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中的陳芊芊》爆了,但「女尊文」真的是對男權的顛覆嗎?

2020-12-17 澎湃新聞

原創 張念 活字文化

一部原本平平無奇的網改劇《傳聞中的陳芊芊》近期意外爆紅。這部小成本製作的穿越題材網劇由原著女尊小說《傳聞中的三公主》改編而成,講述了末流編劇陳小千意外穿越進了自己創作的古裝題材劇作之中。而這部劇最引人注目之處在於,它的世界觀設定為一個類似於《鏡花緣》中女兒國的「女尊男卑」的國度。劇中虛構了一個花垣城,這裡女主外、男主內,女性建功立業,男性生女育兒、相妻教女……

顯然,「女尊劇」是女性向題材創作,它滿足了在現實世界中被壓抑的女性慾望的宣洩與紓解。但遺憾的是,「女尊男卑」的設定與「性別平等」的女性主義題中之義相去甚遠;並且「女尊劇」的創作並沒有逃脫男權制的邏輯框架,在男權社會裡,男性依靠身份的特權獲得權力和資本,在女尊世界裡,女性同樣視身份為特權——有錢有勢的漂亮姐姐當眾調戲男人,這樣的劇情沒有呈現出任何超越陳腐性別觀念的先鋒性。

《傳聞中的陳芊芊》截圖

那麼,真正的女性主義是指什麼?它的核心訴求是什麼?今天,活字君與書友們分享活字文化·日刻策劃出品的音頻課程《用性別之尺丈量世界——18堂思想課解讀女性問題》中,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念的講述:「在文化政治邏輯中,性別是抵抗的力量,無論人權表述,還是文化表述,其實共享著啟蒙思想的遺產,那就是只有平等之人當中才有自由。」

本文摘自活字文化·日刻策劃出品的音頻課程《用性別之尺丈量世界——18堂思想課解讀女性問題》

主講人:張念

張念,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女性主義理論、政治哲學與文化批評。出版專著《性別政治與國家——論中國婦女解放》、《性別之傷與存在之痛》、《女人的理想國》等。

女性主義或者是女權主義這個詞(民國時候對feminism 的翻譯),如今在社會上越來越有能見度,一方面是青年女權運動的興起,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媒體平臺和網路空間,有人自稱女權主義者,並以這樣的身份展開公共辯論。甚至就feminism這個詞,究竟是女權主義還是女性主義,這個有著「主義」後綴的思想,和其他主義有什麼區別呢?或者這個「主義」同樣是一種意識形態話語嗎?對此也產生了很多困惑和分歧。在我看來這些爭論在出發點上,可以圍繞著這三個詞或者三個概念展開,這三個概念叫sex、gender和feminism。

韓劇《敏感點兒也無妨》臺詞

第一個sex呢,我們通常理解為「性」,但它還是生理意義上的性別概念。生理層面當然是有差異的,我們有生理意義的男性和生理意義的女性。每個人在填寫自己的履歷表格的時候,性別是和出生年月一樣重要的生物學信息,比種族、民族等血脈信息更加基本。

然而我們發現,如果男人和女人的差別僅僅是生理意義上的,那實際上這種差異在動物世界也有,但在動物界我們卻叫雄性和雌性。

在這個層面上,為什麼我們稱為男人和女人,而不是俗語中的公與母呢?因為男人和女人後面有一個共同的一個概念叫人,在人類的概念之下,男人和女人僅僅是一個種類的差別。所以說關於生理性差異,我們就要從生物學的知識走向人的世界。

不同於動物,人類正是圍繞男人和女人的區別,展開的日常生活的經驗世界,當新生命降臨時,在產房外等待的人們第一個要問的就是:是男孩還是女孩兒?這欣喜的詢問,除了對新生命未來可能性的憧憬之外,這個叫男孩或者叫女孩的話語,給生命那豐富的可能性打上性別的扭結,在生命誕生時就已經開始編織著他們的未來走向了。但另一方面,稍有現代政治常識的人都知道,賦予生命尊嚴與保障的是人權。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種斷言:女權就是人權。

