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看待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正向金融效應

2021-01-08 開偉觀察

作者莫開偉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自螞蟻集團率先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以來,京東金融、陸金所等幾大金融科技巨頭紛紛快速跟進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12月21日《上海證券報》)。

金融科技巨頭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已在全社會引發強烈反響,很多人已猜測到了原因,就是央行與銀保監會即將向金融科技巨頭們涉及相關金融業務進行全面深度清理,而金融科技巨頭們所從事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實質上屬於「無證駕駛」,遲早都將被納入有效監管範圍。同時,近兩年來,監管機構針對存款市場的監管動作不斷升級,此前市場上大熱的智能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均被監管機構叫停。顯然,與其被監管部門叫停,真的不如主動下架,這樣也可省去被認為是經營違規而接受處罰的麻煩。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最近六大商業銀行取消了「靠檔計息」存款產品,提前支取一律按活期利機構,這對於中小銀行機構來說也無異於起到了巨大的倒逼作用—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高成本,必然會讓中小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大幅降低,這樣也會讓中小商業銀行不得不放棄與金融科技巨大們合作導流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遊戲」。

為何持這種觀點?因為與金融科技巨頭們進行網際網路存款合作的大都是中小銀行機構尤其是民營銀行機構,早在2018年就已成部分中小銀行機構和民營銀行吸儲的重要渠道。據央行金融穩定局孫局長在11月一次講話中提供的數據,加總目前11家頭部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上展示的銀行,涉及存款在售的銀行50多家,絕大部分為中小銀行。以京東金融上推薦的銀行存款產品為例,全國19家民營銀行中,10家有產品在該平臺銷售,1家產品售罄,4家顯示產品在路上。比如億聯銀行2020年三季報顯示,與億聯銀行存款合作平臺有13家,外部平臺存款就高達139.32億元。

可見,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是網際網路金融企業與中小銀行機構兩種需求媾和的產物,是兩者暗送秋波偷偷「示愛」的結果,對雙方來說都釋放了利益需要滿足信號:中小銀行機構通過金融科技巨頭拓展了便捷的存款來源渠道,存款額度大幅放量,實現了規模化增長,如京東數科累計為金融機構推薦了超200萬存款用戶。而金融科技巨大們則因此獲取了巨額利益:收取了中小銀行機構支付的高額「導流費」等手續費,提高了盈利能力。還有,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也給廣大金融消費者帶來了不少便利:存款方便,且收益率提高,使得民眾通過網際網路存款理財的人數有所增長。

那麼,網際網路金融科技巨頭們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到底該如何看待?客觀地說,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對中小銀行機構來說暫時會帶來一定的疼痛:面臨元旦春節,有可能使資金困難加大,尤其由此可能會因存款下降可能會迫使中小銀行機構收縮經營規模,因存款來源減少導致負債規模下降而相應減少資產規模,對未來盈利可能會帶來一定影響。還有可能會對廣大民眾存款帶來一定的不便以及導致存款收益水平的下降,使得一些民眾會放棄銀行存款而參與其他金融投資活動。

但從總體效應上看,還是利大於弊,即正向金融效應遠遠大於負向金融效應:一是可讓所有存款金融行為回歸正常軌道,確保所有存款都能在國家金融監管部門要求的執牌正規銀行機構進行,攀升了一道新的風險隔離屏障,減少存款風險,防止存款行為野蠻無序生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由金融科技巨頭向中小銀行機構的傳染,也能為中小銀行機構營造有利的存款市場競爭秩序。二是可有效降低中小銀行機構融資成本,從而為降低全社會資金成本尤其是降低中小實體企業融資貴問題創造有利條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雖然解決了中小銀行機構的短期資金燃眉之急,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吸引的資金越多越會讓中小銀行機構經營負擔加大,長此以往無異於「飲鴆止渴」。數據顯示,通過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銷售的存款均為定期,以3年、5年期為主,1年期利率最高為2.25%,3年期4.125%、5年期4.875%,均已接近或者達到全國自律定價機制的上限。另據證券日報近期的一篇報導,不少民營銀行推出的存款產品收益最高可達近5%,部分平臺為攬客在收益補貼上,有過之而無不及,其補貼的收益率甚至達到了6%,使得平臺銷售部分產品1個月年化收益率可達7%以上。由此,金融科技巨頭們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對於中小銀行來說,利大於弊,對整個中小實體企業來說信貸成本將會有所下降;尤其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之後,民眾部分存款也會自然存入銀行機構,中小銀行機構同樣也可分得「一杯羹」,中小銀行機構也不必為此過度擔憂。

