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月經恢復是不可迴避的生理現象,正確了解其相關知識,我們才可以科學對待產後多久來月經正常的一系列問題。對於女性來說,「大姨媽」這個親戚讓人既恨又愛。懷孕後,「大姨媽」就出去旅遊了,有10個月的時間不能造訪,雖然孕期有各種不適,但是見不到「大姨媽」心裡也很安慰。產後,「大姨媽」的旅遊假期也快結束了,隨時準備回歸,但是她不會給你一個預期,而是突然破門而入,讓你猝不及防。
在產後門診常常會聽到一些媽媽憂心地說:「我怎麼剛出月子,大姨媽就來了,好擔心身體有什麼問題?」
還有些媽媽說:「我一個多月後來了一次,幾天就結束了,現在產後半年了還沒來,真是怪了!」
也有媽媽說:「我一直母乳餵養,產後6個月就來月經了,但是月經量比以前多。」
看來,每個媽媽的情況並不是相同的,有的來的早,有的來的晚,產後多久來月經正常?這個問題想必很多新媽媽們都比較感興趣,產後來月經的時間是因人而異的,但又和什麼有關係呢?相信很多媽媽都關心這個問題。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一起解惑關於產後第一次來月經的幾大困擾~
產後月經什麼時候來?
一般女性在產後42天左右,子宮基本恢復,腦垂體對下丘腦所分泌激素的反應已經恢復正常,卵巢開始有新的卵泡生長、發育成熟並發生排卵,排卵後兩周就會來月經。也就是說,只要卵巢恢復正常,就會來月經。但每個媽媽的身體情況不同,來月經的早晚也會不同。
月經來的早晚和什麼有關係?
1、生理因素
年齡不影響:曾有研究,對18歲及30歲以上的產後女性進行調查,發現不同年齡的媽媽,在產後恢復月經的時間沒有明顯的差異,年齡不是月經恢復早晚的因素。
分娩方式不影響:懷孕次數多少、分娩方式不同,對月經來的早晚也沒有明顯影響。
2、哺乳因素
產後堅持母乳餵養會抑制排卵。
3、身高體重
身高體重指數也會影響到月經來的早晚,身高體重指數越大,月經來的時間越晚,BMI值大於24的女性,來月經的時間最晚。也就是說身體越健康的女性,來月經越早。
4、營養狀況
食慾特別好,吃得比較多,營養狀況越好的女性,來月經的時間越早一些。這是因為營養越好,子宮恢復得越快。
總之來說,哺乳因素、體重指數、營養狀況是影響月經早晚的主要因素,產後媽媽們看看自己這方面的情況,也可以對月經來的時間有一個大體的預估計。對於產後長時間月經沒有復潮的寶媽,建議到醫院檢查。產後月經量有何講究?
1、第一次月經量很多
很多人產後第一次月經量會比平時的稍多,且時間稍長。造成產後月經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 產後持續無排卵造成卵巢雌激素分泌過多,刺激子宮內膜使其增生,因此脫落時出血量會增多。
● 有一些寶媽是由精神因素導致,出現一些過度勞累、緊張等也會導致月經量增多。
●盆腔內的器官如果發生病變也會導致產後初次月經量大,例如子宮肌瘤、子宮息肉等。
2、第一次月經量少
有人產後第一次月經量很少,甚致來一點點就完了。造成產後月經量少的原因主要是:
● 寶媽身體虛弱或存在外傷性出血,例如產後大出血。
● 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對卵巢激素的刺激反應減少,或子宮內膜部分粘連。
● 寶媽的心理因素也會有一定的影響。例如受到強烈精神刺激,還可能會出現閉經。
● 哺乳、受寒、勞累怠倦等也都會造成月經量少。另外,如果寶媽患有一些疾病,例如貧血、肝病、糖尿病等,以及內分泌失調等等原因都會導致產後月經量少。
產後月經不規則怎麼辦
不論是否哺乳,通常寶媽在產後前幾次的月經都不規律,不過一般會在幾次過後恢復正常。但是,如果產後生理周期長期紊亂,寶媽們就必須要引起重視,因為這有可能是由於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器質病變或者藥物等引起。
產後的前幾次月經,雖然可能會出現與以往不同的狀況,但是寶媽也要留心觀察,如果長期不來月經、長期周期不規律、量過多或過少、經血黏稠、血塊大而堅硬,寶媽應該及時到醫院查明具體原因並做出相應的治療。
產後月經會引起腹痛嗎
月經恢復以後,一般不會感覺到到腹痛,只是心情還有些煩躁,多注意放鬆自己,排解情緒,讓自己變得樂觀一些。
產後月經會影響母乳餵養嗎
有些處於哺乳期的女性來月經後,發現乳汁的分泌量變少、顏色變淡,認為是因為月經影響了乳汁的質量,其實並不是這樣,在女性的哺乳期內,無論月經來的早晚,都不會影響到母乳的質量,母乳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都不會下降,真正影響母乳質量的因素只有一個:哺乳期的女性營養攝入是否全面。
產後月經來之前需要避孕嗎
有些寶媽會認為,產後沒來月經,因此在這期間同房不需要避孕,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事實上,有一部分女性的卵子,在產後第一次月經來潮前,便已恢復排卵能力了,因此,產後同房,都應該採取避孕措施!
產後不要服用口服藥避孕,藥物會抑制乳汁分泌,使母乳量減少。對於產後的女性來說,推薦使用保險套和宮內節育器都可以。如果產後同房不避孕,很可能會懷孕,這樣對產婦來說,身體會造成不小的傷害。產後月經來臨的時間並沒有固定的時間,所以媽媽們一定注意警惕月經來臨,保護好自己。
【來源:靖州縣婦幼保健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