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電影《一呼百應》首映,一線醫護和志願者為影片點讚

2020-12-22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

11月28日,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美視眾樂、中廣天擇、吉呈文化、中烏文化、僑鄉影視、易博影視和敦煌博旺等製作出品的戰疫電影《一呼百應》,在杭州夢想小鎮小映盒影院舉辦了一場溫馨暖心又別出心裁的首映典禮。

《一呼百應》導演鄭世龍,國家一級演員大力,實力派青年演員費馨潔、魏震,新生代小花王莫涵,知名兒童演員韓陌,和兩百餘名觀眾,共同出席了首映式。

為突出影片聚焦老百姓戰疫的精神內核,首映會特別邀請了一群最可愛的人——曾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奔赴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和服務於各個基層崗位、維繫城市運轉的志願者,他們為這場首映會帶來了冬日旭陽般的溫暖。

電影《一呼百應》講述武漢因疫封城期間,主人公吳謀、餘櫻以及吳勇、餘大叔、何歡等不同職業、性情各異的一群普通人,在疫情大災中克服恐懼,不畏危險,戰勝困難,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提供種種幫助的感人故事。這些故事催人淚下又振奮人心,生動展現了中國老百姓的和美大愛、善良質樸、無私奉獻,歌頌他們平凡而偉大的品德和精神。

電影首映會上,現場觀眾為影片中吳謀等人在封城之後歷經的曲折艱難而落淚。隨著電影進入後半段,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性情的人物幫助困境中醫院和醫護人員的付出和真情,由感動而生的暖流漸漸湧上心頭。當觀眾看著吳謀等人成立志願者團隊,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加入,維繫了城市運轉,還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關懷,更是無比感動。

身為志願者、浙江省抗擊新冠疫情工作先進個人獲得者張偉華和他的工作夥伴們,在觀影結束後對《一呼百應》傳遞的老百姓之間守望相助的溫暖,給予了點讚肯定,稱讚影片非常真實,觀影時仿佛置身電影中。張偉華說:「《一呼百應》這部電影,拍的都是我們自己的故事」。

在觀影后的主創交流會上,導演鄭世龍,主演大力、費馨潔、魏震、王莫涵、韓陌和觀眾朋友們分享了演繹感受和影片拍攝中的故事。

在《驢得水》、《除暴》等電影作品中均有精彩表演的國家一級演員大力和觀眾分享,他在《一呼百應》中飾演的餘大叔,是一個勤勞善良且極重兄弟情義的父輩,是這次疫情中守望相助、不離不棄的武漢老百姓的一個縮影。他充滿感情地說:「這場疫情給武漢人民帶來悲痛,也出現很多彼此守望相助的溫暖,令人感動,不該遺忘,銘記是最好的尊重。」

飾演女一號餘櫻的青年演員費馨潔,在和觀眾交流時一度哽咽,她致敬在觀影現場的醫護人員和志願者,「你們是真正的英雄」。王莫涵作為年輕演員,分享了出演《一呼百應》時的初衷,希望能夠承擔起90後這一代的社會責任,傳遞這個時代的大愛和正能量。現場最小的演員韓陌,追車戲受到全體觀眾的肯定,年紀小但已經有了豐富的表演經驗,她大方地透露了表演哭戲的心得。

男一號吳謀的飾演者李濱、何歡的飾演者趙曉蘇雖然沒有來到現場,但都給觀眾帶來了自己的故事。李濱講述了自己接到這部電影時的心情,非常激動,渴望出演一部戰疫題材的電影。而趙曉蘇的故事更為特別,他的母親曾經是抗擊非典的一線護士,他受到母親的影響,在接到《一呼百應》劇本的時候,立刻就答應出演。熱烈的互動交流持續了一個多小時,現場觀眾才戀戀不捨地和電影主創們分手。