相關焦點

  • 三天內八大平臺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網際網路金融或迎更強監管
    此後,騰訊理財通、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攜程金融、滴滴金融、陸金所、天星金融相繼下架平臺所有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截至12月20日晚,三天之內八大平臺主動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一時間颳起了網際網路存款下架的風暴。近日,監管多次對網際網路存款存在的問題發聲,此番網際網路存款下架行動背後,或將迎來新一輪更強監管。
  • 支付寶下架銀行存款產品,背後透露了央行對網際網路金融的態度!
    最近有一篇文章很火,《線上平臺:數字金融和金融監管的一個產品案例》,文章指出了網際網路平臺和一些中小銀行的問題。目前11家頭部平臺上展示的銀行,涉及存款在售的銀行50多家,絕大部分為中小銀行。單戶存款金額大都在50萬元(含)以下。
  • 多款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相繼被下架:金融監管風暴來襲?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近日,支付寶、騰訊理財通、攜程金融、京東金融等相繼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引發市場廣泛關注。12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表示,近兩年來,多家銀行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上推出了存款產品,給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帶來新課題,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展此類金融業務,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也應納入金融監管範圍。隨著本次各大平臺相繼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是否預示著新一輪嚴監管的到來?
  • 10家網際網路平臺下架存款產品什麼情況?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風險有哪些?
    10家網際網路平臺下架存款產品什麼情況?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風險有哪些?時間:2020-12-22 18:24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0家網際網路平臺下架存款產品什麼情況?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風險有哪些?
  • 螞蟻主動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多家金融科技平臺跟風下架?螞蟻集團...
    螞蟻集團相關人士回應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   這是在12月15日,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再次談及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存款問題三天後,首個下架存款產品的網際網路平臺。
  • 多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下架存款產品 新一輪嚴監管即將到來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自從上周螞蟻集團下架了銀行存款產品後,京東金融、滴滴金融等平臺也陸續下架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雖然監管部門目前還沒有正式發聲,但多平臺主動下架預示著新一輪嚴監管即將到來。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已經有支付寶、騰訊理財通、度小滿金融、攜程金融、京東金融、滴滴金融、陸金所、天星金融、360你財富等9家頭部網際網路平臺下架相關存款產品。產品下架後,存量用戶該如何安置?螞蟻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螞蟻所有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只對已購買的用戶可見,老用戶不受影響。
  • 各大平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啞火」支付寶、微信、京東、百度等平臺下架相關產品 已購買用戶不受影響12月21日,度小滿金融上,此前已購買過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客戶,未受下架影響(左圖)。同日,未曾購買過該類產品客戶,其支付寶上銀行存款產品已經全部下架。
  • 存款成為香餑餑,螞蟻下架所有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快 訊——12月18日,螞蟻集團相關人士表示,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主動下架平臺上所有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最近,螞蟻集團全體正在認真學習『十四五』規劃建議和中央一系列關於金融安全和金融穩定發展的政策精神,對照監管部門的要求,照鏡子、找不足、做體檢,積極配合監管,進一步落實監管要求。」他稱。從社區團購的率先放棄,到現在的下架網際網路存款,阿里巴巴現在的態度是非常「恭順」的,也算是感受風向最快的網際網路龍頭企業。
  • 多家平臺下架「無照駕駛」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屢遭下架,或迎來嚴監管。記者查詢發現,繼12月18日螞蟻集團率先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以來,百度度小滿、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滴滴金融、中國平安旗下陸金所等幾大金融科技巨頭紛紛快速跟進,相繼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提起網際網路理財,市民可能並不陌生,不少人都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定投、買理財產品。
  • 京東金融跟進網際網路存款調整 已經停止新增線上存款產品
