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打壓下的「中國芯」如何絕處逢生

2020-12-26 製造雲

據最新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的晶片設計企業達到了2,218家,比2019年的1,780家多了438家,在數量上增長了24.6%。而2020年中國整個晶片設計行業的銷售額預計為3,819.4億元(人民幣.下同),相比2019年的3,084.9億元增長23.8%,增速比2019年的19.7%提升了4.1個百分點。從數據上來看,投入「中國芯」的企業和銷售額都有不斷增加的趨勢。

此外,根據國務院於2020年8月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對集成電路進行扶持。值得關注的是,對一些細分行業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十年免稅政策」,例如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便符合該資格,而集成電路行業人士稱這是一次重大的政策利好,而中國政府的高額補貼顯然對於形塑「中國芯」的產業生態有莫大的助益。

實際上,早在2014年,隨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頒布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啟動,中國各地就掀起晶片產業發展熱潮,一個項目投資動輒數百億元乃至千億元。

不過「中國芯」並非如表面上看起來一帆風順,其中不乏「爛尾」的局面,而人為布局產業形成「拔苗助長」的局面。在2020年11月28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上,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表示,「晶片行業出現盲目投資和爛尾項目,前一階段集成電路製造方面的投資也被暴出造成巨大損失,需要規劃和加強監督」。而最為知名的便是2017年創立的武漢弘芯,它雖在2018、2019年連續兩年入選湖北省重大項目,但已於2020年7月傳出面臨資金鍊斷裂導致項目停滯的風險。

此外,「中國芯」能否站上國際舞臺,始終遭外界質疑,而在中美科技戰的大脈絡下,更使得「中國芯」如何提升國際競爭力被視為是難關重重。例如「中國芯」產業中的兩大龍頭公司,包括晶片設計公司華為海思,以及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近期都受到嚴重的考驗,均可預示「中國芯」面臨死地後生的處境。

遭受美國打壓的華為海思與中芯國際

全球知名電子產業市場情報的提供者集邦科技(TrendForce)於2020年12月19日發布了《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第三季營收排名》,美國高通(Qualcomm)排名第一,而中國華為海思則跌出前十。蓋因華為供應鏈遭美國政府切斷,晶片無法繼續製造,營收排名因而隨之下降,而這樣的情況顯示「中國芯」在美國的封殺局面下勢必走向自主研發之路,但絕非易事。

在榜單中,美國除了佔據六間企業,並且包攬前三名,前三分別為高通、博通(Broadcom)與英偉達(Nvidia)。而榜單中第四名至第十名公司分別為:聯發科(MediaTek)、AMD、賽靈思(Xilinx)、瑞昱半導體(Realtek)、聯詠科技(Novatek)、美滿(Marvell)、戴濼格半導體(Dialog)。

而在晶片製造中,除了設計之外,晶片代工也是重要的關鍵技術,甚至重要性更超過前者。而中國晶片代工龍頭企業中芯國際自然逃不過美國政府的打壓,也預示「中國芯」走向自主研發的艱辛。

美國商務部於2020年12月18日宣布,把中芯國際等60多家中企和機構列入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這些公司將與華為等被納入管制的公司,被美國拒絕出口技術。

對此,中芯國際於12月20日發公吿表示,「公司被列入實體清單後,對用於10nm及以下技術節點(包括極紫外光技術)的產品或技術,美國商務部會採取推定拒絕的審批政策進行審核;同時公司為部分特殊客戶提供代工服務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經公司初步評估,該事項對公司短期內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對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不過該消息被外界視為是安撫投資人信心的舉措,而美國政府的「精準打擊」,也讓「中國芯」的研發蒙上一層陰影,其中更為關鍵的是可能影響ASML販售極紫外光刻(EUV光刻)設備予以中芯國際。

中國晶片製造業雖然有中國政府的宏觀政策支持以及龍頭企業「中芯國際」的奮力追趕,但在斷供下的確徹底曝光行業短板。而在「中國芯」面對外有圍堵內有「爛尾」的現實依然處於尷尬的局面。如此種種,中國晶片製造要出現跳躍手發展困難重重。

