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載波瀾壯闊
新徵程催人奮進
深圳是改革開放後
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
是中國人民創造的世界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蹟
中建集團
繼續當好深圳改革發展事業
的深度參與者和堅定支持者
為新時代經濟特區改革發展
貢獻中建力量
今天,藍寶帶你看看
正奮鬥在深圳改革新徵程上的中建身影
助力深度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深圳地鐵13號線(一期、二期)工程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
重大民生工程
深圳地鐵13號線一期線路南起深圳灣口岸站,北至上屋北站,線路全長約22.4公裡,設站16座;二期線路起自上屋北站,終至公明北站,設站11座。作為深圳南北向重要骨幹線路,該線建成後將縱貫深圳光明、寶安、南山三大行政區,實現北接東莞、南連香港,在緩解深圳特區西部偏東走廊交通擁堵的同時,進一步深化深莞一體化發展,對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推進大灣區「一小時交通圈建設」,實現大灣區城市群一體化融合具有重要意義。
中建基礎牽頭,中建一局、中建二局、中建四局、中建五局、中建八局、中建西勘院、中建交通、中建安裝參建
珠三角液態天然氣地下存儲工程
目前國內最深的深基坑基礎工程
珠三角液態天然氣地下存儲工程位於深圳市大鵬灣區,是西氣東輸二線重點工程,為下沉式LNG儲罐基坑及相關地下結構,是國內首次在海基做超大型人工基坑,該基坑單個基坑直徑達100米,挖深達50米,也是目前國內最深的基坑基礎工程。由於工程垂直度、圓度都超出同類工程施工精度,中建一局的項目團隊將在施工期間採用北鬥衛星系統保證工程精度要求,實現數位化、智能化建設。項目建成後可安全穩定地向深圳以及香港供氣,實現陸上管道氣和進口LNG的資源互補,以及作為管輸天然氣的應急保障用氣。
中建一局承建
助力深化前海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
深圳前海綜合交通樞紐工程
亞洲在建規模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
深圳前海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是國內少有的大型全地下樞紐tod項目,由地下五條軌道線路及口岸和公交、出租、旅遊大巴等交通接駁場站構成。項目採用「站城一體化」前瞻規劃,以軌道交融樞紐站為中心採取集聚型開發模式,五條線路全部於地下空間便捷、高效換乘,建成後預計全天客流量達75萬人次。口岸的設置將使深港兩地商務往來愈加緊密、高效。未來項目將是珠三角地區與世界對話的重要窗口,是珠三角城市連線世界的重要窗口,助力「人才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迅速輸入,推動城市新一輪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中建股份承建,中建八局、中建四局參建
深圳前海信息樞紐大廈項目
全國首座
百米超高層數據中心\前海的「智慧大腦」
深圳前海信息樞紐大廈項目位於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區,總建築面積約6.8萬平方米,建築高度為112.15米,建設內容涵蓋通訊機樓及附屬設施、郵政支局、智慧前海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及智慧前海運行指揮中心、集中供冷站等,是深圳市政府全資投資的前海重點公建類項目,全國首座超高層複合功能信息樞紐中心。建成後作為智慧前海運營指揮中心,達到國內領先、國際知名,擁有強大實力和影響力的自貿區信息數據服務平臺,助力前海成為全國首個5G網絡全覆蓋的自貿試驗區。
中建東北院設計,中建一局承建
助力培育未來產業,發展數字經濟
深圳光明科學城啟動區工程
粵港澳大灣區
「最具科研創新力」的國家級科學科研基地
深圳光明科學城啟動區工程位於深圳市光明區,總建築面積約23萬平方米,包含地下室以及五座塔樓,最具特色的是核心樓是腦解析和腦模擬、合成生物平臺兩個大科學裝置及配套科研平臺,是粵港澳大灣區「最具科研創新力」的國家級科學科研基地,深圳市目前投資規模最大、佔地面積最廣、建設標準最高的科學城項目,是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戰略節點。
中建三局承建,中建裝飾參建
助力優化城市空間結構
科教大道建設工程
深汕合作區未來交通樞紐「大動脈」
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科教大道建設工程項目起點為紅海大道(G324深汕大道),終點止於南山路,為城市主幹路,按照雙向8車道標準建設。作為全區「五橫六縱」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連接南部濱海片區、中部行政文化中心及高鐵門戶、北部生態休閒片區的公共運輸主走廊,是構造深汕未來交通樞紐的「大動脈」,為疏解深汕合作區交通客流,服務周邊區域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中建基礎牽頭,中建二局、中建四局參建
