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抗疫 彰顯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抗疫總體戰、阻擊戰中,中西醫聯手共同鑄就了一道牢固的生命防線,成為我國疫情防控的一大亮點。其中,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推薦使用的抗疫利器「清肺排毒湯」成為使用面最廣、使用量最大、使用效果最好的方劑,彰顯了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充分體現了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方向的正確性。

  認知人與自然 勇於使命擔當

  古今中外,均有大型疫病相繼發生,國外的「黑死病」、「大型流感」曾經造成了滅頂之災,國內從公元前360年到公元1644年的兩千年中,有史記載的瘟疫竟達250次以上,多次大型疫情造成死亡枕藉。張仲景《傷寒論·序》曾哀嘆:「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當前世界,人與自然的關係持續惡化尚未能得到有效、根本的改變,導致各種致病因子不斷變異,人類疾病譜亦隨之越來越快速演變,於是,SARS、MERS、H1N1流感、H7N9禽流感、伊波拉、霍亂、新冠肺炎等傳染病此起彼伏地禍害蒼生。因為疫情傳播的規律具有「四無差別」的特點,即無國界差別、無種族差別、無貧富差別、無等級差別傳染流行,百疫叢生也就越來越趨向於常態。

  中醫「治未病」學術思想完全符合疫病防控的主旨。「治未病」,涵蓋「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病中防逆轉、瘥後防復發」的疾病發生發展全程,事實證明中醫藥對疫病的防控非常有效。以「清肺排毒湯」為例,截至5月20日,納入「清肺排毒湯」臨床觀察的10個省(不包括湖北省)66家定點醫院1337例本土患者, 1323例治癒出院(佔98.95%),其中包括57例重型患者。且救治患者無1例輕型轉為重型、普通型轉為危重型,徹底實現了「病中防逆轉」,阻斷了患者向重型、危重型轉化。

  由此看,這一「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給予了我們重要的啟示:

  一是我們必須充分認知人與自然關係的現實,作為醫藥衛生工作者「要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時刻防範衛生健康領域重大風險」,必須勇於護衛生命健康的使命擔當,加強疫病的防控工作。

  二是中醫藥在疫情防控的「戰時」必須儘早及時介入,在疫情防控的「平時」要參與「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與西醫藥攜手,優勢互補,「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織密防護網、築牢築實隔離牆,才能切實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要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提高中醫應急和救治能力,要遵循中醫藥自身發展規律,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用行動和效果來實現和體現真正意義上的「中西醫並重」。

  辨析核心病機 誠於傳承精華

  新型冠狀病毒本身不僅具有很強的致病性,同時也具有較強的變異性,因此,面對病毒蔓延的疫情,必須爭分奪秒尋求有效方藥救治。1月27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緊急啟動了「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方劑臨床篩選研究」專項。

  首先面臨的第一個難題是:中醫如何認知新冠肺炎?專家們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當然屬於「疫病」範疇,是瘟疫的一種,具備疫病的易感性、相似性、傳播性、危害性四大共性。但是,究竟屬於「肺溫」、「溼溫」、「溼毒疫」、「溼疫」還是「寒溼疫」?縱觀本次疫情,寒溼入肺,痰飲鬱結,出現氣逆咳喘等症狀;毒邪入裡化熱,壅遏於肺,肺失宣降所致發熱、咳嗽等症狀;溼邪入裡,加之肺為水上之源,肺失宣降,水經不布,水溼內盛,以致脘痞,納差,嘔惡、便溏等胃腸道症狀及普遍的舌苔厚膩。《黃帝內經》言「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又言「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本病發病之前即有正氣虛,發病之後,病邪內羈,氣血津液受耗,又容易致虛。因此,雖然致病因素很多,但本病主要由「寒溼之邪」所致,寒溼病邪是核心病機,此疫當為「寒溼疫」。

  知其要者一言而終!《傷寒雜病論》強調「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而這正是中醫臨證思維的精華所在,只要辨析核心病機精準,則組方針對病證精準。有是病、見是證、立是法、組是方、用是藥。證變則法變,法變則方藥變,以變應變,靈活運用,精準匹配。所以,運用篩選、組合自公元3世紀初中醫經典《傷寒論》的「清肺排毒湯」,終能療效顯著、戰績斐然。

  從這個角度,這一「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給予了我們重要的啟示:

  一是「要加強古典醫籍精華的梳理和挖掘」。包括:加強中醫藥典籍研究利用;編撰中華醫藏;制定中醫藥典籍、技術和方藥名錄;建立國家中醫藥古籍和傳統知識數字圖書館;研究制定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條例;收集篩選民間中醫藥驗方、秘方和技法。總之,要使傳承精華有「根」、有「本」。

  二是要完善學術傳承制度,加快推進活態傳承。關鍵在於加強中醫臨證思維和學術流派的挖掘、整理、傳授、繼承與發揚。

  三是建立合作開發和利益分享機制;推進中醫藥博物館事業發展;實施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把中醫藥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