「中國芯」如何走出困境

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曾於2020年8月間對外表示,「國產晶片若想實現彎道超車,最大的短板並不是缺錢,而是缺乏人才」。數據顯示,到2020年集成電路產業總需求量72萬人,但目前人才總數40餘萬人。根據就業情況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薪資和提升空間的不足,以及教育不到位等問題。而人才的投入和爭奪顯然會是未來「中國芯」能否持續發展的重要關鍵。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鴻蒙在中國代表了盤古開天闢地之前的「混沌」,這或許也是華為當年給自己開闢手機系統備胎命名為「鴻蒙」的最初意向。而究竟「中國芯」能否美國打壓的情況下在晶片設計和代工技術方面走上自主研發之路並有所突破,除了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之外,顯然需要更多人才的投入,而這也必然是中國未來在高科技領域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也將會一直是外界的主要關注。

內容來源: 半導體行業觀察

聲明:資料由本媒體號從網絡收集整理而成,所有資料版權歸原公司、機構所有。資料僅供學習參考,切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刪除,非常感謝!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海康威視被剔除!美國又打壓,我外交部...
    富時羅素:將中芯國際和海康威視從富時中國A50指數中剔除22日晚間,英國富時羅素公司(FTSE Russell)宣布,從1月7日起將中芯國際和海康威視從富時中國A50指數和富時中國50指數中剔除。富時中國A50是外國投資者進入中國境內股票市場的普遍渠道,而富時中國50則包括在大陸和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
  • 面對美國的技術封鎖,保護中芯國際和華為的市場和利潤是破局關鍵
    美國在9月4日傳出消息稱,川普正考慮是否將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加入「實體清單」,這意味著中芯國際可能會步華為和中興的後塵。面對美國對中芯國際和華為技術封鎖,我們如何破局?雖然我們已經提出了抗議,但是面對近似「瘋狂」的川普,打壓中芯國際的事情很大機率會成為既定事實。
  • 美國又新動作?明起或對中芯國際在內的中企「下黑手」...
    據路透社最新報導,在當地時間的周四,兩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將在美東時間的周五將數十家中國企業列入限制貿易的黑名單,其中包括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消息一經傳出重創周五亞洲股市表現。kmEesmc
  • 中芯國際、中國海油被美列入黑名單?中芯國際回懟:沒有太大影響
    在中國漸漸崛起之後,為了自己的利益,有無數的國家想要對我們進行打壓,其中對我們惡意最大的當屬美國。在看到中國未來的潛力後,美國就把我國列為最大的競爭對手,總是想要針對我們。當時有一家美國媒體曾發布過一個前後矛盾的新聞,他們寫道,在這份黑名單中的這些企業並不會觸發制裁,但美國總統可以決定是否實施制裁,包括封鎖這些企業的財產。很顯然,美國並不會浪費一個這麼好的打壓中國的機會,11月12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一份行政令,禁止美國投資者投資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企業。不到半年的時間,美國就先後把31家中國企業列入黑名單,對這些企業實施了「制裁」。
  • 美國再下黑手!除了中芯國際,這些企業也被制裁了
    當地時間12月18日晚間,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正式宣布將中國半導體製造企業中芯國際(SMIC)列入「實體清單」,以限制其獲取美國關鍵技術的能力。隨後,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又在實體名單上新增了60多個其他實體,這些實體的行為均被認為違反了美國的國家安全或外交利益。
  • 突發:美國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
    當地時間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發布消息稱,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將中芯國際(SMIC)列入實體名單,以限制其獲取美國關鍵技術的能力。美國商務部官網截圖美國商務部表示,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將中國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SMIC)列入實體名單,這一行動是為了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對此表示:「我們不會允許先進的美國技術幫助對手建立軍隊。」
  • 中芯人事內亂未平,又步華為後塵,被美國制裁,技貿之路如何選?
    中國有句話叫「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中國內地規模大、技術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企業中芯國際此刻應該能深深領悟這句話的含義了。公司內部留ceo梁孟松還是要董事長蔣尚義的人事內亂還沒有平息,美國的實體清單上又有了中芯國際的名字,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 美國商務部將中芯國際列入「黑名單」,並限制對美國關鍵技術獲取
    從中芯國際與軍工聯合體的關係、中國對軍用民用融合授權的積極應用以及政府指導的補貼,中芯國際完美地說明了中國利用美國技術支持其軍事現代化的風險。」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表示。實體名單的名稱限制了中芯國際收購某些美國技術的能力,要求美國出口商申請向該公司出售的許可證。
