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沿海各市政協主席建言:推動沿海經濟帶融入『雙循環』新格局

2021-01-11 同花順財經

  日前,以「立足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推動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遼寧沿海經濟帶政協研討會在該省盤錦市舉行。與會的遼寧沿海各市政協主席圍繞主題建言資政、凝聚共識,共同描繪面向大海求新圖強的發展藍圖。

  推動海洋經濟轉型升級

  2019年,遼寧沿海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2萬億元,佔全省的49.21%。海洋經濟正在成為遼寧貫徹落實「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排頭兵」。

  在葫蘆島市,現已擁有1200多家泳裝生產企業,集群模式初步形成。葫蘆島市政協主席石文光認為,要用「資源﹢創意」喚醒城市獨特基因,用差異化戰略開闢城市「藍海」。他提出,要推動城市轉型升級,從重化工業城市向創意生態城市轉型;注重人才培養與引進,以更加開放的政策吸引人才;深化「網際網路﹢」,打破產業邊界,形成「文化創意﹢科技創新﹢文脈資源﹢自然稟賦」的新生經濟增長極。

  遼寧共有海島633個,現已開發利用海島242個。「作為海洋經濟發展的新陣地,應以海島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引領遼寧海洋經濟轉型升級。」丹東市政協主席宋立躍表示,要將發展海島經濟上升到全省戰略高度,專項規劃、優化布局、突出重點、深挖資源、綠色發展,以海島的美麗「蝶變」,成就「十四五」時期遼寧走向「深藍」的美好夢想。

  培育港口新動能

  遼寧省海岸線長達2110公裡,港口是沿海經濟帶的最大資源、最大優勢,開放是沿海經濟帶的最大動能。

  大連市政協主席王啟堯表示,要加快推動遼寧沿海經濟帶協同發展向環渤海北部灣區一體化發展轉型,使之成為「十四五」時期國家支持東北振興的重要政策選項。要以太平灣建設為龍頭,加快港口整合,推動國際航運中心高質量發展;以太平灣撬動大連都市圈發展,以太平灣體制機制創新為牽引,提升灣區開放能級;以太平灣國資央企改革為平臺,加快灣區各城市產業聯動。

  今年8月,錦州市委召開十二屆十四次全會決定,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把全域轉身向海作為擴大對外開放、打造開放合作新高地的重要途徑。錦州市政協主席韓彤表示,錦州港(600190)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內貿散糧中轉港和中國最大的褐煤中轉港,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通航關係。錦州港要積極融入遼寧沿海經濟帶港口群建設,充分發揮港口保稅物流中心作用,力爭將錦州港納入國家物流樞紐城市規劃,著眼一流大港探索一體化協同發展模式。

  做好協同發展大文章

  「沈大經濟走廊」具有強大的經濟拉動力和輻射功能。營口市政協主席王笑柳認為,遼寧應以「沈大經濟走廊」一體化為引領,以區域協同合作、錯位創新為依託,加快打造遼東半島城市群,推動引領東北三省形成產業聯動、區域協同、優勢互補的高質量區域經濟布局,於「內循環」中成為東北三省的發動機,於「外循環」中成為東北亞的重要樞紐,打造我國新的高速增長極。

  盤錦市政協主席崔文偉表示,應探索推動錦營盤三市協同聯動發展路徑,打造遼東灣「灣底經濟」核心區、協同區和輻射區,加快形成以大連片區和遼東灣「灣底經濟」核心區兩個遼寧沿海經濟帶增長極,重構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發展新格局。要進一步優化頂層設計,加強優勢互補、暢通要素循環,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港口合作、優化產業體系、推動產業賦能,打造遼東灣「灣底經濟」率先發展的支撐點。

  今年,京瀋高鐵將全線通車,朝陽市將跨入高鐵時代。朝陽市政協主席劉朝震表示,在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的新形勢下,朝陽應以高鐵開通為機遇,發揮區位優勢,一面融入京津冀;一面融入遼寧沿海經濟帶。通過「雙向融入」,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合作、共同發展,著力加強規劃融入、產業融入、發展模式融入、體制機制融入、基礎設施融入和人才融入。