人權就是包括人的基本生存權、自由的權利,私有財產權神聖不可侵犯,類似這樣的一些權利。

在啟蒙思想家和法國大革命提出的人性和人權思想激發之下,同時代的女性思想家受到啟發,發現這樣基於天賦人權的人的權利,在法律條文明確之後,在具體的實踐、採信和執行層面、經驗層面,女性好像被排除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權所強調的天賦人權,下面衍生出來的投票權、受教育權、工作權或者是同工同酬的權利,在女人這裡並沒有實現。這就使得人性、人權概念在落實到具體社會層面時,出現了對男性和女性的區別對待,或者說雙重標準。於是對於受啟蒙思想影響的早期女權主義者來說,首先想到要在實際的社會運動當中,為女性爭取作為人的權利。就是說在法權利的清單上,償還女性作為人的權利,一般稱之第一波女權運動。

比如說最早期的女權思想家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在18世紀90年代寫了一本書叫《為女權辯護》。

2005年,《女權的辯護》與《聖經》、《物種起源》等一同入選英國著名作家梅爾文·布拉格評選出的12部影響世界的作品 。《女權的辯護》出版於1792年,是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經典之作。這本書或許也有助於視「女權主義」為洪水猛獸的人破除這樣的偏見,因為作者寫作的年代,根本還沒有「女權主義(Feminism)」這個詞語,她所使用的說法是「女性的權利(Rights of Women)」。書中談到了教育、婚姻以及生活中最常見的那些對兩性的區別對待,及其造成的對男女雙方的不良後果。而「女權主義」追認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為先驅,也因為這種種基本「權利」的不平等,正是女權主義的出發點。

瑪麗是一個清教牧師的女兒,在精神層面,她很容易接受啟蒙運動的普世價值,以及世俗化運動中的人權觀念。也可以這樣說,「女性問題」是現代性的一個重要標誌。為了捍衛人格獨立,瑪麗甚至放棄與愛人締結婚約,理由是她的家境貧困,不願因婚姻關係增添愛人的經濟負擔。她身體力行獨立人格的主張,認為女人的膽怯和軟弱,是因為受教育的權利和工作權利的匱乏所導致的。可見抽象法權利和人權觀念,受到具體經驗的檢視。在第一波女權主義這裡,第一個「女權辯」,要爭辯的是女性是不是人的問題,是否真正擁有法權利。

它的邏輯循環是這樣的。對於女性,怎麼能識別自己是人呢?她沒有想男人和女人的差別,這個還是次要的,而是說,在啟蒙的人權、人性邏輯下,首先要辨識的是女性具不具有這些權利:工作的權利、受教育的權利、更不要說投票權,投票權是女權運動者們經歷了200多年的運動之後,在歐美各國才獲得的。比如說在法國是1944年女人們才獲得的。

法國女性第一次行使投票權

所以第一波女權運動的宗旨就是「女性是人」,大家都知道女性主義小說《簡愛》中的那句名言,她對愛人羅切斯特說,在上帝面前,我們是平等的。順便提一句,《簡愛》的作者夏洛特·勃朗特也是清教牧師的女兒。所以,啟蒙思想所激發的平等政治,除了社會階層的平等,性別平等是其重要的一個維度。

就像我們今天的很多女性,包括很多女作家,她們非常在意的是:我是人,你要說我是女學者或者女作家,反而認為是一種歧視。因為前面的「女」字,代表消極而負面的經驗。

而有意思的是,當我們說我是一個人的時候,我們不要忘了,剛才在講生理層面、講sex問題時,我們談到男人、女人是有身體性差異的。這種差異會滲透到具體生活中,組織起我們的私人生活秩序。比如女人要承擔生育,承擔家務勞動。就是說,你可以忽視這種生理差異,但不能抹除它帶來的後果。

在具體生活層面上,比如在親密關係中,在友誼中,在倫理關係當中,我們發現人的權利或者是人的概念很少被提出來。我不可能對我的愛人說:我不生孩子了、我要爭取人權,我不結婚、我要爭取人權,如果對具體而普遍的生活模式,有一個拒絕性的姿態,這個時候如果用人權來講,就會變成語義上非常充滿歧義的,很莫名其妙的事情。

所以說第一波女權運動,在講人權邏輯的時候,基於女性生活經驗差異的問題沒有被提及,feminism在這個意義上是被抹除的!

