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琉璃光如來,第六大願
◎ 宣化上人《藥師經淺釋》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喑啞。攣躄背僂(luán bì bēi lóu)。白癩顛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xiá)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這一部經是說的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本願,這個本願就是說的他過去的願,過去他發的是什麼願?現在結的是什麼果?他這個願力能發生什麼效力?……
他把一切都看清楚了,所以他看破了,也放下,所以就得到自在。在他剛剛看破的時候,他就要發願;他說這個願要利益眾生,要行菩薩道。所以這個藥師琉璃光如來,他就發了大願。
這第六大願,他就說願我來世:說我發願,等我來生的時候。有的人不信有來生——人如果沒有來生,那你就殺人放火,什麼也不需要相信,都可以的。就因為有個來生,還有個尾巴,還有個後果;所以你不可以不守規矩,不可以什麼事情都做,就因為有來生。
說:「我怎麼不知道有來生呢?」嘿!你不知道有來生?等你睡著了,你知道不知道醒著時候的事情呀?你睡著了,你把醒著時候的事情都忘了,所以你今生把前生的事情也都不記得了。那麼佛才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要知道前世你是什麼因果,你今生所遭受的,就是你前生所種的因,今生結的果。「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你今生所造的業就結來生的果,這是一定的!
所以佛知道這個道理,那麼他就發願了,說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時候,就是成佛的時候。若諸有情:所有的一切眾生。那麼所有的眾生,就是凡有血氣的都叫眾生。其身下劣:這個眾生多數是指著人而說的。其身下劣,就是這個人生得其貌不揚,很醜怪的、很難看的。鼻子和眼睛長到一起,耳朵和嘴巴又合夥了。所以啊!你看看那個嘴巴長到耳朵那地方去,那個鼻子長到眼睛上面去,這叫個什麼?說:「我沒有看見這種人。」那你沒有看見這種人,你也不要想要試一試。總而言之,醜陋不堪就是了。一個人長得像狗樣子、像個貓的樣子、像個老鼠的樣子、像個黑熊的樣子、像個馬的樣子、鹿的樣子?啊!這很多很多的,很難看的。這叫其身下劣,下劣就是又窮嘛、又不值錢這樣子。
不單這樣子,而且諸根不具:或者有一個眼睛,或者有半剌眼睛;或者有一個耳朵,另一個耳朵就沒有了;或者只有一個鼻孔;或者有半剌嘴,你看這諸根不具。或者手也不做手的工作了;腳嘛,也不做腳的工作了。眼、耳、鼻、舌、身、意,都互相不合作了、互相罷工了,這叫諸根不具。互相罷工了,你看著我,我又看著你,大家在那兒不做工,這就諸根不具了。雖然有這個眼、耳、鼻、舌、身、意,等於沒有一樣的;那麼就是有,也是很難看的,這是諸根不具。
那麼下邊呢,就怕你不懂得這個「其身下劣,諸根不具」,所以就說醜陋:很難看的,又醜陋嘛,又頑愚:頑就是很冥頑不靈,你和他說什麼,他也不懂。愚,很愚痴的。你教他兩個二是個四,他說:「什麼?一、二是三嘛,怎麼變成四了?」就這樣子,所以就是很愚痴的。
盲聾喑啞:盲,就沒有眼睛了;聾,沒耳朵聽不見。有眼睛也看不見,有耳朵也聽不見,這叫盲、聾。喑,這個聲音發不出來,說話像蚊子叫似的;在那個喉嚨裡頭,人几几乎就聽不見。啞,就是不單聽不見,而且根本就是啞巴了。這盲聾喑啞,哎!你看這多苦!為什麼他受這個果報?就因為在因地的時候,人家給他講佛法,他有所懷疑,不聽。那麼因為他對面不認識佛,所以就盲了;有人講法,他不聽了,所以就聾了;教他來研究佛法,他也不研究,就喑了,再甚至於就啞巴了,受這種果報。
攣躄背僂:攣,就是痀攣了,手也伸不開;手指頭也轉在那兒,伸不開拳,總是拳著的,這叫攣。躄,就是麻痺,不能有作用了。背僂,就是羅鍋子,廣東話叫駝背,就像那駱駝似的那個樣子,所以叫駝背,這是背僂。
白癩顛狂:或者生一些個白癬,面上白一塊、紅一塊的,好像開花了似的。在這個面上,這是白癩,有種種這種不好看的樣子。那麼又顛狂,顛狂就是那個小孩子,有的是那種虐待狂,有的自己咬自己,自己要吃自己的手指頭,自己都啃吃自己的肉,那麼糟蹋自己、作賤自己。這都是在因地的時候,謗毀《楞嚴經》、謗毀大乘經、謗毀佛法,所以受這種果報——白癩顛狂,發顛、發狂這個樣子,及種種病苦:前面所說種種病苦。
聞我名已:若聽見我「藥師琉璃光如來」這個名號的,就一聽這個名字之後,一切皆得端正:所有都得到端正了,這一些醜陋也不醜了,也不難看了。黠慧:也聰明了,也有智慧了。諸根完具:這時候,眼、耳、鼻、舌、身、意也都完具了,六根通利了。
無諸疾苦:所有的疾病、痛苦都解除了,也不用吃藥,也不用看醫生,你看妙不妙?
只聽一聽「藥師琉璃光如來」這個名號,所有的疾病、痛苦都能解除了。
你看這個佛啊!他對人類這種的利益是多大!他一舉一動都是為眾生做著想,沒有想要害眾生的地方,沒有想要令眾生受什麼果報。他都是發願令眾生得到一切的遂心滿願,都得到他真正的快樂,這是佛的意思。
【編注】恭錄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