  遼寧省政協主席夏德仁在講話中表示,遼寧沿海經濟帶區位優勢明顯,各城市要增強「十四五」期間率先實現振興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更好發揮港口物流優勢、臨港產業優勢、海洋生態環境優勢以及吸引人才優勢,努力成為遼寧振興發展的排頭兵。要立足「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增強對外開放意識,加快補齊對外開放短板,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全面落實國務院《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及相關政策文件,推動「十四五」期間遼寧沿海經濟帶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節點通道,以全球化視野,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找準各城市發展定位和特有優勢,提高遼寧沿海各城市的服務功能。繼續深化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傾力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dl

相關焦點

  • 經濟大家談 | 推動長江經濟帶全方位開放,構建開放型雙循環發展格局
    在構建開放型「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中,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及上中下遊要圍繞自身優勢,調整產業結構,完善產業和價值鏈分工,探索有利於推進暢通國內大循環的有效途徑,加快培育更多內陸開放高地,形成全方位沿海、內地沿邊和對內對外開放的格局,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 以「二次革命」精神推動從「沿海經濟」走向「長江經濟」
    自今年5月中央提出推動「國內大循環」以來,國內各界迅速轉向推動「內循環」的研究和政策設計之中。「十四五」即將開啟,中國如何才能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發展格局?
  • 江蘇立足新起點,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1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南京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全省各界引起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立意深遠、內涵豐富,深刻闡明事關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江蘇在新的起點上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
  • 暢談雙循環下產業鏈 建言「十四五」布好局
    」為主題,研討雙循環新格局下產業鏈供應鏈的融通與賦能,為「十四五」布好局起好步建言獻策。  宜昌姚家港化工園作為長江經濟帶上的化工園區,在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基礎上突出「治」和「綠」,推動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產品、工藝、設備、管理四個升級,打造化工高端產業鏈;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堅持新發展理念,換綠腦、走綠道、轉動能、提效能,全面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 第十屆河北省沿海經濟帶高層次人才交流大會成功舉辦
    9月17日,「吾悅之光」第二十三屆唐山中國陶瓷博覽會人才技術交流大會暨第十屆河北省沿海經濟帶高層次人才交流大會在河北唐山市民服務中心舉行。圖為大會現場。9月17日,「吾悅之光」第二十三屆唐山中國陶瓷博覽會人才技術交流大會暨第十屆河北省沿海經濟帶高層次人才交流大會在河北唐山市民服務中心舉行。圖為活動現場。
  • 文瓊高速通車 海南省沿海各市縣實現高速公路閉環
    文昌雖處於東部沿海,但未被納入環島高速路網,無法享受到環島高速帶來的發展紅利,交通一度是制約當地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短板。文瓊高速的建成通車,標誌著海南島沿海各市縣間均有高速公路連接,形成閉環。  「文瓊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不僅有效縮短文昌、瓊海兩大著名僑鄉之間的行車時間,極大提高了兩地通行效率,而且它將是一條商機無限的經濟帶和產業帶。」瓊海市市長符平介紹,文瓊高速是貫穿瓊海市境內的第三條高速通道,是瓊海東北部地區的重要門戶和經濟走廊。
  • 共享機遇,協同推動江海聯動發展丨2020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論壇...
    共享機遇,協同推動江海聯動發展丨2020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論壇開幕式精彩發言片段(上) 2020-11-30 10:03:02 來源: 南通網 面對「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帶來的百年未有之大機遇
  • 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幹部大會 大力發揚「三牛」精神 奮力當好汕尾建設沿海經濟帶靚麗明珠排頭兵領頭羊
    縣委書記鄭俊雄出席會議並講話,縣委副書記、縣長郭文炯主持會議,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劍平,縣政協主席劉英劍,縣委副書記卓江廣等縣四套班子領導成員出席會議。過去一年,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圍繞奮力當好汕尾建設沿海經濟帶靚麗明珠排頭兵的目標定位
  • 「雙循環」新格局給力湖北高質量發展
    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就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以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等方面發表了重要講話,在我省經濟社會科學界引起熱烈反響。「雙循環」帶來歷史性機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 推動紡織產業融入「雙循環」新格局 | 2020第三屆世界布商大會今日...
    推動紡織產業融入「雙循環」新格局 | 2020第三屆世界布商大會今日盛大啟幕 2020-10-26 15:28:11 來源:全球紡織網 2020年持續蔓延的新冠疫情無疑讓世界經濟備受重創
  • 共商江海聯動發展大計|2020年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論壇在南通啟動
    處在歷史機遇期、發展「風口」上的南通,按照省委賦予的打造江蘇發展新增長極的使命,加快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對接上海、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滬蘇通核心三角強支點城市加速崛起。作為長三角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南通迎來萬眾矚目的「高光時刻」,倍受各方投資者關注和青睞。