  • 外交部駁美打壓中企:遏制打壓阻擋不了中國發展壯大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馬卓言、朱超)針對美方持續打壓中國企業,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3日表示,美方個別政客固守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熱衷於渲染、炒作所謂中國挑戰和中國威脅論,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採取堅定措施維護自身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 中芯國際上演高層內鬥,中國晶片如何「東出」?
    5nm和3nm的最關鍵、也是最艱鉅的8大項技術也已經有序展開",如果照此速度下去,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差距有望進一步縮小,梁孟松在信上如此說道。曾經在他的帶領下,中芯的市值已漲至4000億人民幣,然而這一切的計劃都將在2020年12月梁孟松提交辭呈的時候土崩瓦解。
  • 路透社:美國準備將中芯國際列入黑名單
    集微網消息,據路透社報導,川普政府準備將中芯國際(SMIC)和中海油(CNOOC)加入黑名單中,從而限制他們與美國投資者的接觸。 不過,目前尚不清楚何時將新的名單公布在《聯邦公報》上。
  • 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大疆、中芯國際回應
    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大疆、中芯國際回應 時間:2020-12-21 22:31:56 來源: 環球時報   當地時間18日,美國商務部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將包括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和中國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在內的
  • 美政客要求阻止中芯國際獲得美國先進技術 中方回應
    美政客要求阻止中芯國際獲得美國先進技術 中方:遏制打壓阻擋不了中國發展壯大  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張蔚然)針對美個別政客要求阻止中芯國際獲得美國先進技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遏制打壓阻擋不了中國發展壯大,只會損害中美互信合作,激化中美矛盾摩擦。
  • 中芯國際:美國"實體清單"將對10nm以下工藝有重大不利影響
    ·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莊怡)一直強調自己合規運營的中芯國際,還是未能躲過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藉口的打壓。12月20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周五關注到美國商務部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利益為由,將中芯國際及其部分子公司及參股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 晶片業再過坎:中芯國際突遭利空股價大跌 廠商如何自救?
    南方基金基金經理羅安安:創新無限,築夢成長,如何把握成長企業的投資機會?原標題:晶片業再過坎:中芯國際面臨美國制裁股價大跌 廠商如何自救?中芯國際還指出,2016年及以前,該公司是經美國商務部正式認可的「最終民用廠商」(Validated End-User) ,並曾有多位美國商務部官員實地到中芯國際進行訪查。9月7日,中國外交部記者會上,在回答彭博社記者提問時,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中方已經多次就美方無端打壓中國企業問題表明嚴正立場。
  • 中國芯崛起無法阻擋!中科院直接點名美國科技,美精英:值得反思
    文案:落英笙歌 編輯:書鴻 沉睡雄獅終將會清醒,中國的發展世人有目共睹,中國芯崛起無法阻擋,從當初只能"被迫挨打",到如今世界第一發展中國家,這一系列挫折證明我們抵抗外來打擊的能力無比強大
  • 美國為何接二連三地抹黑打壓中國華為?
    主要原因是看不慣中國5G超過美國,試圖通過妖魔化手段打壓華為,獲得全球5G市場一杯羹,實在是一種陰暗心理。抹黑中國打壓華為,美國步步臭棋美國政府在非法扣留孟晚舟之後,2019年5月,正式確定要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裡,在華為以及美國公司,全世界諸多受到牽連的公司,提出強烈反擊後,禁令先後幾次延期,據說這次再延期45天。
  •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警告美國政府制裁中芯後果嚴重
    原標題: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警告美國政府:如制裁中芯國際,美國可能「年損失50億」SEMI警告美國政府:制裁中芯國際 美國將受損嚴重【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川普政府近來對中國科技企業愈演愈烈的打壓與限制,在給中國企業造成巨大挑戰的同時,也如同一把雙刃劍,讓眾多美國科技企業感到困擾
  • 市值超4000億,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的最大股東是誰?
    自從華為遭遇美國打壓,臺積電停止代工合作後,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了大陸最大的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今年以來,中芯國際受到追捧,獲得各路資本青睞,並且最快過會,成功登陸上交所,市值一路突破了6000億元,成為了A股的一匹黑馬。
  • 美國究竟為什麼一貫地遏制打壓中國?
    近年來,美國打壓華為5G愈演愈烈,指使加拿大無端扣壓孟晚舟,又在晶片上大做文章封鎖華為,等等。人們不禁要問,從中興到華為美國到底想要幹什麼?簡言之,就是遏制中國的發展和崛起。其實,人們也無需大驚小怪,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打壓是一貫的,絕不手軟的,如果有人對美國抱有幻想,寄希望放我們一馬,那就太幼稚可笑了。事實上,新中國成立至今,美國的制裁封鎖打壓始終伴隨著中國建設發展的全過程。而且手段卑劣,成龍配套。一是經濟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