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裡的書名號沒有用錯,《狗鎮》是一部由奧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主演的美國電影,大衣哥朱之文家門被踹這一新聞很容易聯想到電影裡這個叫「狗鎮」的地方。
這不是朱之文第一次被他的鄉親們「逼著」上新聞了。2011年朱之文從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出道以來,我們雖然看到這位農民歌手依然樸實的回到老家過著他的平凡日子,但伴隨名聲和財富而來的煩惱卻從沒有放過他,前些日子我們看到新聞報導裡都是各種他被村民「吸血」的消息。
有村民管他借錢,十萬幾十萬的借,朱之文去催還,反而理直氣壯地不還:你有錢我憑啥還你?有一次一個鄰居張嘴就向他借20萬,被拒絕後的當天晚上,朱之文家的玻璃就被一塊大石頭砸碎了。他給村裡修路,村支書卻說,「修得路太短了,當初說得大話那個大,如果沒有村裡人的幫助,他朱之文走不到這一步,讓他捐一所小學,他一分錢沒捐。」還有村民說,「修路才花了幾個錢,對朱之文來說九牛一毛,要想讓我說他個好,就給村裡一人買一輛汽車,再給一萬塊錢。」等到借錢潮流逐漸退去後,直播朱之文的生活日常又成了村民們的工作,有村民靠直播朱之文幹農活就賺了幾萬塊,甚至有人要直播朱之文一家人睡覺畫面的,無奈之下朱之文才將「踹門」視頻裡的大門裝上了欄杆,不再容易進入這扇門也可能是引起踹門的起因。
說了這麼多,那《狗鎮》這部電影講了什麼呢?一個美麗的金髮姑娘格蕾絲(妮可基德曼飾)逃亡到一個小鎮,這個世外桃源般的小鎮看似民風淳樸,居民最初對這個突然來到的陌生人雖然有點牴觸,但隨著格蕾絲經常幫助鎮上的人們做各種雜務,不計辛苦也不計報酬,人們最終還是接納了她,大家相處得其樂融融。可是,這個小鎮的虛偽假象很快被一張通緝格蕾絲的通緝令徹底打破,小鎮居民認為替格蕾絲保守秘密不被通緝理應獲得格蕾絲的回報,他們不再把她當作自己人,而把她看作免費的勞力奴役,頤指氣使地讓她做各種髒活累活,直到最後發展到隨意的被侮辱被強暴,甚至用鎖鏈把格蕾絲當作他們的私有財產。
朱之文的處境和格蕾絲的遭遇何其類似:一個不出名的小村莊,突然出了一個名人。然後他成了這個村莊的「搖錢樹」,我們借你的錢是因為你有錢,我們拍你上傳是因為你就在這裡,叫你門你不開我就踹開。這裡是山東,曾經的孔孟之鄉,尊禮崇義是這裡的民風,然而這個村莊的一切似乎都開始發生變化了,昔日淳樸的民風也在抖音快手裡慢慢消失。
也有網友質疑朱之文完全可以搬離這個村子,但在我看來,一個熱愛土地的人離開養育他的土地並非易事。學者費孝通在他的《鄉土中國》中描述他眼裡的村民社會: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也只有朱之文這種「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這也正是粉絲們喜歡大衣哥的根本原因。
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朱之文為村子翻新了小學,給村子修了路」、「朱之文為村裡捐建兒童遊樂場」等等各類關於他熱心公益的正面新聞。我們在朱之文身上看不到他因成名而變得狂妄,追求虛榮,他仍然騎著電動車出現在田間地頭,他對土地的熱愛不是表演出來的,他無法割捨與土地之間的感情。他當然也有屬於農民的那種狡黠,或者說小聰明,比如利用媒體,利用別人的拍攝為自己的影響力續杯,但這也絕不應該是他受到傷害的理由。
電影《狗鎮》最終的結局非常反轉,格蕾絲的黑幫老爸來到狗鎮找到了她,曾經善良的格蕾絲滿懷恨意地屠殺了整個小鎮。現實之中呢,之前一則報導說,朱之文家有一條養了12年的狗,因為總朝來拜訪的陌生人狂吠,竟也被人偷偷餵了藥,險些喪命。
感謝分享,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