助力合作區產城融合發展
特區建發東部大廈項目EPC工程
深汕合作區地標式建築
特區建發東部大廈EPC總承包工程位於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是深圳市東進戰略重點建設項目。項目為核心筒框架結構,共37層,總建築面積8.37萬平方米,147米的樓高刷新合作區在建項目的新高度,建成後的特區建發東部大廈將成為合作區的地標式建築,更將填補合作區高端辦公及商業商務配套的空白,擎動粵港澳大灣區新的騰飛。
中建七局承建
助力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
深圳機場衛星廳及其配套工程
集海、陸、空、鐵聯運為一體的
大型國際化空港
深圳機場衛星廳及其配套工程總建築面積23.5萬平方米,擁有53個停機位,規劃年旅客吞吐量為2200萬人次。項目秉持可持續發展觀,把「好管好用」理念貫穿全周期建設。項目建成後將與現有T3航站樓交相呼應,實現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深圳機場中轉保障能力,加快深圳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引擎,提供更加完備的基礎設施平臺。
中建八局承建,中建裝飾、中建科工、中建安裝參建
助力補齊公共衛生短板
深圳市大鵬新區人民醫院項目
施工總承包Ⅱ標工程
深圳市大鵬新區第一座三甲醫院
深圳市大鵬新區人民醫院工程位於大鵬新區葵湧街道葵新社區,總建築面積約41.7萬平方米,建築高度約80.25米,為1棟裙樓上面設置2棟塔樓,包含住院樓、康復中心、門診醫技樓、行政樓、宿舍樓、報告廳、科研樓以及地下室等,項目採用鋼結構裝配式建築,最大限度做到一體化設計、工業化生產、裝配式施工、信息化管理,預製加工高精準,標準生產高質量。
中建科工承建
助力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深圳寶安濱海文化公園(一期)工程
世界級濱海灣區旅遊地
深圳寶安濱海文化公園(一期)工程位於深圳城市新中心的黃金點,是粵港澳大灣區重點項目,佔地38萬平方米,涵蓋27萬平方米的多元複合型海濱文化公園、灣區浪漫地標「灣區之光」摩天輪、深圳的海上歌劇院「灣區之聲」演藝中心等。公園景觀設計榮獲美國景觀界「奧斯卡」ASLA景觀規劃設計類獎項,並連續四年列入「深圳市重大項目」。未來將打造成集濱海休閒、文化旅遊、藝術體驗、生態辦公於一體的「國際化濱海城市新坐標,世界級濱海灣區旅遊地」。
中建三局承建
深圳科學高中足球學校建設工程
高容量低密度體教結合的坡地書院
深圳科學高中足球學校是深圳首家體教結合,以足球為特色,以中國本土名校為依託的國際化學校,項目佔地面積約17.5萬平方米,建成後分為主教學區及足球訓練場區兩大部分,其中教學區用地3.3萬平方米(可設置建築的範圍),運動區用地面積14.2萬平方米。學校總建築面積約12.3萬平方米,學校為普通公辦全寄宿制中學,設有初中班33個,高中班33個。主要以常規教育教學為主,同時將通過與足球俱樂部合作等方式,引導和培養學生向專業方向發展,促進培養專業人才。
中建西南院設計,中建四局承建
助力實現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深圳南山區小微水體
綜合治理兜底(EPC)工程
深圳市南山區重點民生工程
深圳南山區小微水體綜合治理兜底(EPC)工程主要包括72個小區排水管網、13條市政路排水管網雨汙分流改造、5個河道清淤,閘泵修繕、景觀提升等工程。該項目是深圳市為南山區全面消除黑臭水體,大力推進的環境綜合整治的重要工程,是關乎市民生活質量提高的重要民生工程。項目完成後,將會進一步疏通深圳市「毛細血管」,消除「群眾身邊的汙染」,為市民創造一個「安全、生態、自然、和諧」的宜居生活環境。
中建東北院設計,中建安裝承建
深圳大空港片區水環境EPC綜合整治工程
深圳市大空港片區政府重點民生工程
深圳大空港片區水環境EPC綜合整治工程採用EPC總承包管理模式,含子項工程22個,包括河道綜合整治工程、雨汙管網工程、黑臭水體治理工程、清淤治理及修復工程、補水工程、底泥處置廠等工程。項目涉及6個街道,372個小區,覆蓋面積123.5平方公裡。項目致力於打造生態景觀河道,構築河流綜合服務功能體系,為深圳建設現代化國際灣區新城、創建水休閒空間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城市做出重要貢獻。
中建六局承建
築夢40年
深圳再出發
今天我們一起祝福深圳
中建集團
必將繼續緊跟國家戰略
助力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
歡迎轉載請註明來源!
內容來源:中國建築融媒體中心
素材來源:企業文化部,中建基礎,中建一局,中建二局,中建三局,中建四局,中建五局,中建六局,中建七局,中建八局,中建東北院,中建西南院,中建西勘院,中建交通,中建裝飾,中建科工,中建安裝
原標題:《再接再厲,奮勇前行!中建集團為深圳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高地貢獻更大力量》
閱讀原文