因而第一波女權運動者為了爭取權利,它要抹除、忽視或跨越這種生理意義上的差異。這個抹除的意思不是說我要做變性手術,而是說我們要在觀念層面抹除基於生理導致的權利差異。

但是在私人生活層面,男人和女人的這種差異,它依然作為一個隱形的主導性線索,貫穿了所有人的生活。

接下來我就要談基於生活經驗層面的第二個概念,叫gender,以及第二波女權運動。

第二波女權運動的標誌性事件是1949年波伏娃出版《第二性》,並延伸到上個世紀60年代的身份政治運動。《第二性》談了什麼問題?

波伏娃在寫《第二性》的時候翻閱了很多資料,包括法國大革命的歷史資料。她發現,雖然很多女性參與了法國大革命,包括攻佔巴士底獄,但是在這些宏大歷史書寫過程當中,女性的活動、她們的存在被抹除了。

波伏娃她不是歷史學家對不對,她沒有說我要有個雄心來從性別的層面來寫一個法國大革命當中女性的表現,這不屬於她的寫作任務,她是從一種存在主義者的女性意識的角度,還原和描畫出生活世界中的「女性肖像」,比如說她會寫家庭主婦的家務勞動,當然不是政經學批判的角度,她是把家庭家務勞動作為一種現象。

在家務勞動的過程中,女性是在和灰塵做鬥爭。女性和灰塵做鬥爭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它每天要讓家保持潔淨,它的主要的敵人就是灰塵。那麼灰塵掃去之後,又來了,那麼這又出現一種就是說女性的生活處境的、處境意識,出現了一種荒謬感。就讓我們想起加繆所寫的西西弗斯,石頭推上去又落下來,推上去又落下來。

比利時女導演香特爾·阿克曼執導的女性主義影片《讓娜·迪爾曼》中,母親在廚房勞作的畫面

加繆塑造了一個存在主義的英雄——西西弗斯,他重新改寫了西西弗斯神話,而波伏娃用同樣的筆調,描畫每天和灰塵做鬥爭的女人,她們同樣也面臨著一種西西弗斯的荒謬處境,但是我們不會說家庭主婦是存在主義英雄。但在女性主義的視角下,這個和灰塵做鬥爭的主婦就是存在主義英雄,這個英雄形象第一次在哲學家波伏娃的筆下出現了。

這就是gender問題與第一波平權運動的區別。gender這個詞最早來自於拉丁文,是類別的意思。女權主義中的gender所處理的是一種處境性經驗,對這種模糊經驗的感知,我們叫女性意識,女性意識和自我意識的區別在於,沒有主體意義上的認同感。什麼意思呢,成為家庭主婦和成為一名將軍完全是兩回事。這種既沉溺又疏離的女性意識本身,如同文學經驗一樣充滿歧義,瀰漫著生命的信息,但又無法被公共的社會價值系統所捕捉,女性之於自己的生活處境所產生的感覺,浮光掠影,但又具備某種倫理的確定性。就是說倫理虧欠很容易被女人承擔,比如公共輿論對一個現代女性的道德綁架表現為:必須事業和家庭雙豐收。

演員姚晨在「星空演講」中表達她作為中年女演員的困惑

波伏娃所考查的是女性處境,以及由此生發出的女性意識,她不像第一波女權運動是在一種中性的人權概念下探討平等,並鼓勵女人進入公共領域,這個領域被預設為中性的,但不要忘記在這裡相遇的依然是男人和女人們,性別是最醒目的識別標記。