  • 江門市委書記林應武:奮力打造珠西新增長極和沿海經濟帶江海門戶
    江門將全面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刻認識總定位總目標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自覺扛起沉甸甸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落實李希書記在江門調研指示精神和省委「1+1+9」工作部署,謀劃好「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在新起點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奮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長極和沿海經濟帶上的江海門戶
  • 邁向雙循環新格局的中國宏觀經濟
    11月28日,「中國宏觀經濟論壇——邁向雙循環新格局的中國宏觀經濟」在北京召開,與會學者圍繞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中國宏觀經濟走向展開討論。 堅持新發展理念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表示,強調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在內外複雜因素疊加背景下中國重塑發展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戰略選擇。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不僅是當前國際環境複雜多變背景下的應對之策,更是推動實現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現代化目標的戰略選擇。
  • 長江時評 | 充分認識「新沿海」
    作者:長江日報評論員楊於澤  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提出,武漢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新沿海」。這一判斷,基於「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今後一段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沿海之「海」,本質上是通道,既是交通通道、要素配置通道,也是全球生產、流通、消費的循環通道。改革開放以後相當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發展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主要通過海洋而加入國際大循環。那些擁有海運優勢的沿海區域,得地利之便,率先發展起來。相對於海洋,相對於外部市場,武漢的確是一座內陸城市。
  • 南方日報刊登市委書記李雅林理論文章: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特色精品...
    南方日報刊登潮州市委書記李雅林的理論文章《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特色精品城市》。全文如下: 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特色精品城市 中共潮州市委書記李雅林 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第一站就來到潮州,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並囑託我們「抓住機遇,乘勢而上,起而行之,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這是總書記賦予廣東總定位總目標在潮州的具體化,是在更高起點上做好「特精融」三篇文章
  • 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 推進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其目的是要推動形成宏大順暢的國內經濟循環,更好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既滿足國內需求,又提升我國產業技術發展水平,形成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遼寧工業門類齊全、體系完備,是國家重要的工業基地,在主動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一定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明確戰略方向。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明確指出,遼寧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 全面融入「雙循環」 推動轉型出雛型
    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其目的是促進經濟循環暢通、達到供需結構性再平衡;其內涵體現在促進生產和消費等重大比例關係協調;其意義在於推進「以我為主」的自穩定性與「內外暢通」的自適應性相結合、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灣區大動脈——寫在台州沿海高速公路正式通車之際
    飛速發展的台州,迫切需要一條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大動脈。  「台州沿海高速公路,北接長三角中心城市上海、寧波,南望海西經濟區,是台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重要主軸,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浙江重要交通動脈。對於打造浙江海洋經濟新增長點,建設灣區大通道,促進台州民營經濟發展,發展先進位造業,促進台州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雙循環」新格局下丹東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論壇
    」新格局下丹東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論壇暨防護紡織產業合作洽談會,在福瑞德酒店舉行。希望丹東能夠乘勢而上,在「雙循環」下發力「雙名片」,適應國內外需求端的變化,加強供給側的技術創新、信息化改造、產業鏈協同創新等,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全面推進紡織服裝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化重塑。
  • ...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蘭州市政協主席李宏亞在皋蘭縣九合...
    【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專題】全力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蘭州市政協主席李宏亞在皋蘭縣九合鎮宣… 2020-12-10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