    本報記者 李暉 北京報導網際網路存款監管風向一夜生變,市場相關方也迅速做出反應。《中國經營報》記者12月20日獲悉,繼支付寶,度小滿金融、騰訊理財通後,京東金融也已對相關業務做出調整。截止目前,絕大部分頭部平臺均已「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 螞蟻之後,京東、百度下架旗下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記者剛剛從京東數科獲悉,當前,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的關注,京東金融APP已停止新增上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停止新用戶購買相關產品,並已對存量客戶和業務進行穩妥有序地調整:相關產品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 繼螞蟻之後,百度、京東相繼下架存款產品,網際網路金融怎麼了?
    繼螞蟻之後,百度、京東相繼下架存款產品,網際網路存款怎麼了?對於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螞蟻金服、百度、京東可以說得上是名列前茅,他們都各自在自己的平臺推出了相關的理財業務。然而到如今網際網路金融業務也受到了相應的監管,他們三人也紛紛在自己的平臺下架了存款業務。前些日子,關於螞蟻上市的消息不脛而走,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有傳言稱:螞蟻一旦成功上市,將會成為A股最大的上市公司,一舉超過貴州的茅臺。
  • 監管部門對網際網路存款多次發聲 支付寶下架網際網路存款業務
    除了已持有銀行存款產品的用戶外,其餘人員均不能再在其理財頁面找到「銀行存款」這一欄目。隨後,度小滿金融方面也表示,已啟動平臺上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處理工作。這到底是什麼情況?螞蟻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支付寶APP理財頁面顯示,螞蟻已下架相關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 螞蟻、百度、京東、騰訊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20日,中新網了解到,繼螞蟻集團之後,百度度小滿、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中國平安旗下陸金所等平臺相繼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同時其他平臺也有此趨勢,這是為何?   平臺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日前,螞蟻集團表示,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主動下架平臺上所有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20日,中新網發現,目前度小滿金融APP中的「銀行精選」板塊,工商銀行、眾邦銀行、營口銀行等46家銀行顯示稱「暫無在售產品」。
  • 螞蟻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已購買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螞蟻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12月18日,支付寶APP理財頁面顯示,螞蟻已下架相關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對此,螞蟻回應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 支付寶下架存款產品 購買後可見
    支付寶突然下架存款產品」看似在意料之外實則在情理之中。 支付寶作為國民級APP,想必諸位都已經見過支付寶上的那些存款理財產品了吧。如今支付寶突然下架存款產品,當即就引起了網民的熱議。
  •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48小時集體下架 原因定性:「無照駕駛」非法金融活動
    原標題:網際網路存款產品48小時集體下架 原因定性:「無照駕駛」非法金融活動   這兩天應該有不少網友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從12月18日起,支付寶
  •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紛紛下架背後:部分高風險機構在「飲鴆止渴」
    自12月18日螞蟻集團率先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以來,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據澎湃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螞蟻集團旗下支付寶、騰訊理財通、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陸金所、天星金融、滴滴、美團、360你財富等9家平臺先後停止新增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只有玖富錢包、小贏理財等規模較小的平臺仍在出售。
  • 為什麼支付寶等要下架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花錢已經買了怎麼辦?
    近段時間,支付寶、騰訊理財通,京東金融等對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進行了業務調整,絕大部分平臺的存款產品都已進行了下架。為什麼各大網際網路金融平臺要對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雖然互聯存款產品的出現提高了效率和便利,但是由於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存在著有過度競爭、剛性兌付、假結構,高息攬儲等等缺陷,再者,網際網路存款不受地域限制的特有屬性,也對中小銀行流動性管理帶來挑戰。
  • 京東金融等五大平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哪些銀行被波及?
    來源:野馬財經作者:戴鄂編輯:繆凌雲來源:獨角金融繼螞蟻支付寶12月18日關閉「銀行存款」通道之後,12月20日,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陸金所、攜程金融、滴滴金融等平臺下架「銀行存款」類產品。1下架「銀行存款」原本處在京東金融「投資理財」位置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一夜之間突然不見了蹤影。對此,京東金融對媒體明確表示:京東金融APP已停止新增上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停止新用戶購買相關產品,並已對存量客戶和業務進行穩妥有序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