而在具體的生活處境中,當我們說女人的時候,她被識別為母親、女兒、妻子、情人、還有聖母、蕩婦,這些標籤之所成立,是因為它們必定是在和男人的關係中產生的,其中一個特別的標籤是「聖母」,是男性精神攀升的導航儀。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有一個著名的論斷,叫「女人是被塑造的」。她的意思說女人處於「第二性」的,女性是被塑造的。

波伏娃

那麼我們可以繼續追問,女性被誰塑造?第一性的是什麼?第一性指的是父權和男權結構,它的存在決定了第二性的存在。

還可以繼續追問,女性是被塑造的,那男性是不是也是被塑造的?這個問題可以這樣來看,雖然男人也是被塑造的,但女人屬於「第二性」,從屬於第一。從文化角度來看,雖然男人也是被塑造的,但文化塑造對男性更加有利。

比如說聖經創世紀裡面是亞當。從亞當的肋骨取出來,上帝造人的時候取出來造了亞當的肋骨,造了夏娃。那麼這就非常有意思,是誰來自誰?這就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問題,就是夏娃是來自於亞當的身體,那麼夏娃是第二性的。

gender在知識層面,比如說在經濟領域,在政治領域或者是在文化領域,gender其實成為一個新的一個知識維度,或者一種認識論範疇,區分差異是智識練習重要步驟。比如,我拿著這個gender這把尺子,去勘測歷史敘事的性別偏差,在紀念碑式的歷史中,找不到女人的身影。這個偏差是理性主義的盲區,女人存在於歷史之中,是在場的缺席者。一般要到19世紀出現家庭史研究的時候,在這裡女人才閃現。在豐功偉績之外,女性經驗該如何記錄,在史學領域裡面專門出現了一個新的、專門史研究方向,就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女性史。

另外,gender的社會效應就是第二波女權運動,發生在上個世紀60年代,在女權運動內部,新興的中產階級婦女們組織起來,以姐妹情誼的名義,形成互助小組,在生活浪潮裹挾之中,抵抗男權主義的價值觀。推進人權價值的實踐內涵,比如說墮胎的權利、生育權,享受性快感和性愉悅的權利。女性身份第一次成為文化指標,擴展經典層面的政治邊界,一個著名的口號就是:私人的就是政治的。公共和私人的劃分標準受到衝擊。

美劇《美國夫人》中第二次女權主義運動中的領袖人物Gloria Steinem

這不是女人們基於健康憤怒的誇張表述,而是基於對差異政治的敏感,和這一波女權運動一起生發和成長的,還包括民權運動,以及同性戀運動,抵抗一切基於種族、族群、年紀、性取向等方面的歧視和壓迫,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身份政治,其中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身份認同問題打破了傳統的認知主體論,被貶斥的身體成了醒目的文化政治元素。

有種論調宣稱女權是種單邊主義,非常意思的是,當我們說性別的時候,好像自動默認了僅僅是「女性問題」。在知識層面,gender這個詞是中立,這個尺度僅僅為了調試偏差,平衡社會歷史敘事的性別問題。在平等政治的邏輯中,性別是一種遲到的正義;在文化政治邏輯中,性別是抵抗的力量,無論人權表述,還是文化表述,其實共享著啟蒙思想的遺產,那就是只有平等之人當中才有自由。