  研製核心處方 善於守正創新

  以「清肺排毒湯」為例,這是由中醫典籍《傷寒雜病論》中的四首經方為主化裁而來。這就再次證明:每當大疫急難當頭,中醫可以基於患者臨床症狀、體徵、發病的時間、地域以及氣候等特點,通過病因病機分析進行辨證論治,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守正創新」地制定出準確的方案,運用到臨床救治之中以拯溺救焚、解難紓困。

  由此,這一「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給予了我們重要的啟示:

  一是要「強化中醫藥特色人才建設,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國家中醫疫病防治隊伍」。可以從名老中醫藥專家、全國以及省市中醫藥優秀人才、西學中、西醫藥、計算機、新科技等跨界專業人才和民間中醫、少數民族醫確有專長的人才中遴選、培養。特別是全國中醫藥(臨床、基礎)優秀人才研修項目,它創造性地採用「讀經典、做臨床、跟名師」的方式已經研修培訓到第四批了,被業界譽為「中醫黃埔」,這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的承上啟下的中堅力量。同時,建議建設國際一流中醫藥大學集中培養高端中醫藥人才。

  二是要「建設一批科研支撐平臺,改善中藥審評審批機制,促進中藥新藥研發和產業發展」。

  三是要做到「五求」:在傳承創新全程中要力求做到求正、求真、求實、求精、求新。其主導思想就是「實事求是」。「求正」,就是首先要力求方向正、思路正;「求真」,就是要求理論真、方術真、藥物真、傳授真;「求實」,就是要求案例實、數據實、療效實、業績實;「求精」,就是要求釋典精準、辨治精準、組方精準、用藥精準;「求新」,就是要求創新理論、創新治法(包括給藥途徑)、創新方術、創新藥物(包括炮製和劑型)。

  總之,以「清肺排毒湯」為代表的中醫藥抗擊新冠肺炎的實踐,充分體現了「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強大生命力,我們應該力爭做到「三要」:一要在守正的前提下創新,做到「繼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既不能唯古是從、故步自封,又不能以西律中、削足適履;二要以中醫理論為主導,以現代科技為支撐,以跨界融合為平臺從理、法、方、藥四個方面開展創新;三要以治未病和中醫優勢病種為主,讓國際醫療保健與我原創中醫「接軌」。(孫光榮 何清湖 劉應科 孫相如 孫英凱)

