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2日電 題:跨越海峽的高校棒球「本壘打」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路梅
進入第5局下半局,留給清華大學棒球隊的時間不多了。
上半局裡,來自臺灣的對手中國文化大學棒球隊再次轟出多記安打,4名打者跑回本壘完成打線當場比賽的收官之作,將比分帶到14:10。
4月2日,第一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開幕式在北京清華大學舉行。共有來自臺灣地區的8支代表隊和大陸的8支代表隊以及新疆大學(特邀)等17支兩岸高校棒球隊近500人參賽。
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此時的觀眾席鴉雀無聲,清華大學第二名打者已放掉投手2顆好球,瀕臨出局邊緣。球棒點地、放鬆雙肩、調整呼吸,這名球隊裡少有的左打(左手持棒者)抬手、揮棒……
隨著一聲清脆的撞擊,這顆飛向外野的棒球越來越高,對方外野守備拼命奔向球場最遠端,卻只能望「球」興嘆——本壘打,全場壓力在這一刻釋放,球迷掌聲雷動。
「可惜是一支陽春炮(1分本壘打)。」有球迷一邊歡呼,一邊遺憾來得太晚。但這並不能阻止坐擁主場之力的清華大學棒球隊牛棚(替補席)陷入瘋狂,要知道,這是他們本場的第二記本壘打。
2日,首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複賽(北京)在清華大學開打。乙組的清華大學棒球隊最終雖仍以3分之差輸給對手,但全場2次將球擊出場外並未讓清明小長假首日便到場觀戰的球迷失望。
「他們的打線攻擊力很強,打法很有特點。」負責防守外野的中國文化大學棒球隊隊長蔣念宸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臺灣的球隊都是一開始攻擊力強,像清華大學這樣保持持續的攻擊力比較少見。「面對2顆好球還能多次打出安打、本壘打,這說明他們平時有系統的訓練。」
近年,大陸高校棒球的整體水平在快速提升。校園裡,棒球社團遍布、越來越多的賽事舉辦、知名球隊周邊商品隨處可見。並且,在推動大陸高校棒球水平提升的人群中可頻密見到臺灣球隊、球員及教練的身影。
另一塊場地上,北方工業大學棒球隊對陣臺南成功大學棒球隊的比賽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北方工業大學最終以9:0的懸殊比分獲勝。
和其他大陸球隊不一樣,這支甲組球隊擁有豐富的「臺灣元素」。3年前,北方工業大學接收了8名臺灣學生球員,並聘請在臺灣職業棒球聯賽執過10年教鞭的江仲豪擔任棒球隊教練。此後,在大陸高校的高水平聯賽裡,這支球隊成為一支不可被忽視的「豪門」。
該隊中與知名旅日棒球員陽岱鋼來自同一個臺灣少數民族部落的陽仲鴻,是當天比賽臺灣媒體爭相採訪的對象。與運動明星有一段淵源、從事同一樣事業,也讓不少人對他的職業規劃充滿期待。
「我也向往日本的棒球(比賽)。」陽仲鴻不諱言自己希望到更高的平臺發展。他也很慶幸當初選擇到大陸就學能幫助實現夢想,「我不想讓大學生活局限在臺灣,想出來看看。這邊對體育生的多元教學讓我除了打棒球,還能主修日語,在臺灣沒有這樣的機會。」
「3年過去,在我們的影響下,大陸球員對棒球的觀念在慢慢轉變。」江仲豪教練說,但由於這些球員打棒球起步晚,基本功上還很匱乏,「優秀的球員需要更小的年齡進行系統學習」。
他認為,臺灣人口少導致其選才的局限性,大陸人口多但對棒球不夠重視。趁著近些年棒球運動在大陸迅速推廣,兩岸應在教學、比賽等方面相互結合、取長補短。
海峽兩岸棒球交流合作委員會執行長徐勇告訴記者,臺灣高校的棒球聯賽已有近50年的歷史,大陸的高校棒球聯賽發展才剛過10年。此次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和中華臺北棒球協會合作,也是希望把臺灣這方面的賽事經驗帶到大陸,提高大陸棒球整體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