end

閱讀原文

原標題:《《傳聞中的陳芊芊》爆了,但「女尊文」真的是對男權的顛覆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傳聞中的陳芊芊》「女尊男卑」的世界會是什麼樣?
    劇中男女地位互換帶來了喜劇效果  最近,無釐頭甜寵古裝劇《傳聞中的陳芊芊》小火了一把。不得不服,這名「小編劇」確實很會玩梗:《傳聞中的陳芊芊》設置了一個男女地位顛倒的虛擬世界,這裡有兩座城池——花垣城以女人為尊,男人地位低下;玄虎城以男人為尊,女人地位卑微。玄虎城的皇子韓爍為了治療心臟病,假意到花垣城與二公主陳楚楚和親,藉機盜取靈藥「龍骨」,誰知剛進城就被霸道的三公主陳芊芊截和搶親。
  • 《傳聞中的陳芊芊》,說好的女尊男卑,看起來倒像是一場兒戲
    《傳聞中的陳芊芊》,說好的女尊男卑,看起來倒像是一場兒戲5月份一部古裝輕喜劇《傳聞中的陳芊芊》燃爆了整個初夏,趙露思、丁禹兮憑藉這部劇火得是一塌糊塗,星路一片大好。其實最初吸引我的是劇中花垣城「女尊男卑」的設定。花垣城,一個女人當家做主的地方。這個地方的首領是女人,當官的是女人,就連經商賺錢的也是女人。而男人是女人的附屬品,可以呼之則來,揮之則去,家事也由男人承擔,女人才是家裡的「天」……看到這裡,是不是感覺特別的爽?這樣看似美好的「母系社會」確實能令人耳目一新,但是繼續看下去,才發現所謂的「女尊男卑」真的好兒戲。
  • 《傳聞中的陳芊芊》:反諷男尊女卑,5月新劇的一股清流
    《傳聞中的陳芊芊》的奇葩設定是女尊男卑的時代背景。不要以為這只是簡單的「逆轉」,這部劇還帶有穿越劇本因素和各種笑點。在各種腦洞的加持下,委婉含蓄地表達出對男女尊卑的諷刺,引人深思。前方高能一:綠茶男出沒《傳聞中的陳芊芊》中的花垣城設定是女尊男卑,而且是古代的男尊社會的顛倒。
  • 《傳聞中的陳芊芊》看女權和平權
    自上線以來,騰訊視頻獨播網劇《傳聞中的陳芊芊》頻登熱搜榜首,超過10天登頂網劇播放指數榜單。在社交媒體端,微博劇集主話題閱讀量已達51億,超話排名電視劇榜第一。豆瓣評分也是高達7.4分,目前排在五月國內劇的熱度榜TOP ONE!
  • 從《傳聞中的陳芊芊》看傳統網甜穿越劇如果破局
    據傳聞最近有一部叫《傳聞中的陳芊芊》的電視劇很火,乍一看這劇名感覺不太討喜,還透著幾分廉價與俗氣。但既然最近炒的這麼熱,猜想必定有其過人之處。於是連夜準備好零食、飲料、方便麵即時開啟了追劇模式。編劇用巧妙的構思顛覆了男尊女卑的傳統設定 ,瞬間讓觀眾眼前一亮,對接下來的劇情和發展充滿了好奇和期待。其實女尊的劇情設定也不是什麼新腦洞,曾經在一些電視或電影中出現過,但老瓶裝新酒完勝的就是一個「新」字。
  • 女尊男卑,男人為奴,《傳聞中的陳芊芊》背後的故事「耐人尋味」
    然而這樣的一句話卻在《傳聞中的陳芊芊》這一部電視劇中卻表現的恰恰相反,在這一部電視劇中是「女尊男卑,男人為奴」,女生是高高在上的,背後的「丫環」奴隸都是男生。《傳聞中的陳芊芊》這一部電視劇是非常搞笑的一部電視劇,但它也是一部非常有意義的電視劇,特別是它背後的那些故事,真的是耐人尋味,非常值得我們去深思和品讀。家暴的含沙射影內心中的吶喊,現實中的憤怒,有時往往被多數人所忽略,有時往往被人們以幸災樂禍的形式去看待。
