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淮安大運河鐵人三項賽近日圓滿落幕。近7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運動員,參加了三大類共計45個組別的激烈角逐。最終山東鐵人三項隊包攬男子、女子優秀組金牌,遼寧、河南、福建、內蒙古等鐵人三項隊分獲U系列各組別冠軍。含金量較高的混合接力賽由山東鐵人三項隊1隊、遼北鐵人三項聯隊、福建鐵人三項隊1隊分別在優秀組、青年組和少年組之中摘冠。來自江蘇淮安鐵人三項運動協會的選手們表現出色,在第二天的地方主題賽中取得4金5銀6銅好成績。所有獲獎成績已在中國鐵人三項協會官網公布。
本次比賽是全國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國內舉辦的首場鐵人三項賽事,也是全國鐵人三項冠軍賽和全國鐵人三項U系列(年齡組)冠軍賽,更是全國第十四屆運動會積分賽,代表著國內鐵人三項賽的最高水平。賽事承辦地優美的城市環境、濃厚的比賽氛圍、專業的辦賽水平和一流的保障水準,贏得了各參賽運動隊和運動員們的一致好評。依依惜別之際,所有人對淮安持續打造「大運河鐵人三項賽」品牌給予了良好的祝願,更期待來年在裏運河畔的再次相聚。
「明年一定還要來」
良好比賽體驗讓參賽者們流連忘返
本次比賽前,淮安對於眾多參賽者而言,還是一個相當陌生的城市,又因為這是淮安首次承辦國家A級鐵人三項比賽,因此不少人的心裡都對本次比賽充滿忐忑。一位河北隊的教練員就向記者坦誠地表示:「吃、住是否習慣,賽道是否科學合理,遊泳水質是否乾淨等因素,都會對隊員們的狀態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我們所有人都沒有來淮安參加過比賽,大家心裡有擔心也是很正常的。」
隨著比賽的展開,淮安優美的環境、專業的辦賽水平、一流的保障水準和濃厚的比賽氛圍,不但讓大家心中的忐忑煙消雲散,更給予了所有人難忘的競賽體驗。「這座城市真的很好很漂亮,放眼望去都是綠色,感覺非常舒服。賽道的安排也很合理,水質水溫也都很好,我的比賽感覺很好。」在勇奪女子U19組冠軍後,遼寧隊員賈惠雯連用三個「很好」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據了解,本屆比賽在路線設計上,堅持城市與賽事相融合的原則,沿途設立了裏運河、榷關、京杭大運河等賽事站點,力求充分彰顯淮安兼容並蓄、開放包容的運河文化特質,與此同時還在主會場設置10個「淮味千年」特色產品和戶外體育用品展位,在賽道沿途布置11個全民健身展示及觀摩點,充分展示淮安的 城市形象、文化特色和體育事業發展成就,這些都給參賽者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比賽期間,在記者採訪到的十餘位參賽運動員中,所有人都表示雖然是第一次來淮安,但這短短幾天的行程卻給他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大家也都不約而同地表示,如果明年還有比賽,他們一定還會積極爭取前來參賽。
用賽事助推城市發展
譜寫淮安「綠色高地 樞紐新城」新篇章
作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節點城市和標誌性城市,淮安歷史文化悠久,地理環境優越,具有得天獨厚的體育辦賽條件。近年來,淮安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把周總理的家鄉建設好,很有象徵意義」的殷切囑託,以及「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本土豐富的運河文化資源,積極打造了大運河龍舟公開賽、絲綢之路戶外運動挑戰賽等一系列精品賽事,不僅有力宣傳了淮安的城市形象,更培育了眾多知名體育賽事品牌。如今,大運河鐵人三項賽的成功舉辦,又為淮安增加了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
據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秘書長陳笑然介紹,本次大運河鐵人三項賽規模大、水平高,影響範圍廣泛,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體育盛會。「本次比賽是國內首次在大運河上舉辦的鐵人三項賽事,這對於積極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和大運河國家公園建設,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大運河文化都有非常積極的意義。」陳笑然還表示,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也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積極打造和推廣大運河主題鐵人三項賽事,將其打造成為涵蓋所有沿線城市的全民賽事。
淮安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卞玉表示,此次賽事的成功舉辦,不但讓外界見證了淮安的成長與變遷,以及「厚重、清新、熱情、包容、開放、向上」的城市氣質,還讓參賽的各地運動員們,親身領略了「運河之都」的古老與繁華,感受「文化名城」的底蘊與內涵,體驗「水韻淮安」的清新和秀美,品嘗淮揚美食的精妙與美味。「同時我們用『體育+』去融合健康、文化和旅遊等業態的快速發展;用『體育+』去展現勇創實幹的淮安人搶抓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和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國家戰略機遇,堅持以水為脈、以綠為韻、以文為魂,賦予『大運河+』更多時代內涵,做好水文章、走活生態棋,書寫從『運河之都』到 『綠色高地、樞紐新城』的壯美新篇章。」(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