對城市車級別基本上沒有太多規範的,一般低於3.9米的都可以叫小型車或者入門車,而類似Peugeot(標緻)的1007這種,則被納入Citycar範疇,主打實用性、方便性,所以深受歡迎,雖然只生產了短短幾年,但在歐洲就有十幾萬的銷量已經說明它是受歡迎的。
(延展閱讀:Peugeot 1007在歐洲的定位是MiniMPV級別,但也可以劃入CityCar類別,歐洲的CityCar屬於歐盟的A-Segment級別,所以歐洲的CityCar跟日本的Kei-Car是同類同級別,只是大家的標準不同而已,CityCar是3.9米以下,Kei-Car的長度標準是3.4米以下。但CityCar嚴格上沒有規定引擎排氣量,而Kei-Car則是660cc以下。但無論是歐洲的CityCar還是日本的Kei-Car,其最大的社會責任和意義在於「國民車」的概念,簡易出行、環保出行是這類車存在的根本意義。)
相信大家看到封面圖時就已經猜到了這款Peugeot 1007的特色設計:電趟門。的確,1007是Peugeot在2005年首次推出的一款採用電趟門的迷你MPV;也許有的車友會提醒筆者:在日本,Toyota(豐田)也推出了一款使用電趟門的迷你MPV:Porte,那也是一款相當實用的車型。是的,筆者也相當喜愛Porte這款小巧實用的迷你MPV;但是在筆者眼中,Peugeot的1007更具吸引力!為什麼呢?因為1007有兩個電趟門啊!
圖:Toyota Porte是如今稀有的仍在產的採用單個電趟門的迷你MPV之一,在香港街頭有著相當高的能見度。
圖:對於Toyota Porte,Peugeot 1007表示:啥?你有一個電趟門?我有倆!
圖:Peugeot 1007的車身長度只有3731mm,寬度僅有1686mm,尺寸與現款Volkswagen(大眾)POLO相似,車身長度甚至更短。(日本Kei-car的規定是3.4米以下)
圖:這種狹窄的城鎮道路,就是Peugeot 1007這樣的小車大顯身手的好地方。
圖:雙側電趟門讓上下車變得極其便利,看到這個車廂筆者有一種凌空躍起穿過去的欲望。
圖:西歐國家的老城區道路大多十分狹窄,樓房密集,停車位緊缺;而浪漫奔放的法國人更以「隨心所欲」的停車方式著名,停車時往往用盡每一平方釐米的空間;比如圖中這臺Smart,Peugeot 1007在這種停車情況下就能做到在輕鬆開啟車門的情況下進出車廂,這就是電趟門的巨大優勢之一。
圖:歐洲城市停車位大多比較狹窄,而電趟門也能避免在開門時被路過車輛刮蹭。
Toyota的Porte在副駕駛側配備電趟門,方便副駕駛乘客上下車,是個非常實用的設計;但是單側電趟門也使得Porte必須生產兩種車架才能同時推出左舵和右舵車型,這種「缺陷」導致實行左舵法規的國家無緣Toyota Porte這款迷你MPV;但是Peugeot就不一樣了,Peugeot不惜增加一點製造成本,乾脆採用了雙側電趟門,這樣無論是副駕駛座的乘客還是駕駛者本身都能感受到電趟門帶來了的超高便利性,同時生產左舵和右舵車型也更簡單,可以輸出至更廣闊的海外市場。
圖:家庭主婦也是Peugeot 1007主要面向的消費群體。
圖:擁有電趟門的Peugeot 1007也和許多MPV一樣可以選裝方便行動不便人士上下車的座椅升降裝置。
要說Peugeot 1007的實用性,那可不局限於其雙電趟門設計;雙電趟門帶來超高的上下車便利性,而具備各種摺疊模式的副駕駛和後排座椅能讓Peugeot 1007發揮難以想像的載物能力,Peugeot甚至曾推出不設後排座椅的載貨版本;如此一來,Peugeot就成為了歐洲小商戶的送貨神器,筆者相信開著Peugeot 1007穿街過巷送貨的場景在歐洲肯定不少見。