據美視副總裁、《一呼百應》的製作人葉統介紹,電影定檔12月1日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兩大平臺聯合首播,美視人用網絡電影的形式,記錄一個大事件,回首一段刻骨銘心,傳遞對今年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場武漢、以及戰疫鬥爭中每個「戰士」的敬意與感恩,展現中國人無論面對什麼困難,都會攜手互助、無畏前行的偉大精神,為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獻上一支清亮的戰疫之歌。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戰疫電影《一呼百應》定檔12月1日 首映獲前線醫護人員和志願者點讚
    11月28日下午,由美視眾樂、中廣天擇、吉呈文化、中烏文化、僑鄉影視、易博影視和敦煌博旺等製作出品的戰疫電影《一呼百應》在杭州進行了首映,現場,導演鄭世龍在影片結束後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電影《一呼百應》講述了武漢因疫封城期間,主人公吳謀、餘櫻以及吳勇、餘大叔、何歡等不同職業、性情各異的普通人,在疫情大災中克服恐懼,不畏危險,戰勝困難,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提供幫助的感人故事。影片催人淚下又振奮人心,生動展現了中國老百姓的和美大愛、善良質樸、無私奉獻,歌頌了他們平凡而偉大的品德。
  • 真實感人,抗疫電影《一呼百應》愛奇藝&騰訊視頻首播
    《一呼百應》以「真實」為立足點,講述主人公吳謀、餘櫻以及吳勇、餘大叔、何歡、粥粥等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性情的一群普通人,在武漢因疫大封城期間,克服對新冠疫情的恐懼,不畏危險,戰勝困難,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提供種種幫助的感人故事,上線伊始就獲得爆棚口碑。
  • 《武漢日夜》鄭州點映,國內首部戰疫紀錄電影即將上映
    近日,《武漢日夜》在鄭州的奧斯卡大上海、航海路丹尼斯、熙地港、升龍、洛陽新都匯影城點映。鄭州部分影迷搶先觀看了這部彰顯中國精神的抗疫題材紀錄電影。兩地聯動首映主創溫暖解讀電影主題站在2021的起點,回望剛剛過去的這一年,每一個你和我拼盡全力用愛守望,讓生活不屈,讓未來繼續。總有些事要被記錄,總有人讓你相信希望。《武漢日夜》是什麼?它想傳達什麼?
  • 紀錄電影《2020,中國戰疫》首映
    本報三亞12月6日電 (記者陳支援、陳圓圓)6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海南省委宣傳部聯合攝製的大型紀錄電影《2020,中國戰疫》,在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上舉行首映活動。影片通過3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親歷者的視角,帶觀眾重溫了抗疫過程中一幕幕難忘瞬間。
  • 《一呼百應》戰役網絡電影哪裡播放?在當貝投影D3X播放看更過癮!
    戰疫網絡電影《一呼百應》戰疫網絡電影《一呼百應》已經播出,在今年這個疫情的大形勢下,戰役主題成為國民熱潮,繼《在一起》、《最美逆行者》等電視劇後,網絡戰役電影《一呼百應》也上線了,為了致敬我們中國可敬可親可愛的平民英雄。
  • 《2020,中國戰疫》《戀曲1980》三亞首映!「沙灘放映」單元已開啟
    12月6日,抗疫紀錄電影《2020,中國戰疫》、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戀曲1980》、俄羅斯戰爭電影《獵殺T34》等影片在三亞首映。當天,法國電影展映首次走進三亞,為中國觀眾精選8部新近佳片。12月6日-11日在海棠灣保利瑰麗酒店草坪和大東海沙灘進行沙灘電影放映,全民可免費觀看。
  • 國內首部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媒體點映 即將在全國院線公映
    影片以重症監護室醫護人員及病患為主線,以深夜運送孕婦的志願者和援鄂醫療隊員為輔線,以一個個真實的鏡頭,講述大家齊心協力與疫情抗爭、與死神決鬥的動人故事,再現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波瀾壯闊的場景,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據介紹,片中素材是湖北廣播電視臺及省內其他媒體記者深入紅區、長時間蹲守拍攝而得,其中大量珍貴鏡頭為首次披露。
  • 國內首部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開啟全國預售 平實講述2020年初
    原標題:國內首部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開啟全國預售 百位影評人力薦   護士長辦公1月6日,首部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發布預告片,並開啟全面預售,影片以平實的語言講述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900萬武漢人與來自全國各地醫療系統及其他行業的一線人員,一起打響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 沒有使用一句畫外音,沒有編寫一句臺詞,紀錄電影《武漢日夜》1月22...