  • 《傳聞中的陳芊芊》:談情說愛的內核,淺嘗輒止的戲謔
    通過超前點播追完了僅24集的網劇《傳聞中的陳芊芊》,似乎明白了這部劇豆瓣網13萬人點評仍堅挺在7.5分的緣由。與張若昀主演的電視劇《慶餘年》男主角穿越進自己小說中的劇情設定相似,《傳聞中的陳芊芊》裡的七流編劇陳小千,一不小心卡進了她自己寫的劇本裡,化身自己筆下的惡毒女配陳芊芊。虛幻的世界有兩座城,性別觀天差地別,玄虎城男尊女卑,花垣城女尊男卑。
  • 傳聞中的陳芊芊:「女尊男卑」反套路,劇情人設有新意趙露思搶親
    5月18日,由趙露思、丁禹兮主演的《傳聞中的陳芊芊》網劇在騰訊視頻首播,這部古裝甜寵輕喜劇可謂大膽創新,網劇《傳聞中的陳芊芊》,是由作家南鎮所寫的穿越類小說《傳聞中的三公主》改編而來,小說中的陳小千,是一名母胎單身沒有戀愛經驗的七流編劇,嘔心瀝血 寫了一部古裝題材大劇,原以為可以順利開機
  • 《傳聞中的陳芊芊》,趙露思求生欲很強,女尊男卑的劇情超搞笑
    趙露思與丁禹兮新劇《傳聞中的陳芊芊》已經播出。小編劇陳小千(趙露思飾演)嘔心瀝血寫了一部古裝題材大劇,但是因為演員對劇本感情戲質疑過多而崩盤。不料意外地卡進了自己的劇本,變身花垣城地位尊貴但惡評滿國的三公主。
  • 傳聞中的陳芊芊裴恆和誰在一起了 美強慘男二說的就是他
    《傳聞中的陳芊芊》中,陳芊芊的感情線有兩條,除了和韓爍互相喜歡之外,裴恆也非常地喜歡她。這部劇自從播出之後就受到了很多網友的喜愛,無論是男女主角還是一些配角的戲份,都受到了觀眾的肯定。在劇中,男配裴恆更是圈粉無數,因此大家都很好奇男配裴恆的結局了,那麼《傳聞中的陳芊芊》裴恆的結局究竟是什麼呢?小編也是非常好奇的。在《傳聞中的陳芊芊》中,裴恆是一位超級偶像,就算是在古代,仍然有很多粉絲為他著迷,只要他一出現,所有女性的目光都會聚焦在他的身上。
  • 《傳聞中的陳芊芊》:2020火爆甜寵劇,羞恥的女尊男卑引起爭議?
    最近,女生都在追一部劇,叫《傳聞中的陳芊芊》。跟那些火爆的甜寵劇一樣的套路:女主不小心卡進自己寫的劇本裡,遇到自己的白馬王子,經歷種種困難,最終在一起。這部劇集合了所有爆火的因素:萬年不變的穿越開頭;帥氣漂亮的男女主角;主角相遇時就會認定對方;唯美而又不符合歷史真相的建築場景。
  • 《傳聞中的陳芊芊》第二季:原班人馬不可能,丁禹兮了解真相!
    文|葡桃兒哈嘍各位小夥伴,歡迎來到葡桃兒的追劇頻道!今年夏天成本投入最小,人氣最高的網劇一定是《傳聞中的陳芊芊》!講真,這部劇真的算是小甜劇中相當優質的,不僅劇情輕鬆甜膩,還很有「思想」。抓住了現代社會對「男權」、「女權」的爭論,展開了深刻的討論與實踐。劇中穿越前的編劇陳芊芊,其實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女權」主義者。
  • 手把手教會陳芊芊,什麼叫「女尊」神作丨鮮劇
    「女尊」的故事設定,讓左小柚在觀看《傳聞中的陳芊芊》過程中「爽歪歪」。開頭,花垣城惡名昭著的三公主陳芊芊,一襲紅衣,當街搶親。社會我芊姐,這顏值,是粽子形狀的髮髻和鯰魚須劉海都無法削弱的美貌。既然搶親,自然勢在必得,看看這是什麼虎狼之詞。
  • 「女尊」滲透甜寵劇,但愛情劇並沒改頭換面