圖:內飾設計相當簡單無趣,中控臺頂部雞肋的液晶屏可顯示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而在後期版本的Peugeot 1007身上,這個部位變成了一個更「先進」的顯示屏,空調控制區也裝上了液晶顯示屏。
圖:迷你MPV配上無敵大天窗,更多的陽光,更健康快樂;但國人肯定會質疑:「小車配這麼大的天窗,豈不是很不安全?」但是,難道你在城市裡還能經常把車開翻了?大天窗是享受陽光的配置,至於安全性,要知道安全性靠的是車架設計、潰縮區、輔助和主動安全設備以及駕駛者本身的安全意識,那些沒有天窗的車,車頂也只是一塊薄薄蒙皮罷了,天窗並不是一個影響安全性的因素。
圖:把副駕駛座位放倒,可以變成後排的小餐桌,也能向圖中這位文藝大叔一樣把它當成墊腳板。
圖:後排座椅的乘坐空間其實並不算狹窄,不過長得比較高的成年乘客可能就要委屈一下自己的腳了。
圖:後排座椅靠背放倒後可以獲得超大儲物空間。
圖:除了靠背之外,整個後排座椅也可以分別向前摺疊,騰出更多的儲物空間。
圖:如果沒有使用後排的需要,還可以選擇測地拋棄後排座椅,然後裝上攔網變身小貨車,筆者認為法國的警察叔叔往這尾箱裡放個嫌疑犯,把這臺迷你MPV當成警車來用也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動力嘛,不要忘了這只是一款主推城市代步的實用性迷你MPV,Peugeot 1007雖然提供1.4公升TU3、1.6公升TU5汽油引擎和1.4公升DV4以及1.6公升DV6柴油引擎共四款引擎,但實際上最強勁的那款1.6公升DV6柴油四缸引擎也只能輸出111匹馬力和26.5公斤.米扭矩;至於變速箱方面,Peugeot為1007準備了5前速手動變速箱,想要「擺脫」城市內駕駛手動變速箱的「痛苦」的買家也可選擇2-Tronic 5前速AMT半自動變速箱。有開過上一代Smart Fortwo的車友應該都體驗過AMT變速箱糟糕的使用體驗,因此Peugeot 1007賣得最好的依然是手動變速箱版本。
圖:Peugeot 1007全系提供四款4缸引擎,包含1.4公升和1.6公升兩種排量以及汽油及柴油版本,令人意外的是其中動力最強的竟然不是汽油引擎,而是1.6公升DV6柴油引擎。
圖:雖然Peugeot 1007有提供5前速AMT變速箱,但是與其感受AMT變速箱的頓挫,更多人還是選擇了傳統的手動變速箱。
圖:Peugeot 1007短暫的生產時間中曾經歷過一次外觀小修改,但Peugeot並沒有將其以「改款車型」的身份推出。
圖:據說Peugeot在剛剛推出1007時,曾使用「One Double O Seven」的讀音,或許是想蹭一下著名影壇間諜007的名聲吧;但是這個讀法很快受到007版權持有人的反對,1007的讀法也很快改為「One Thousand and Seven」或「Ten O Seven」。
在2004年推出至2010年停產的這6年時間內,Peugeot共賣出128,700臺1007;雖然這個數字可能比不上那些全球熱銷車型,但對於這樣一款專注於歐洲市場的迷你MPV來說,這樣的成績已經是相對理想了。不過,令人惋惜的是Peugeot在1007停產後便不再推出同類車型,1007也算是成為一款「曇花一現」的優質小車。其實,1007的消逝與Peugeot的經營戰略、成本控制、經營狀況等多個因素有關,但無論如何,實用、小巧的小型車永遠是城市代步的最佳選擇之一;在繁華都市中,與其坐著大尺寸的SUV,浪費著多餘的通過性在擁擠的城市道路上謹慎前行,筆者更願意開著像Peugeot 1007這樣的小車;走位泊車得心應手之餘還省油,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