    1月22日,國內首部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即將在全國上映,與觀眾共同見證這份屬於所有中國人的記憶。昨天,《武漢日夜》在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行了一場首映特別節目。首映現場宣布,目前已有251位電影人參與「有你真好」大型融媒體公益觀影活動,1月23日當天,全國28個省及直轄市共70座城市將推出逾350場《武漢日夜》公益觀影。此外,由常石磊獻唱的《武漢日夜》片尾曲《所有的所有》MV及聲波版海報也在首映禮上首度曝光。紀錄電影《武漢日夜》由導演曹金玲執導,30位戰疫攝影師在一線取景拍攝。
  • 如你所願|小志願者要輔導英語,齊魯志願者報名幫醫護人員圓心願
    只要醫護人員有需求,幫助一線醫護人員家庭照顧孩子、照顧老人,在線上陪伴小夥伴,為這些家庭的孩子們提供線上陪伴,為醫護人員家庭包水餃、豆沙包……志願者們表示,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表達對一線醫護人員的致敬之情。同時,作為齊魯志願者民間手工藝專家庫的成員,大家也紛紛表示願意製作一些精美的手工藝品,送給一線醫護人員和家屬們,幫助他們圓夢,向他們表達敬意。
  • 海安志願者送上生日暖心包為援鄂醫護人員慶祝生日
    、志願服務組織發出倡議,號召廣大志願者積極參加「疫情防控 暖心行動」,為所有援鄂醫護人員家庭建立了「多幫一」志願服務制度,每戶援鄂醫護人員家庭明確一名志願者專門對接,一人聯繫、團隊合作,不給家屬造成困擾。
  • 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周五上映
    南方日報訊 (駐京記者/劉長欣)1月22日,由電影頻道出品的國內首部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將在全國上映,與觀眾共同見證這份屬於所有中國人的記憶,致敬武漢這座英雄城市,致敬英雄的武漢人民。該片由曹金玲執導,30位戰疫攝影師在一線取景拍攝。
  • 紀錄電影《武漢日夜》開啟預售 百位影評人力薦
    1月6日,首部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發布預告片,並開啟全面預售,影片以平實的語言講述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900萬武漢人與來自全國各地醫療系統及其他行業的一線人員,一起打響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 志願者王琇琨:為一線醫務人員子女搭建線上家教平臺
    97年的王琇琨是武漢大學德語專業研究生一年級的學生,今年年初,王琇琨和大部分同學一樣,在學期結束後就回到了老家。隨著疫情暴發、武漢「封城」的消息傳出,王琇琨感到前所未有的焦慮。無法奔赴一線的她,一直在思索能為戰疫做些什麼?
  • 吉林「學伴+」關愛戰疫一線醫護子女
    她說,所在學校的志願者都是經過層層篩選的,都有支教經驗或是參加過教師技能大賽。針對幫扶的醫護人員子女,王博和學校其他志願者建立了「多對一」的輔導微信群。除了王博對這名高三學生進行直接輔導外,還配備了其他學科專業性比較強的志願者,根據學生需求進行輔導,隨時答疑。
  • 【榜樣力量】「戰疫」勇挑重擔,為這些井陘人點讚...
    【榜樣力量】「戰疫」勇挑重擔,為這些井陘人點讚...率先垂範疫情阻擊戰打響後,深知責任重大的他,顧不上自己的高血壓病情,毅然衝在防控最前沿,日夜堅守在防疫一線。半個多月來,他吃住在僅靠一盞「小太陽」取暖的疫情檢查站,帶領黨員幹部仔細對過往車輛和外來人員進行排查。
  • 為醫護人員子女召集雲家教,這名武大女生火到聯合國
    原標題:為醫護人員子女召集「雲家教」,這名武大女生火到了聯合國近日,「武大95後女生在聯合國研討會發言」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王琇琨,這名來自武漢大學的22歲女生突然火了。在2月初,她還和同伴一起發起為抗疫醫護人員子女「線上輔導」的倡議,在那段特殊超長寒假裡,600多名醫護人員子女有了「雲家教」。
  • 中國人的故事|守護者日記:戰疫「電影」裡的中國青年
    病房中,車間裡,公路上,工地前……那些年輕的臉龐,讓我們再一次看到了青年一代的勇敢和擔當。假如把這些青年故事拍成電影,會是什麼樣子?這是湖南省汨羅市藍天救援隊志願者高幸的回答。  身著防護服,背著近60斤的消毒器械,一天工作8小時。自2月13日至今,高幸一直跟隨志願隊伍在汨羅市敬老院、高鐵站、中小學校、菜市場等公共場所開展消殺工作。有時候累得滿頭大汗、全身溼透,他說:「能為家鄉的防疫工作盡點力,我很自豪。」
  • 為醫護子女召集「雲家教」 這名武大女生火到了聯合國
    在2月初,她還和同伴一起發起為抗疫醫護人員子女「線上輔導」的倡議,在那段特殊超長寒假裡,600多名醫護人員子女有了「雲家教」。4分鐘的英文演講,這位武大女生火了在同學眼中,22歲的王琇琨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她是本科保送至武漢大學德語專業的研究生。
  • 滬通長江大橋戰疫一線的「特殊」志願者
    庚子新春後,新冠肺炎防控阻擊戰悄然打響,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湧現了許許多多一線的「戰疫典範」,滬通長江大橋張家港段項目部安環部副部長陳文翔是其中最普通不過的一位。早在今年春節前夕,陳文翔就和愛人商量好,趁著難得的春節假期帶著孩子到海南旅遊一趟,以彌補平時忙於工作很少陪同孩子的遺憾。但在疫情發生後,每天從電視上看到的新聞讓他揪心,作為主管安全的安環部副部長容不得他遲疑和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