    文 │ 夏 天「女尊」是什麼?即作品還原、架空或構建著一個女性社會地位絕對高於男性的世界。在這個架空世界裡兩性關係易位,女性主體意識絕對強勢與張揚。而拍攝時間最新的《幸福觸手可及》《韞色過濃》《傳聞中的陳芊芊》,則帶有鮮明的「女強」、「女尊」色彩。服務女性觀眾的愛情劇,正將女性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倒並不是讓從業者們意外的結果。知乎上,「如果爭寵的是一群男人會是怎樣的畫面?」這一問題閱讀量高達450萬,多個回答獲得上千點讚,數據和輿論都在指向著,女強、女尊作品被女性觀眾期待。
  • 陳芊芊傳聞中的劇情 《傳聞中的陳芊芊》女尊男卑反套路劇情獲好評
    陳芊芊傳聞中的劇情花垣城女人當家,玄虎城男人當家,兩城歷來不合,一場惡戰之後,玄虎城落敗只好派遣少主韓爍(丁禹兮飾演)和親入贅花垣城。韓爍是個文韜武略、絕世無雙的王子,病弱腹黑傲嬌帥氣的美男子。
  • 《傳聞中的陳芊芊2》啟動 盛英豪再次飾演裴恆?
    說起今年爆火的古裝劇,《傳聞中的陳芊芊》自開播以來熱度不斷,可謂人紅劇火,在大結局的時候不少劇迷們表示「裴芊cp意難平」,果然不負眾望,終於迎來了第二季。
  • 《傳聞中的陳芊芊》中的「虎狼之詞」真是經典
    最近一部《傳聞中的陳芊芊》真是又一次刷新了我的三觀。《傳聞中的陳芊芊》是由查傳誼執導,趙露思、丁禹兮領銜主演,盛英豪、周紫馨、權沛倫、陳名豪等主演的古裝甜寵輕喜劇。這是一部女尊劇,劇情還是比較新奇的。陳芊芊遊街搶婚玄虎城少主三公主陳芊芊遊街時馬驚了,剛入花垣城的玄虎城少主韓爍來個了英雄救美。奈何韓爍的顏值被陳芊芊看上,當眾來了一句豪放之語:洗乾淨了送到自己府上。很符合女尊社會女子特權的設定。
  • 《傳聞中的陳芊芊》:韓爍終於盼來芊芊告白,成交夫婦正式脫單!
    最近的熱播劇《傳聞中的陳芊芊》你一定有所耳聞。想必很多觀眾都是被網絡上一些沙雕片段被吸引來的。而大多數觀眾在看過幾集之後紛紛中毒瘋狂安利!這部劇一開始就對於男權女權出現了討論,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很多觀眾都能夠看到這部劇的主題並非事「女尊」!似乎是在討論「男女平等」!女主在現代寫的劇本是,男尊社會中的少主與女尊社會中的少主相愛相殺。
  • 《傳聞中的陳芊芊》:把他洗乾淨,今晚送到我府上!
    《傳聞中的陳芊芊》劇照「小模樣長得挺標緻,把他洗乾淨,今晚送到我府上。」《傳聞中的陳芊芊》劇照《傳聞中的陳芊芊》是由查傳誼執導,趙露思、丁禹兮領銜主演,盛英豪、周紫馨、權沛倫、陳名豪等主演的古裝甜寵輕喜劇。
  • 穿越、甜寵加「女尊」,女性題材影視劇如何成爆款?
    陳小千原本是一名言情小說編劇,偶然穿越進自己的劇本成了活不過一集的女配角陳芊芊,為了保命,她做出一系列反常舉動成功引起男主角注意,原本一心置其於死地的男主角陰錯陽差愛上她。穿越、甜寵等爆款公式要素備齊之外,《傳聞中的陳芊芊》的世界觀設定是其意外走紅的重要原因。故事主線發生在虛構的古代城邦花垣城,這是一個女尊男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