  (第一作者孫光榮為國醫大師,第二作者何清湖為湖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

相關焦點

  • 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清肺排毒湯」成為抗疫...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6月2日組織召開的專家學者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指出:「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杏林之聲】「醫」起學上海市中醫藥大會精神|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古華醫院重點舉措:以中醫藥防治傳染病基地為基礎,以新冠疫情防控為契機,加強中醫藥在傳染病方面的守正創新,推進奉賢區肝病診療中心建設。南橋社區工作舉措:(一)強化組織管理,全面落實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二)提升服務能力,形成服務特色;(三)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傳承中醫經典;(四)中醫科教研全面提升;(五)醫防融合,創新中醫健康管理;(六)服務導向,提升群眾滿意;(七)加強宣傳,弘揚中醫文化;(八)不忘初心,堅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 守正創新 傳承發展中醫藥 天津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新生聆聽張伯禮...
    昨天上午,在天津中醫藥大學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以「守正創新,傳承發展中醫藥」為主題,為同學們開講特殊的「開學第一課」,分享戰「疫」經歷,傳播中醫藥文化。天津北方網訊:開學季,高校學子陸續重返校園。
  • 中醫啟蒙教育:首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特醫人才大會,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特醫聯盟秘書長張利張利秘書長就什麼是特醫、特醫包括的範圍、特醫線上平臺發布及特醫產業項目、特醫谷、特醫館、特醫小鎮、民間中醫藥特醫文化產業園、民間中醫特醫智慧財產權保護機制等做了詳細解讀。張利秘書長表示,積極發展中醫藥事業,要把喜歡中醫、熱愛中醫、傳承中醫、正在學習中醫、宣傳中醫、研究中醫的各界人士都匯聚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中醫藥事業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 論道丨守正創新不斷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
    作為當代中醫人,要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進一步深刻認識新時代發展中醫藥的重要意義,抓住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發展中醫藥事業。二、充分挖掘中醫藥寶庫精髓內涵「傳承精華,守正創新」,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正確處理傳承與創新的辯證關係,關係到中醫藥的前途和命運。
  • 有特色敢創新 熱敏灸抗「疫」成效顯
    熱敏灸抗疫為何成效明顯?對此,最有發言權的當屬熱敏灸技術發明人、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陳日新。3月18日,記者採訪了陳日新教授。    疫情蔓延之初,不少中醫工作者就嘗試從中醫維度介入新冠肺炎防治工作,陳日新自然不例外。採集患者信息、分析證候特點,通過科學縝密的觀察,陳日新以最快速度掌握了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機,並制定了熱敏灸防治方案。
  • 青託成長故事(二十六)趙海譽:傳承精華,守正創新;身為後浪,勇於擔當
    青託成長故事(二十六)趙海譽:傳承精華,守正創新;身為後浪,勇於擔當 2020-08-19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考時事政治新聞熱評:傳承中醫精華 實現創新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醫的合格答卷寫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中醫藥參與救治確診病例的佔比達到92%,湖北省確診病例中醫藥使用率和總有效率超過90%。
  • 千方百劑 萬無疫失——非遺抗疫之中醫藥名片 安宮牛黃丸:溫病之寶...
    從「清肺排毒湯」到「肺炎1號方」,從連花清瘟膠囊到安宮牛黃丸,百年傳承的非遺文化譜寫中醫藥抗疫之歌。近日,南方網聯合廣東省中醫藥局與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專訪權威中西醫專家,製作「非遺抗疫之中醫藥名片」海報並推出系列報導,詳解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南方網訊(記者/申晨、周存)2月18日,國家衛健委公布了最新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
  • 2020甘肅省公務員面試熱點:守正創新向世界講好中醫藥故事
    2020甘肅省公務員面試熱點:守正創新向世界講好中醫藥故事 2020年甘肅公務員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甘肅公務員面試採用結構化方式,進面人員須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原件和《面試通知書》才能參加面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甘肅公務員面試熱點供大家參考學習
  • 孫鋒:傳承好中醫藥文化瑰寶 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肖寒)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為中華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貢獻,中醫藥學在實踐層面強調養生、「治未病」,這一理念早已深深融入了國人的日常生活。但與此同時,傳承發展什麼、怎樣傳承發展、如何發揚光大中醫藥文化和產業這些問題也擺在繼承者面前。
  • 中醫藥抗疫出奇招 進一步發展還需與時俱進
    這次疫情,中醫藥人能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也得益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決策部署,這是全國中醫藥大會勝利召開以後面臨的一次大考。」 11日,在人民政協報社與中國中醫科學院聯合組織的「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暨抗疫實踐總結研討會」上,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感慨。
  • 中醫藥戰「疫」經驗走向世界 助力全球抗疫
    參考消息網12月2日報導(文/關桂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中醫藥彰顯了獨特優勢。當疫情在全球蔓延時,中醫藥戰「疫」經驗走出國門,助力全球抗疫。國際上一些知名人士使用中醫藥治癒了新冠肺炎,成為中醫藥有效應對危急重症、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有力佐證。
  • 江西中醫藥,抗「疫」有力量
    江西中醫藥,抗「疫」有力量 2020-03-29 2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中醫藥大學在重要英文期刊發表論文闡述我國中醫藥防治新冠...
    陳紅專教授團隊撰寫的綜述《我國中西醫協同防治新冠肺炎》(Combating COVID-19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China)作為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APSB)「抗疫專刊
  • 名醫傳承,守正創新——「上海市名中醫沈丕安普陀傳承工作室」在我...
    名醫傳承,守正創新——「上海市名中醫沈丕安普陀傳承工作室」在我院正式揭牌 2020-12-11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企業家共話中醫藥產業:傳承是命脈所在 創新是活力源泉
    本報記者 晏國文 曹學平 北京報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行動中,中醫藥表現突出,發揮了重要作用。後疫情時代,作為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中醫藥如何傳承創新,如何高質量發展,成為重要課題。黑龍江珍寶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海認為:「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需要傳承其治療效果,同時需要創新其基礎理論、研究以及應用。過去,中醫藥傳承的工作較多,但是在創新方面顯得不足。」
  • 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看點:張伯禮寄語中學生、抗疫風採展揭幕、十大...
    11月2日活動首日,AI+醫療健康領袖峰會、抗疫院士說、抗疫院士風採展、IBT重大創新成果發布會如期舉辦。院士專家熱議智慧醫療新賽道今年院士峰會的主攻領域為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張伯禮院士寄語中學生大手拉小手·抗疫院士說現場(活動方供圖)「大手拉小手·抗疫院士說」在東莞中學松山湖校區舉行。抗疫一線的院士、專家、醫護人員以線上+線下主題分享、對話訪談、互動問答等形式面向大灣區大中小學生講述抗疫經歷、故事以及成長曆程、人生感悟。
  • 堅持保護與傳承並行守正與創新並舉中醫與西醫並重 加快推動吉林由...
    本報7月16日訊(記者繆友銀)今天,全省中醫藥大會在長春召開。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醫藥工作重要論述,堅持保護與傳承並行、守正與創新並舉、中醫與西醫並重,加快推動吉林由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邁進。省委副書記、省長景俊海主持會議。
  • 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中國中醫藥健康產業座談會在醫藥港成功召開
    為貫徹落實全國、全省中醫藥大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關於中醫藥發展的重要指示,9月24日,中國中醫藥健康產業座談會在廣州國際醫藥港隆重舉辦。來自全國省市區衛健中醫藥領域的領導、嘉賓、中醫藥健康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接近40人匯聚一堂,共話中國中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前景和機遇,共同探討中醫藥的發展,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促進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為國家發展中醫藥產業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